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笔记

呼吸光合作用诱导的知识点

呼吸光合作用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呼吸:

1.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比如蓝藻,因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2.并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蛔虫细胞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3.对于动物和人类来说,产生co2的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因为动物和人类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4.分解葡萄糖的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所以线粒体只能分解丙酮酸而不能分解葡萄糖。

5.细胞呼吸中的[H] (NADH)光合作用中的[h](nadph)。

6.有氧呼吸时,产物h2o中的[h]来自线粒体基质中h2o和丙酮酸以及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

光合作用:

1.叶绿体不是所有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比如原核生物中的蓝藻,不需要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2.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的产生不受影响。

3.在离体叶绿体基质中加入atp、[h]和co2可以完成暗反应。

4.暗反应不直接需要光,但如果没有光,光反应停止后暗反应也会很快停止。

5.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是脂溶性的,而液泡中的花青素是水溶性的,不能参与光能的吸收、转化和传递。

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比参与光反应的多;co2的浓度影响暗反应。当co2的浓度非常低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光的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的速率。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作物时,松土可以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主动吸收矿质离子。

2.利用酵母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酵母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做面包和馒头。

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和泡菜。

4.稻田定期排水可以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笔记

生物光合作用呼吸的知识点

生物光合作用呼吸是生物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学习内容。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让我们来看看。生物光合作用名词知识点

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叶绿体色素

①分布:在具有颗粒层状结构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β;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色光,包括胡萝卜素和phyllin

叶绿体酶

它们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的片层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光合作用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A,光解水:2H2O→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 . ATP的形成:ADP+Pi+光能& mdash& rarr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固定:CO2+C5→r;2C3b和C3化合物的还原:2 C3+[H]+ATP→r;(CH2O)+C5

明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①位置:明反应在叶绿体颗粒的片层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和酶,暗反应需要许多相关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中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暗反应中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的光能& rarrATP中的活性化学能,暗反应中ATP中的活性化学能& rarrCH2O中的稳定化学能。

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原料。

光反应只能在光照下进行,而且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暗反应在有光或无光下都可以进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和[H]。弱光下生长的植物光反应慢,所以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光合速率并不增加。随着光照的增加,蒸腾作用增加,从而避免了叶片的灼伤。而在炎热的夏季中午光照过强时,为了防止植物水分流失过多,植物通过适应性调节关闭气孔。虽然光反应产生了充足的ATP和[H],但气孔关闭,进入叶肉细胞叶绿体的CO2分子数量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葡萄糖的产生。

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它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

②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③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

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分别是光照(包括光照强度和光照持续时间)、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

这些因素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光合作用过程。比如在温室种植蔬菜等植物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白天升温,晚上降温(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再比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

当温度较低时,暗反应中(CH2O)的产率会降低,主要是因为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暗反应中(CH2O)的产率,主要是由于暗反应中酶活性的提高。生物呼吸的知识定义

指生物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分类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完全氧化分解糖类等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一般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完全氧化产物,并通过酶的催化作用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发酵:微生物的厌氧呼吸。

反应过程

有氧呼吸:

①定位: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后在线粒体中。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 6 h12 o 6→r;2C3H4O3(丙酮酸)+4[H]+少许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rarr6CO2+2O[H]+一点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r;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由无氧呼吸演变而来):

①位置:总是在细胞质基质中。

②过程: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rarr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

③高等植物淹水产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通过无氧呼吸产酒精);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茎)会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类无氧呼吸的产物就是乳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①位置: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

②O2和酶: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不需要O2;第三阶段:需要O2,一、二、三阶段需要不同的酶;无氧呼吸-没有氧气,不同的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完全,无氧呼吸-不完全。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38 ATP的能量)-1 mol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共释放能量2870kJ,其中约1161kJ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 ATP)——1摩尔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共释放能量196.65kJ,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一样的。

呼吸的重要性

它为生物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了原料。

呼吸的计算定律

①消耗等量葡萄糖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之比为1:3②产生等量ATP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葡萄糖物质之比为19: 1。如果生物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等于消耗的氧气量,则生物体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一个生物体不消耗氧气而只产生二氧化碳,那么它只是无氧呼吸;如果一个有机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于它吸收的氧气,这两种呼吸都会进行。

呼吸作用产生ATP的生理过程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异同

区别: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而呼吸作用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原料不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呼吸的原料是氧气和糖,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情况下进行。而且只能在有叶绿体或色素的细胞中进行,而呼吸是在活细胞中进行的。而且,产生的ATP的用途也不一样

相同点是两者都能产生ATP。作用过程中需要酶

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点

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点如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以糖为原料,以丙酮酸、氢和ATP为产物,第二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以丙酮酸和水为原料,以CO2和ATP为产物。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2870 KJ能量,1161 KJ可用于生命活动。

损失热能1709 KJ,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为61.08 KJ,1mol ATP水解后释放30.54 KJ。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为CO2和酒精或C3H3O3(乳酸)。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相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

最早的光合作用:1990年,在加拿大的北极发现了一个红藻化石。这种红藻是地球上第一个已知的有性繁殖物种,也被认为是现代动物和植物的最古老的祖先。之前对红藻携雹化石的时代没有统一的看法,大多认为生活在12亿年前左右。

为了确定这块红藻化石的年代,研究人员特意前往巴芬岛采集了含有这块红藻化石的黑色页岩,并通过铼和锇同位素测年进行分析。据信红藻化石已有10.47亿年的历史。在确认红藻化石年龄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叫做分子钟的数学模型,根据基因突变率计算生物进化事件。他们得出结论,大约12.5亿年前,真核生物开始进化出可用于光合作用的叶绿素。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