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黄芪建中汤是由麦芽糖(30g)、桂枝(9g)、芍药(18g)、生姜(9g)、大枣(6g)、黄芪(5g)、炙甘草(6g)等制成的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汤剂。但是,相信大家都知道,任何营养食品都需要正确的用法和用量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黄健中汤也不例外。那么就让麻旺百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黄健中汤的用法用量吧。
事实上,黄健中汤有其正确的用法和剂量。黄氏建中汤用法以水煎服为主,剂量一般为水煎服,每日三次,成人常用剂量可为5剂。大家要注意,要记住,因为黄健中汤对人体有很好的食用功效和药用价值,所以认为可以过量或大量食用。如果吃多了,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损害身体健康。因为大家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正确的用法用量。
建中汤标准配方
【小建中汤组成配方】桂枝9g(3两,去皮),白芍18g(6两),甘草6g(2两,炒),生姜9g(3两,切),大枣12枚(12枚,碎)。
【小建中汤使用标准】
1.身体虚弱,容易疲劳,容易感冒。
2.腹痛可以通过按压来缓解。
3.心慌,烦躁,手脚发热,咽干口干。
4.腹部诊断:腹壁薄,腹直肌表浅,腹肌紧张,腹壁弹性弱。
如果以上四项具备;如果1.2.4。或者1.3.4。是可用的。
【注意事项】
1.现在生活在这边的大部分人都不需要糖果,好可怜!王昌说,照这个汤,焦糖为王,所以不叫桂枝芍药,叫建中。今天用小建中汤的人,绝对不会用焦糖,那就失去了仲景的意义。如果临床上没有麦芽糖,可以用30g代熟蜂蜜。
2.小建中汤为寒热错杂阴阳两虚之证,但其症状偏向阳虚,故临床上脾胃虚弱、腹痛急骤者,如阴虚热盛、鼻衄、口干热、咽干、舌苔少红、脉细者,用此方治疗。
3.小建中汤加黄芪15g,命名为黄芪建中汤,适用于中焦虚寒腹痛,表虚自汗,虚证较多的小建中汤。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12克,治肺虚,加半夏9克补气——本文摘自《经方运用标准》黄芪建中汤方:黄芪15克,大枣10枚,白芍10枚。取黄芪等六种汤汁,溶解后加入麦芽糖饮用。
主治:温中益气,和里,阴阳两虚,气血两虚。急性腹痛,温压,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心悸气短,自汗盗汗。
黄芪建中汤是一种方剂,取黄芪等六种汤汁,加麦芽糖后饮用。主要成分有黄芪、大枣、白芍、桂枝、生姜、甘草、麦芽糖等。,用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急止痛,麦芽糖急健脾;温养脾胃是治疗虚寒胃痛的主要方剂。可用于治疗气虚内寒、腹痛、温热、自汗、脉虚等症。
黄芪建中汤的配方
黄芪建中汤的配方:
黄芪一份半,桂枝一份,甘草三盎司(炒),大枣三盎司,芍药十二片,生姜六盎司,树胶两盎司,右六味一升,水七升,沸三升,去我,灌以树胶。不能用建中汤吐家里,所以是甜的。——出自《金匮要略》。
菜谱里一两是13.92g,一升是200ml。胶冻是麦芽糖和麦芽糖。一升焦糖约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