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如何发酵
一般腐熟的有机肥需要两个阶段,即第一次高温堆肥发酵阶段和第二次陈化阶段。不稳定的有机物通过分解过程和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它的温度变化可以定义它是否分解。
先说第一阶段:通过原料和基质的配比,堆肥堆体会吸收高氧,导致温度升高,可降解挥发性固体大量减少,臭味逐渐减少,堆肥堆体颜色逐渐变化,因此需要保持良好的通气和控水。
二次堆肥:开始温度降低,吸氧速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
与第一次堆肥相比,第二次堆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第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难降解有机物,重新建立嗜温微生物菌落,从而有助于有机肥的分解,减少植物毒性物质,抑制病原菌。
升温阶段:有机肥分解温度升至45℃,主要由放线菌、真菌和细菌组成,主要分解糖分和淀粉。甚至主动的生物,动物,动物都参与其中。
高温阶段:当分解温度达到45℃以上时,嗜温微生物受到抑制,嗜热菌占优势。可溶性有机物继续被氧化分解,复杂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木质素)也开始分解。50℃左右(嗜热真菌和放线菌);60℃左右(嗜热菌和放线菌);70℃左右(大多数微生物不能适应)。
最佳分解温度为55℃,因为大多数微生物在此温度下最活跃,容易分解有机物,大多数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都会被杀死。
降温阶段:嗜温微生物又开始繁殖,利用并进一步分解残留的难降解有机物。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需氧量下降,温度下降,堆体逐渐稳定。
有机肥的原料以人畜粪便为主,以秸秆、杂草、树叶、谷壳等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如酒糟、锯末等为辅料;发酵方法以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为主,或以农生乐有机肥发酵剂微生物处理为主。
以畜禽粪便和垫料为例,具体方法如下:
1.准备材料:
先将枯枝落叶粉碎,用1-1.5吨枯枝落叶和2.5-3.5吨鲜畜禽粪,配合使用1公斤农生乐有机肥发酵剂。首先,农生乐微生物有机肥的发酵剂要与米糠(或玉米粉、麦麸)以1: 5 ~ 10的比例混合备用。
2.调整碳氮比发酵有机肥的碳氮比应保持在25 ~ 30: 1。因为落叶和干草的C/N比不均衡,1吨干草叶要用1公斤尿素调节。
3.控制湿度
碎落物的含水率应控制在60% ~ 65%。水分判断:紧紧握住一把材料,看到手指间有水印,不滴水,落地时散开为宜。水分少导致发酵慢,水分多导致通风不好,会因缺氧而腐败发臭。
4.堆积处理
准备好的材料要边铺菌边堆。桩的高度和体积不能过短或过小。要求是:桩高1.5米,宽2米,长2 ~ 4米。
5.温度要求
起始温度最好在15℃以上(一年四季均可操作,不受季节影响,冬季最好在室内或温室内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60-65℃之间。
6.翻转供氧
有机肥发酵剂要求好氧发酵,在操作过程中应增加供氧措施,并适当搅拌均匀,勤翻通风。
7.发酵完成
一般物质堆积2~3天后温度上升到50℃ ~ 60℃,第三天可达65℃以上。在这种高温下,要翻一次。一般发酵过程中会有两次65℃以上的高温,翻两次就能完成发酵,正常一周。物料呈深褐色,温度开始降至常温,表明发酵完成。
凋落物经有机肥发酵剂发酵后,能彻底除臭、分解、杀虫、杀菌。发酵后的有机肥富含多种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无毒、增产、改善品质、抗病、促生长、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功能。是生产绿色食品和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肥料。如何发酵有机肥?有机肥的发酵原理
是指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的水分、C/N、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将废弃有机物转化为肥料的过程。
二。有机肥料的发酵方法
1.厌氧发酵: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的堆肥过程。最终产物除腐殖质有机质、二氧化碳和甲烷外,还包括还原性物质如氨、硫化氢和其他有机酸。工艺简单,不需要通风,但反应速度慢,堆肥周期长。
2.好氧发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的C/N比、水分、温度、通风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种堆肥无臭无蝇,但有淡淡的土腥味。
三。有机肥发酵过程
1.静态条形堆肥:无需翻堆,能有效保证堆体的高温和病菌灭活,缩短堆肥周期。
2.动态条形堆肥: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定期翻动堆体,保证堆体的好氧状态。
3.反应器堆肥:在一个或几个容器中进行,可以有效控制温度和湿度,从而监控堆肥的发酵程度。
2.有机肥的常用原料
1.植物来源
(1)秸秆:常见的原生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豆类秸秆、水稻秸秆。含纤维素、木质素等高大分子,氮、磷、钾等低营养(豆类除外)。这类物质单独作为有机肥使用的很少,一般用于增加发酵物料的有机质,调节碳氮比。这类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但由于这些原料多掌握在从事农业的散户手中,很难大面积采购,而且有季节性,需要提前备货,以备年度生产。
(2)膳食:有豆粕、棉粕、蓖麻粕、胡椒粉、花生粕等。,多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下脚料,多为辅料。用粕做的有机肥可以称为高端有机肥,因为多是饲料级,原料成本高,发酵成熟度不好控制。
(3)菌糠:俗称蘑菇渣、金针菇渣、平菇渣、杏鲍菇渣等。原料多为酒糟、玉米芯、稻壳粉、麦麸、豆粕及部分营养元素。菌糠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菌体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生长素,作为有机肥有很好的培肥效果。
2.动物来源
(1)动物粪便:羊粪、猪粪、牛粪都是很好的有机肥原料。有机质含量高,但纤维含量低,不易分解。使用时要充分分解发酵,在高温下杀死病卵、细菌和杂草种子。
(2)动物加工废弃物:加工废弃物甚至养殖废弃物也可以作为有机肥的原料。通常采用无污染的生物降解。有机肥发酵的原料和生产方法一、有机肥的发酵原理
是指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的水分、C/N、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将废弃有机物转化为肥料的过程。
二。有机肥料的发酵方法
1.厌氧发酵: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的堆肥过程。最终产物除腐殖质有机质、二氧化碳和甲烷外,还包括还原性物质如氨、硫化氢和其他有机酸。工艺简单,不需要通风,但反应速度慢,堆肥周期长。
2.好氧发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的C/N比、水分、温度、通风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种堆肥无臭无蝇,但有淡淡的土腥味。
三。有机肥发酵过程
1.静态条形堆肥:无需翻堆,能有效保证堆体的高温和病菌灭活,缩短堆肥周期。
2.动态条形堆肥: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定期翻动堆体,保证堆体的好氧状态。
3.反应器堆肥:在一个或几个容器中进行,可以有效控制温度和湿度,从而监控堆肥的发酵程度。
2.有机肥的常用原料
1.植物来源
(1)秸秆:常见的原生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豆类秸秆、水稻秸秆。含纤维素、木质素等高大分子,氮、磷、钾等低营养(豆类除外)。这类物质单独作为有机肥使用的很少,一般用于增加发酵物料的有机质,调节碳氮比。这类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但由于这些原料多掌握在从事农业的散户手中,很难大面积采购,而且有季节性,需要提前备货,以备年度生产。
(2)膳食:有豆粕、棉粕、蓖麻粕、胡椒粉、花生粕等。,多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下脚料,多为辅料。用粕做的有机肥可以称为高端有机肥,因为多是饲料级,原料成本高,发酵成熟度不好控制。
(3)菌糠:俗称蘑菇渣、金针菇渣、平菇渣、杏鲍菇渣等。原料多为酒糟、玉米芯、稻壳粉、麦麸、豆粕及部分营养元素。菌糠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菌体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生长素,作为有机肥有很好的培肥效果。
2.动物来源
(1)动物粪便:羊粪、猪粪、牛粪都是很好的有机肥原料。有机质含量高,但纤维含量低,不易分解。使用时要充分分解发酵,在高温下杀死病卵、细菌和杂草种子。
(2)动物加工废弃物:加工废弃物甚至养殖废弃物也可以作为有机肥的原料。通常采用无污染的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