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除草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使用草甘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针对性的喷洒很重要,尽量避免其他作物受到影响。
第二,尽量选择晴朗的天气,避免雨水的侵蚀和药效的损失。
三、做好个人防护,草甘膦不仅对农作物有影响,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第四,一年只喷一次,尽量限制喷的次数。因为草甘膦很难在短时间内降解。因为降解周期长,所以尽量少用。如果不能有效降解,农作物就会把它带入人体或者牲畜体内,最后我们人类就遭殃了。这点一定要注意。
以上是众所周知的草甘膦的一些注意事项。
草甘膦
农民在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的标志性现象集中在:
第一,草甘膦除草剂虽然除草效果很好,但有时使用时药效差别很大;
二是如何充分发挥草甘膦除草剂的实际效果;
三是草甘膦除草剂施用时对作物的安全隐患。草甘膦作为一种除草剂,目前需求量很大,除草效果很好,受到村民朋友们的热烈欢迎。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还是规定要注意一定的专业性,而且非常容易给生产制造带来不利的危害,非常值得我们注意。
1.为什么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时药效会有差异
草甘膦是一种有机磷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又名农达、珍草宁。除草剂具有广谱性和强杀灭性,在土壤环境中无残留。广泛应用于达茂旗和不翻耕种植园的有机化学除草,可杀灭长在路面上的各种杂草,但对地下萌发阶段未挖出的杂草无效。
草甘膦除草剂对40多种杂草有效,包括单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藻类和蕨类植物。农民朋友反映的草甘膦除草剂实际效果不一致的问题,经过大家的调查观察,原因如下:
第一,不同的养殖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功效。最好使用草甘膦除草剂,不用翻耕。种植作物前1-3天施农药,遇到紧急情况或喷洒后再种。由于药物不与作物种子直接接触,不易危害作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所以除草抑草的实际效果比翻地要好。
免耕没有将内层土壤中的杂草种子转化到表层土壤中,所以杂草种子无法发芽。一旦作物被封闭,杂草种子和幼苗就无法发芽生长,因为它们看不到阳光。因此,草甘膦除草剂避开耕地的实际效果会比翻耕地的效果好。
第二,杂草在不同的生长期使用,药效会有所不同。草甘膦是内吸性、传导性除草剂,应在杂草生长发育最旺盛时使用。一般来说,时间是3-10月,从生物学特性来说,最好是在开花前用药。一般来说,一年生杂草的高宽比15厘米,多年生杂草的高宽比30厘米,以6-8片叶喷施最合适。
不顾杂草的怀孕阶段,盲目跟风在杂草变脆后灭杀杂草,自然达不到理想化的防治效果。一行行作物除草,作物主茎高,杂草有一定起伏时,用药实际效果好,安全。此时使用草甘膦除草剂,作物因为叶片较低,已经比较脆,所以对药物的敏感性低,传导性弱,所以药物对植物没有伤害。例如,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在玉米、豆类和瓜类作物释放后除草。
第三,喷洒浓度不同,药效也会不同。据统计,农民使用草甘膦的浓度没有其他肥料那么严格,随意性很大,经常会发生增减剂量的情况。在确定药物浓度时,必须考虑到杂草的种类。一般莎草科杂草对草甘膦比较敏感,小剂量的化学药剂就能杀死。
但在对阔叶杂草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提高浓度值。对于一些生长多年的地下茎滋生的恶性杂草,浓度肯定更高。杂草叶片较老,抗药性较高,需要增加相应的用药量。例如,在种植园杂草的化学控制中,10%草甘膦500-700克和30-40公斤;水可用于一年生莎草科杂草;
化学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时,药剂用量应增加到750-1000克;恶性杂草化学防除生长多年时,用量应为1250-1500克。但用药过多,绿色植物的传导机制会被迅速杀死,不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降低药效。因此,为了经济地开发这种药物,我们应该先杀死浓度较低的幼草,然后在10天左右喷洒相应浓度值的恶草。
二、如何充分利用草甘膦的实际除草效果
首先,草甘膦水剂必须传导到杂草的地下茎机制中才能有实际的除草效果。这就要求杂草有更多的叶子。施用前,如果杂草总面积小,植物光合作用弱,根部储存的养分会自下而上传导。此时注射到根部的药量很少,达不到杀灭杂草的实际效果。然而,在杂草生长发育的后半段,植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而
光合产物是从上到下传导的。这个时候用药的实际效果最好。因此,草甘膦应用中最重要的是选择最佳用药阶段。如果用草甘膦防除玉米田杂草,最好在玉米苗高1.5米以下有2-3片老叶,最好在草的高度已经达到10厘米时喷洒。其次,要注意自然环境的标准。在24-25℃的范围内,
随着气温的升高,杂草对草甘膦的摄入量成倍增加,所以气温高时使用草甘膦的效果比气温低时好得多。气体和空气的湿度可以延长药物在绿色植物表面的润湿时间,有利于药物的传导。当由于干旱导致土层含水量较低时,不利于绿色植物的基本代谢,因此不利于药物在杂草中的传导,所以药性也降低。
再次,关于草甘膦与其他除草剂混合的问题,一些农民想要清除多种草。为了救更多的人,他们在施用草甘膦时随意添加其他除草剂,但效果并不太好。因为有些除草剂不能与草甘膦混用,所以二甲基四氯化碳、洗必泰等速效除草剂不能与草甘膦混用,以防止一些杂草在地面过早死亡,失去草甘膦。
但在草甘膦中加入一些绿色植物NAA和助剂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四是选择最佳的喷洒方式。施药方式对草甘膦化学防除杂草至关重要,因为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浓度值越高,喷雾器内的细颗粒越密集,有利于杂草的消化吸收。在浓度值相同的情况下,用量越多,实际除草效果越好。在草甘膦中加入0.1%的肥皂粉,或每亩加入30克柴油发动机,可提高治疗药物的铺展性、透水性和粘附性,提高防治效果。
第三,关注草甘膦应用于农作物时的安全性问题
草甘膦是一种破坏自然的除草剂,如果操作不当,会对粮食作物造成安全风险。一些农民使用草甘膦除草,通常是由于草甘膦的下落,对边缘的作物造成肥料损害。部分农户施药后未按规定清洗喷雾机,结果在喷洒其他肥料时,将残留的草甘膦药物喷洒到其他植物上,造成肥料损坏。如果水稻上有肥害,叶子就会变绿,明显阻碍发育。另外,会提前枯萎,或者不结穗、不正常穗,损害水稻的生产制造。
草甘膦除草剂如何使用
草甘膦除草剂在农业上应用广泛,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可以通过茎叶传导到地下部分,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可以达到一般农业机械达不到的深度。
草甘膦的作用原理
是通过抑制植物中的烯丙基丙酮基紫草素磷酸合成酶来抑制紫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转化,从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埋入土壤后迅速与铁、铝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种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无不良影响。
使用草甘膦的注意事项
1.草甘膦是灭活除草剂,施用时禁止污染作物,以免造成药害。
2.用于多年生恶性杂草,如白茅、香附等。,首次施药后每月施药一次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柴油或洗衣粉可提高疗效。
4.晴天、高温时,该药效果较好,如遇下雨,应在喷药后4至6小时内喷药。
5.草甘膦是酸性的,储存和使用时应尽量使用塑料容器。
6.喷涂设备应反复清洗。
7.包装破损时,在高湿度下可能会回潮结块,低温存放也会有晶体析出。使用时应充分摇动容器,使晶体溶解,以保证药效。
8.它是内吸性和传导性除草剂,应注意防止药雾飘向非靶标植物引起药害。
9.易与钙、镁、铝血浆复合而失去活性。稀释农药要用干净的软水,混在泥水或脏水里会降低药效。
10.施药后3天内不要割草、放牧或翻地。
广义的草甘膦是各种草甘膦盐的总称,狭义的草甘膦是指草甘膦酸。
草甘膦本身难溶于水,所以将其制成各种水溶性盐类进行应用,如铵盐、异丙胺盐、钾盐、钠盐、二甲胺盐等草甘膦盐类。
活性比较(草甘膦的吸收和传导):
草甘膦钾>:草甘膦二甲胺盐>:草甘膦异丙胺>:草甘膦铵盐>草甘膦钠盐。
30%草甘膦酸=33%草甘膦铵=41%草甘膦异丙胺=37%草甘膦钾=38%二甲胺草甘膦。
草甘膦除草剂要用多少次水
每亩用10%水剂0.5-0.75kg,水20-30kg。
草甘膦有很多种,包括30%、46%的水溶液,30%、50%、65%、70%的可溶性粉剂。74.7%、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和98%、95%草甘膦原药。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的除草剂,对多年生根性杂草非常有效,广泛用于橡胶、桑树、茶叶、果园和甘蔗地。主要抑制植物中的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酸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转化,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导致植物死亡。
草甘膦通过茎叶吸收,传递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可以控制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草本和灌木等40多个科的植物。草甘膦埋在土壤里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失去活性。
扩展信息
预防措施
1.草甘膦是灭活除草剂,施用时不应污染作物,以免造成药害。
2.用于多年生恶性杂草,如白茅、香附等。,首次施药后应每月施药一次,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柴油或洗衣粉,可以提高疗效。
4.晴天、高温时药效好,喷洒后4-6小时内如遇下雨应喷洒。
5.草甘膦是酸性的,因此储存和使用时应尽可能使用塑料容器。
参考百度百科-草甘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