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疗法治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最好治疗方法

如何防治非洲猪瘟,戊二醛对非洲猪瘟的消毒效果

应从饲养、猪舍消毒和猪舍环境控制等方面预防非洲猪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预防、猪圈消毒、禁止外来人员、车辆等牲畜进入养猪场、及时观察生猪动态、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戊二醛消毒具有广谱、强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1.如何防治非洲猪瘟

1.预防方法

(1)饲养管理

一是对购买的种猪或仔猪必须进行隔离检测,做好相关调查工作;其次,尽可能减少猪的应激反应,最好避免。应激反应会对猪的生长产生很大影响,降低猪的免疫能力。最后,猪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建议养猪场不要轻易解剖疑似病猪。尸检可能成为传染源,风险很大。

(2)猪舍的消毒

①消毒是预防非洲猪瘟的一项直接而重要的工作。做好消毒工作,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猪舍的消毒应以空栏消毒为主,各个角落都要清洗消毒到位。首先,清洗地板、墙壁、天花板,清除蜘蛛网等各种杂物。

②然后对水槽进行消毒,消毒后对猪圈喷洒醛类制剂,消灭微生物。要及时清除猪在屋内产生的粪便、饲料残渣等废弃物。消毒时,还需要注意猪圈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免影响消毒效果。消毒剂一般包括氯制剂、醛制剂等。,而且要保证消毒彻底全面,不留死角。同时,两种以上的消毒剂应轮换使用,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3)环境控制

①猪舍的环境控制也很重要,猪能直接接触的人或物品都要消毒。特别是饲养人员和一些饲料运输车,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才能运输和使用。尽量用汽车运猪,杜绝使用不明车辆。

②饲养管理人员也要做好自己的消毒工作,不要外出或去疫情高的地区,防止病菌带入猪圈。在猪圈周围一公里范围内撒石灰粉,遏制病毒传播。要防止一些外来生物进入猪圈,拒绝参观。做好灭蝇灭鼠工作,定点投放对人畜无害的毒饵,定期喷洒灭蝇药物。

2.治疗方法

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方式是预防为主,对猪圈进行消毒,禁止外来人员、车辆等牲畜进入养猪场,及时观察生猪动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二、戊二醛对非洲猪瘟的消毒效果

1.戊二醛消毒具有广谱、强效、速效、低毒的特点。由于价格昂贵,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常用于器械消毒,消毒效果是甲醛的10-20倍。

2.用戊二醛消毒。非洲猪瘟严重者应连续7天,每天使用3-5次,然后每天一次。其他区域每天消毒一次,持续21天。

饥饿疗法治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最好治疗方法

【常见猪瘟的种类及综合防治】四川、非洲猪瘟疫情情况

1猪瘟的分类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是养猪业的头号敌人。自中国多年前成功制造猪瘟疫苗以来,该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疫苗和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不同毒力病毒株的出现,该病出现了新的变化,即猪瘟有急性、慢性和迟发性三种类型。

1.1急性猪瘟主要发生在未接种猪瘟疫苗的猪群中。这些猪对猪瘟病毒没有抵抗力,一旦感染会很快发病,大部分会急性发作死亡。这些猪表现出典型的急性热出血性败血症症状,表现为猪的体温上升到40.50 ~ 42℃,并有漏诊。耳后、腹部、四肢内侧出现大小不一的红点或红斑,指压不消退。粪便硬如球,尿色发黄,病猪厌食,精神障碍严重且抑郁,部分猪出现痉挛等神经症状。多数病猪在3天内死亡,出现腹泻、尿浓而臭、行走无力、消瘦等变化。这些猪只有少数在一周内死亡,少数幸运的幸存者变成了僵猪,长期解毒。目前猪瘟的免疫比较普遍,这种类型比较少见。

1.2慢性猪瘟又称非典型猪瘟或轻度猪瘟,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猪瘟。它主要发生在已经免疫猪瘟的猪中。这些猪应该对猪瘟病毒有抵抗力,但由于猪瘟免疫不合理或某些原因,对免疫抑制的抵抗力下降,无法抵御猪瘟病毒的入侵。因为猪还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是非典型的、隐性的、缓慢而轻微的。症状如轻度发热、贫血、消瘦、食欲不佳、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慢性猪瘟从感染到发病的潜伏期可长达11周,其病程也较长,有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症状。猪群中不断出现死猪(主要是中、小型猪,尤其是哺乳仔猪)现象。猪群中常有无名高热、干耳、干尾、烂喉病等病猪,部分有皮肤斑点、点状出血。有的腹部下有轻度瘀血或下肢发绀(紫斑蹄、斑病),猪皮猪。与急性猪瘟相比,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主要是仔猪死亡率高,很多成年猪往往耐受,但从此变成僵猪,长期解毒。慢性猪瘟病猪的外观症状极不典型,临床上很难判断。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例慢性猪瘟,只有食量减少,没有其他症状,用药无效,一周左右死亡。慢性猪瘟的经典病程是抑郁、发热、厌食,然后临床症状改善,好像恢复然后突然恶化,很快死亡,可持续1 ~ 2个月。

1.3迟发性猪瘟是母猪在妊娠后期感染低致病性猪瘟,然后传播给仔猪的一种猪瘟疾病。这种小猪从出生到断奶看起来都是正常的猪,断奶后逐渐开始发病,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内死亡。没有发病前的猪看起来是健康的,但它们不断排出病毒,感染其他猪。这种猪用猪瘟疫苗免疫后不产生免疫力,随时可能发病。一旦疫情爆发,同群猪可能全军覆没,紧急免疫不起作用,经济损失很大。是近年来对养猪业发展危害最大的一种新型猪瘟。目前,我们的猪群中发现了许多迟发性猪瘟,已全部消灭,值得广大养猪户高度警惕。

迟发性猪瘟的症状与慢性猪瘟相似,表现为渐进性抑郁、厌食、体温正常或偏高、结膜炎症、部分猪眼睑肿胀(易误诊为水肿)、皮肤发红、局部运动障碍、行走不稳等症状。迟发性猪瘟很少单独发生,常与其他疾病混合,如继发性猪附红细胞体病、蓝耳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副猪嗜血杆菌等。在使用药物治疗二次传染病时,会刺激已经很虚弱的猪加快发作,而且似乎越是治愈,死得越快。同时,使用退烧药有时能缓解表面症状,但对病程无影响,会出现症状缓解但突然死亡的特殊现象。混合感染的猪一般死后皮肤呈紫色或有明显出血点,解剖上常出现典型的病理改变。

2猪瘟的致病原因以上是三种猪瘟的基本信息。虽然类型不同,但都是由同一个猪瘟病毒株引起的,只是致病性和致病力不同。

急性猪瘟是由于没有对猪瘟免疫而引起的;引起慢性猪瘟的原因很多,分为免疫不合理和免疫抑制两个方面。

2.1不合理免疫接种的原因有

2.1.1免疫程序是经验估计结果,不同猪的情况不一样,盲目照搬可靠性不高。特别是有些程序对猪瘟免疫过于频繁或者多种疫苗混合,容易相互干扰。

2.1.2疫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疫苗在购买、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低温控制不好,或反复解冻后疫苗效价降低;疫苗失去真空或稀释后存放时间过长而失效;疫苗过期或疫苗不合格等原因。

2.1.3不正确的免疫操作。原因有很多:免疫时飞针、漏猪或注射深度不够;用碘酊消毒注射针(使用消毒剂可使疫苗蛋白变性,失去免疫活性);疫苗注射剂量不准确,一般提前免疫用2剂,平时用4剂,种猪用6剂。盲目增加或减少剂量会产生不良后果;注射时混针不会影响免疫力,但会更有害地传播疾病。

2.2免疫抑制的主要原因是

2.2.1猪瘟的免疫受母源抗体和原始免疫抗体的影响。在不了解抗体水平的情况下,免疫力往往受到体内已有抗体的影响,产生免疫抑制,使免疫后的抗体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不能起到长期的预防作用。

2.2.2药物干扰一些常用药物,如地塞米松、磺胺类药物、抗病毒药物等,可引起免疫抑制或破坏机体的免疫效果。防疫前后使用这些药物或平时普遍使用这些药物,都会对猪瘟的免疫力产生不良影响。

2.2.3免疫抑制性流行性疾病,如近年新出现或流行的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可抑制免疫系统发挥功能,当这些疾病存在时,免疫力就会失效。此外,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广泛存在会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猪瘟抗体水平下降,抗体水平低的猪也会发生猪瘟。

与前两者相比,造成迟发性猪瘟的主要原因是母猪抗体水平不够高,妊娠期感染猪瘟病毒。

3猪瘟的防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猪瘟将是危害养猪业的第一大严重疾病。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该病只能预防和控制,针对各种致病原因应采取严格的综合防控措施,尤其是规模化猪场。平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3.1只要定期测定本猪场母猪的猪瘟抵抗力,及时注射猪瘟疫苗,提高母猪的抗感染能力,同时加强仔猪的免疫,是防止外来猪场疫病传入的有效途径。

3.2只要谨慎购买生猪,它只是猪瘟传入的主要途径。如果必须从无病区购买猪,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进行实验室检测,以防止病猪的传入。

3.3接种猪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由于影响防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各个环节。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规模化猪场要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在首次免疫后1个月左右必须再次免疫,建立较强的抵抗力。为预防迟发性猪瘟,母猪应在空怀期进行免疫,并测定抗体,检查免疫效果。要记住,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防疫程序,必须根据不同猪的情况灵活运用。其次,要做好疫苗的采购、运输和保存工作。猪瘟疫苗很便宜,所以假货很少,但是很多疫苗因为保存不当而失效,比如高温太久,反复解冻,或者失去真空。因此,采购疫苗时要进行疫苗质量检验,同时采取低温运输、低温保存等冷链管理。第三,要进行正确的免疫操作。除了防止上述不正确的免疫操作外,还要注意的是,稀释后的疫苗冬季必须在2小时内用完,夏季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剩余的疫苗要坚决丢弃。第四,排除免疫抑制因素,为防止母源抗体的影响,提倡猪瘟高级免疫,否则20日龄首次免疫。最好在对购买的仔猪进行免疫前对抗体进行测定,防止已有抗体的干扰和抑制。防疫前后不使用可引起免疫抑制的药物,或平时少用药物,加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治。只要严格执行上述事项,就能有效预防猪瘟,否则,接种疫苗的猪仍会发生猪瘟。第五,科学的免疫监测是确保防疫成功的关键。有条件的养猪场应在免疫后7 ~ 15天进行猪瘟免疫监测,并对抗体水平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进行免疫。应该记住,仅仅依靠豁免权是错误的。免疫只能提高动物抵抗疫病感染因素的能力,任何免疫都不能达到100%的预防效果,必须依靠综合防控。

3.4消毒是杀灭猪瘟病毒的有效手段。很多养殖户也注意消毒,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关键是选择的消毒剂不能使用,消毒操作不能正确进行。目前市场上的消毒剂多为季铵盐类消毒剂,刺激性小,但消毒效果不理想。最好使用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戊二醛、过硫酸钾等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操作时,应先去除有机物,再进行喷洒。消毒液的浓度不能盲目增加,要仔细喷洒,不留死角。同时要喷足,湿润至少20min。

3.5处理病猪。发现疑似猪瘟后,要快速诊断,及时果断处理病猪,否则盲目处理只会增加疫情的传播损失。发病后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确诊后对同组猪紧急接种6-8次猪瘟疫苗,对疑似病猪接种大剂量猪瘟疫苗(10-20剂或以上)可能有效。对猪舍、环境和用具进行紧急消毒,每天一次,持续一周以上,直至疫情结束。

如何根除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的预防方法:

1.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种猪,有检疫证明;

2.泔水必须煮熟;

3.饲养员要穿工作服,进出棚要消毒,有条件的要换衣服;

4.销售必须严格消毒检疫;

5.停止在封闭区内买卖和运输生猪及生猪产品,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病猪粪便、饲料、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进出的人员、车辆及相关设施进行消毒,对疫区、受威胁区及周边地区的野猪分布情况进行监测,避免野猪与人工饲养的猪接触传播病毒。

如何治疗非洲猪瘟

为什么非洲猪瘟会出现在中国?是因为我们国家今年夏天太热了吗?

1921年非洲肯尼亚出现非洲猪瘟。它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猪传染病。

至于为什么会在中国出现,那是因为非洲猪瘟自从在非洲出现后,就一直在全世界蔓延。比如2007年左右传入东欧的格鲁吉亚和俄罗斯,2017年毗邻中国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爆发猪瘟疫情。

通过对病毒株的研究,中国研究人员认为,这次从俄罗斯传入猪瘟的可能性较大。

我还能吃猪肉吗?猪肉及其制品还安全吗?对人有传染性吗?

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确认非洲猪瘟不会传染给人,这一点可以放心。目前猪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生猪养殖业的破坏,可能导致大量的鼠疫猪被扑杀,进而可能造成猪肉价格上涨。

在我国严格的检疫环境下,病猪流向市场和餐桌的可能性极小。而且病猪的猪肉和正常猪的猪肉差别很大,品质会大打折扣。大家可以从正规渠道买到外观比较好的猪肉,不用太担心。

当然,更安全的方法是将购买的猪肉充分加热至完全成熟,这样既好吃又安全。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