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三大营养器官 植物的三大繁殖器官

什么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x0dx0ax0dx0a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x0dx0a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进化程度最高的类群,不仅具有复杂的组织,而且具有由不同形状、结构和功能的组织组成的不同器官。典型的种子植物有六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它们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根、茎、叶执行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合成等营养过程,称为营养器官。x0dx0ax0dx0a一、根x0dx0a根是植物进化过程中为适应陆生生活而发展起来的器官,具有吸收、固定、合成、梳理、贮藏和繁殖的功能。x0dx0a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根毛的部分,是根最旺盛、最重要的部分。根的伸长生长、组织形成和吸收活动主要在根尖完成。根尖从上到下可分为根冠、分生组织、伸长和成熟四个部分。x0dx0ax0dx0a II。茎x0dx0a茎是植物三大营养器官之一,构成地上部分的分枝,连接枝叶,连接根。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和支撑。茎结构复杂,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茎结构有些不同。由于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不同植物茎的外观变化很大。x0dx0ax0dx0a树木年轮也称生长轮,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形态特征之一,是形成层季节性活动的结果。春夏季节,木材质地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夏末秋初,气候条件不适宜树木生长,形成的木材质地致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木或秋木。当年形成的早木和晚木形成一个生长轮——年轮。通过计算树木年轮的数量,我们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x0dx0ax0dx0a III。叶片x0dx0ax0dx0a叶片结构:x0dx0a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上有许多气孔,双子叶植物的气孔由两个肾形保卫细胞组成。气孔的开闭可以调节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在植物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x0dx0a叶子生长在茎的节上,与茎关系密切。叶子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x0dx0ax0dx0a叶的分类:x0dx0a叶柄上有一片叶的称为单叶,有多片小叶的称为复叶。叶子在茎上的排列叫做叶序。叶序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互生、对生和轮生。x0dx0a植物的生殖器官x0dx0a花、果实、种子都是植物的生殖器官x0dx0a花x0dx0a被子植物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典型的花由花柄、花托、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它们从外到内依次置于花柄顶端的花托上。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被子植物通过花器官完成受精、结实、种子产生等一系列有性生殖过程,从而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植物需要的三种营养元素是氮、磷、钾

NPK

氮是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的主要成分,也是原生质、细胞核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活动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氮被称为生命的元素。氮也参与酶和许多辅酶以及辅助基团如NAD+、NADP+和FAD的组成。氮也是一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维生素如B1、B2、B6和PP的成分,它们在调节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此外,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因为氮具有上述功能,所以氮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氮肥供应充足时,植株枝叶繁茂,身材高大,分蘖(分枝)能力强,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在植物的必需元素中,除碳、氢、氧外,最需要的是氮,所以在农业生产中要特别注意氮肥的供应。常用的肥料如人粪尿、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主要供给氮素营养。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物质合成受阻,植株生长矮小,分枝少,分蘖少,叶片小而薄,花少果少,易脱落;缺氮还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枝叶变黄,叶片过早甚至干枯,导致产量下降。由于氮素在植物体内的流动性很大,老叶中的氮素分解后可以转运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变黄,从下部叶片逐渐上升,这是缺氮症状的显著特征。

氮素过多时,叶片大而深绿色,柔软疏松,植株白长。另外,氮素过多时,植株体内糖分含量相对不足,茎内机械组织不发达,容易引起倒伏和病虫害。

㈡磷

磷主要以H2PO-4或HPO2-4的形式被植物吸收。这两种形态的吸附量取决于土壤pH,当pH <7时,H2PO-44占多数;当pH> 7时,有更多的H2PO-4。磷进入根系或通过木质部运输到枝叶时,大部分转化为糖磷脂、核苷酸、核酸、磷脂等有机物。,其中一部分仍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磷在植物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根和茎的生长点多,嫩叶比老叶多,果实和种子更丰富。

磷是核酸、核蛋白和磷脂的主要成分,与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密切相关。磷是许多辅酶的成分,如NAD+和NADP+,它们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磷是AMP、ADP和ATP的成分;磷也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运输。比如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糖的合成、转化和降解大多是磷酸化后发生反应;磷在氮代谢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比如NAD+和FAD参与硝酸还原,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参与氨基酸转化。磷还与脂肪转化有关,脂肪代谢需要NADPH、ATP、CoA和NAD+的参与。

由于磷参与许多代谢过程,且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分生组织中含量较高,施磷对分蘖、分枝和根系生长都有良好的作用。由于磷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有利于种子、块茎和块茎的生长,所以马铃薯、甘薯和谷类作物施磷后增产效果明显。由于磷氮关系密切,缺氮时磷肥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只有氮磷配合施用,才能充分发挥磷肥的作用。总之,磷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很大的作用,是仅次于氮的第二重要元素。

缺磷会影响细胞分裂,使分蘖枝减少,芽和幼叶停止生长,茎和根变细,植株变矮,花和果实脱落,推迟成熟;缺磷时,蛋白质的合成减少,糖的运输受阻,使营养器官中的糖含量相对增加,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因此,缺磷时,叶片出现异常的深绿色或紫红色,是缺磷症。

磷在体内容易移动,可以重复利用。缺磷时,老叶中的大部分磷可以转移到正在生长的幼叶组织中。因此,缺磷症状首先出现在下部老叶,并逐渐向上发展。

磷肥过多时,叶片上会出现小的焦斑,这是磷酸钙沉淀造成的。磷过多还会阻碍植物对硅的吸收,容易导致水稻病害。水溶性磷酸盐还能与土壤中的锌结合,降低锌的有效性,所以磷过多容易引起缺锌。

⑶钾

钾在土壤中以KCl、K2SO4等盐的形式存在,在水中离解成K+,被根系吸收。钾在植物中处于离子状态。钾主要集中在生命最旺盛的部位,如生长点、形成层和幼叶。

钾可作为细胞内60多种酶的激活剂,如丙酮酸激酶、果糖激酶、苹果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淀粉合成酶、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谷胱甘肽合成酶等。因此,钾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呼吸和蛋白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钾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当钾充足时,会形成更多的蛋白质,从而减少可溶性氮。钾和蛋白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一致的,比如在生长点、形成层等富含蛋白质的部位,钾离子的含量也很高。富含蛋白质的豆科植物种子中钾的含量高于禾本科植物。

钾与糖的合成有关。大麦和豌豆苗缺钾时,淀粉和蔗糖合成缓慢,导致单糖积累。钾肥充足时,蔗糖、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但葡萄糖积累较少。钾还能促进糖向贮藏器官的运输,所以富含糖的贮藏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根和淀粉种子)中钾的含量较多。此外,韧皮部汁液中含有高浓度的K+,约占韧皮部阳离子总量的80%。因此,推测K+对韧皮部运输也有影响。

K+是细胞渗透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根中,K+从薄壁细胞运输到导管,这降低了导管中的水势,并使水能够从根表面运输到木质部。K+对气孔开度有直接影响,如表2-5所示。钾离子可以扩大原胶原蛋白,因此施用钾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缺钾时,植物的茎弱易倒伏,抗旱抗寒能力降低,叶片失水,蛋白质和叶绿素被破坏,叶片变黄,逐渐死亡。缺钾有时会导致叶缘焦枯,生长缓慢的现象。因为叶子中间部分还在快速生长,所以整片叶子会形成杯状弯曲或收缩。钾也是一种容易移动和再利用的元素,所以元素的缺乏首先出现在较低的老叶。

氮、磷、钾是植物大量需要而土壤又容易缺乏的元素,所以被称为肥料三要素。农业上的施肥主要是满足植物对三种元素的需求。

植物的三大营养器官 植物的三大繁殖器官

三种营养素的共同点是什么

三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如下:1。构成人体的组织和器官;2.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如酶、激素、抗体等;3.供应热能。成人每日需要量为1.0 ~ 1.2 g/kg。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动物蛋白质量较好,但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而植物蛋白利用率低。

脂类包括:

1.甘油三酯(脂肪)的作用包括(1)作为能量在体内的储存形式;(2)维持正常体温(3)保护内脏器官;(4)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合物,节约蛋白质;(5)形成细胞膜;(6)合成人体重要物质;(7)参与胆固醇代谢;(8)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如A、D、K、E等。,还能促进它们在肠道的吸收。主要来源是:(1)动物脂肪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但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少;(2)植物油: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2.磷脂的作用包括:(1)提供热能;(2)构成细胞膜;(3)帮助脂质或脂溶性物质顺利通过细胞膜;(4)作为乳化剂,有利于脂肪的吸收、运输和代谢。主要来源于蛋黄、动物肝脏、大豆、小麦胚芽、花生等。

3.甾醇的作用包括:(1)形成细胞膜;(2)人体内重要活性物质的合成。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脑、肝、肾、蛋、肉、奶等。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有:1。储存和提供能量;2、它是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3.节约蛋白质;4.抗生酮作用;5、提供膳食纤维,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胃肠蠕动。提供的热量占总热能的60% ~ 65%。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不同:果糖来源于水果、蜂蜜等;蔗糖来自甘蔗、糖果、蜂蜜等。乳糖来源于牛奶和乳制品;海藻糖来源于食用蘑菇等。淀粉来自土豆、豆类和谷类;所有植物中都含有纤维素(如小麦制品);半纤维素来源于小麦、黑麦、大米、蔬菜等。

人体的三大营养素是什么

三大营养素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和动物体内的营养素。这三种物质都可以在食物中获得,但它们并不储存在同一个身体器官中。三大营养素在自然界特别是人体中含量丰富,它们在生命中的基本作用是维持正常生命功能的保障。

糖类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也可以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糖又称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红糖、白糖和砂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糖原。在这些糖类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外,其余的糖类都必须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利用。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70%左右由糖提供。此外,糖是构成组织和保护肝功能的重要物质

蛋白质

来源

人体通过摄取植物和动物食物来补充蛋白质。蛋白质主要由谷物提供,一般含4%,大米8%-9%,面粉10%-11%。植物中,含蛋白质最多的食物是大豆,100克大豆含蛋白质35克,豆制品含蛋白质。动物性食物中,瘦肉类食物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5%-20%,鱼、虾、软体动物类食物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5%-20%,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为2.3%,鸡蛋含量为12.8%。蔬菜水果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不高,大约在3%以下。

生理机能

1.构造人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复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一个组织:头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所以饮食造就人本身。蛋白质对人类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比如大脑发育的特点是一次完成细胞增殖,人脑细胞的生长有两个高峰。第一种是胎儿三个月大的时候;二是从出生到一岁这段时间,尤其是0-6个月的宝宝,是脑细胞剧烈生长的时期。到一岁时,脑细胞增殖基本完成,其数量已达到成人的9/10。因此,0-1岁的儿童对蛋白质有着与众不同的摄入要求,这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尤为重要。

2.修复人体组织:人体由一万亿个细胞组成,可以说是最小的生命单位。他们处于一个永无止境的衰老、死亡和重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比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两三天就完全更新了。所以,如果一个人对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和利用都很好,那么他的皮肤就有光泽,有弹性。相反,人往往处于亚健康状态。组织损伤,包括外伤,不能及时高质量的修复,会加速身体的衰退。

3.维持体内各种物质的正常代谢和运输。载体蛋白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可以携带体内各种物质。比如血红蛋白运输氧(红细胞更新速率为250万/秒)、脂蛋白运输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和转运蛋白。

脂质

人类膳食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

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40%~60%),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0%~50%。

植物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80%~90%),饱和脂肪酸含量只有10%~20%。深海鱼是EPA和DHA的良好来源。含磷脂较多的食物有蛋黄、肝脏、大豆、花生、麦胚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有动物内脏和蛋类。

脂肪对人体有四大作用:

它为人体提供热量。脂肪在人体内被氧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脂肪产生的热量约为同等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2.2倍。这说明脂肪是体内重要的热量来源。

它构成了人体组织的功能和生物活性物质。脂肪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脑神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都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还构成身体组织和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形成磷脂、糖脂等。

调节生理机能的功能。因为脂肪不是很好的导热体,皮下的脂肪组织是隔离层,保护身体,防止体温逸出。所以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脂肪还可以为身体储存燃料作为备用。吃了脂肪后,取之不尽的部分可以存在体内,在身体需要热量的时候再利用。

此外,脂肪还能保护内脏,滋润皮肤,防震,溶解营养物质。一些不溶于水而只溶于脂类的维生素,只有在脂肪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