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的用法和用量,以及吡虫啉和啶虫脒之间的区别
对大多数作物上的蚜虫、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害虫,可选择2000-3000倍的5%吡虫啉EC和4000-6000倍的10%吡虫啉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柑桔潜叶蛾,可使用300-500倍的5%吡虫啉乳油和1500-2000倍的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10-1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次。
1.吡虫啉的用法和用量
1.作物蚜虫、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害虫严重时,喷洒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或10%吡虫啉4000-6000倍。喷洒时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以免温度过高降低药效。
2.为防治柑桔潜叶蛾,每10-15天喷洒一次,当幼叶受害率达到5%时,连续喷洒两次。一般可使用800-1000倍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500倍的5%吡虫啉乳油、1500-2000倍的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甜菜潜叶蛾和金针虫每10-15天喷洒一次,从害虫发生初期开始连续喷洒两次。可使用60-100克5%吡虫啉片剂、60-100毫升5%吡虫啉乳油、30-5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20克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害虫发生严重时,可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混用,可提高防治效果。
二、吡虫啉和啶虫脒的区别
1.吡虫啉是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等优点。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防治稻飞虱没有效果。对北方大棚防治粉虱也基本无效,对防治盲蝽效果较好。
2.啶虫脒是一种新型农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胃毒性,但内吸性不强。温度越高,药效会更好。主要用于防治咬吸类害虫,对蚜虫、飞虱、蓟马等害虫的防治效果较高。但啶虫脒对蚕有毒性,慎用。
吡虫啉在水产品中的作用和使用
吡虫啉可以杀死鱼塘昆虫。每亩池塘深0.6米,均匀喷洒120克吡虫啉兑水(具体方法请参考吡虫啉使用注意事项)。播种前一天测试水的PH值,当PH值高于8.5时,喷洒200-300毫升/亩的糖节毒灵。
1.正常使用下,吡虫啉一般对鱼无害,但对虾、蜂、蚕有害。所以不能在桑园附近和蜜蜂活跃的地区使用,以免中毒。如果需要在田间使用,就要防止农药流入池塘,避免对虾造成伤害。
2.吡虫啉是一种硝基亚甲基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等多种功能,主要用于防治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等吸口器害虫。通常防治桃蚜、梨木虱时,可喷洒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
3.高温更有利于吡虫啉发挥药效,但如果在强烈的阳光下使用,则容易降低药效,所以需要在合适的时间使用吡虫啉。
100克氯氟烃和吡虫啉加入胡椒树中需要多少水
当氯氟烃和吡虫啉加入胡椒树中时,胡椒树可以被视为果树。
氯氟吡虫啉的使用:
(1)农作物:小麦、油菜、水丁等农作物。蚜虫发生初期,用15至20公斤水均匀喷洒12%氯氟吡虫啉悬浮剂,可迅速杀死害虫,避免进一步危害。
(2)果树施药:苹果、桃树、樱桃、梨等果树在蚜虫发生初期,用1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3000-4000倍液均匀喷洒,可迅速控制蚜虫的继续危害和蔓延。
(3)蔬菜:黄瓜、西瓜、番茄、辣椒等蔬菜,在蚜虫发生初期,用30%氯氟吡虫啉悬浮剂4 ~ 6克,水15 ~ 20公斤均匀喷洒,可迅速杀灭蚜虫,防止病毒传入。
氯氟咪啶虫胺是吡虫啉和氯氰菊酯的混剂,对刺吸式害虫和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产品有5%、6%、7.5%、10%乳油和5%微乳剂。控制不同的害虫需要不同的产品。例如,为了防治菜青虫,每亩使用50至70毫升5%乳油,并喷洒水。防治粉虱,每亩用5%乳油30 ~ 60毫升,喷水。
吡虫啉加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用于触杀和胃毒,也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使用后能迅速被植物的根和叶吸收,并在体内上下传导,杀灭各部位的害虫。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蓟马、飞虱、叶蝉等刺吸式害虫,还能有效杀灭蛴螬、蛴螬。但吡虫啉作用位点单一,且由于多年使用,害虫已产生较强抗药性,害虫防治效果逐渐下降。
高效氯氰菊酯是由高效氯氰菊酯去除无活性异构体得到的,其杀虫活性比高效氯氰菊酯高4倍以上,也是目前拟除虫菊酯中活性最高的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等多种类型的害虫,但高效氯氰菊酯无内吸性。
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复配使用不仅扩大了害虫防治范围,而且提高了害虫防治活性,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增效作用更加明显。主要特点如下:
(1)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复合使用不仅能有效杀灭蚜虫、飞虱和蓟马。
(2)更好的速效性:吡虫啉加高效氯氰菊酯能显著提高害虫防治速度。一般喷洒3至5分钟即可使害虫中毒、瘫痪致死,一天死亡率可达98%以上,有效防止害虫继续危害,减少害虫传播的机会。
(3)克服抗药性:吡虫啉主要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通过干扰害虫的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效,从而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害虫抗药性逐渐加强,而高效氯氰菊酯主要通过抑制昆虫神经轴突的传导来杀灭和毒害害虫,作用方式不同,有效克服了害虫的抗药性,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4)持效期更长:吡虫啉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不仅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内吸传导性,通过内吸传导性将农药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使害虫消灭更彻底,持效期更长,减少了喷洒次数。
(5)价格低廉: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是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所有作物均可使用。
(6)适用范围更广: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对作物无害,可在作物各阶段使用,按推荐剂量使用时无害。它可以用于几乎所有的作物。
吡虫啉怎么用,一克用多少水配
吡虫啉的使用方法是用1000~1500倍的水配,1克吡虫啉用1000毫升清水配。喷洒频率一般为7~10天一次。
使用时注意不要与碱性农药或碱性物质混用;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养蜂养蚕的场所,以及相关水源。施药时注意防护,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粉末及药液,用药后及时用清水冲洗暴露部位。不要与碱性杀虫剂混合。不宜在阳光强烈的地方喷洒,以免降低药效。
吡虫啉的优点:
(1)杀虫谱广: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蓟马、叶蝉、飞虱、粉虱、甲虫等地面害虫,也可用于防治蛴螬、蛴螬。
(2)内吸性强:吡虫啉内吸性强,使用后几分钟内可被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迅速吸收。
(3)导电性好:吡虫啉被植物的根和叶吸收后,能迅速传导到植物的各个部位,杀死隐藏在叶背面或无法喷洒的地方的害虫。
(4)稳定性好:吡虫啉稳定性好,在土壤中不易分解,均匀分散在作物根系周围,能被作物根系持续吸收。
(5)持效期长:吡虫啉因其良好的内吸传导性和稳定性,不易光解水解,大大减少了施药次数和农药投入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吡虫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