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同是“补益之药”。黄芪是一味“补气药”(补气之王丿;黄精是一味“补阴药”。两者药性差别很大,效果自然亦有之别。
黄芪和北芪一样吗区别与作用,黄芪和黄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黄芪和黄精的相同点与不问点?
黄芪和黄精的相点,两者都是同一姓黄,
又是同是“补益之药”。黄芪是一味“补气药”(补气之王丿;黄精是一味“补阴药”。两者药性差别很大,效果自然亦有之别。
在科属上:黄芪是豆科植。黄精是百合科植物。
在外形上:黄芪呈圆柱形。黄精:1、姜形。2、鸡头形。3、蝶形。
在性味、归经;功效的区别:
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黄精: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肾、脾经。〔功效〕润肺,滋阴,补脾。
在主治和含量上亦有很大的区别;
黄芪:
〔主治〕气血两虚,气短心悸,脾虚泄泻,脱肛,子宫脱垂,内伤劳倦等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黄芪、含糖类、胆碱、叶酸、数种氨基酸、B一谷甾醇。
黄精:
〔主治〕体虚乏力,心悸气短,肺痿干咳,筋骨软弱,风湿疼痛,糖尿病等。
两者虽然有区别、亦有共同点;在运用上是可相互搭配和使用。
黄芪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属于中草药的一种。黄芪可以改善记忆力减退、精神不能集中等症状,对于出汗多,出汗后倦怠乏力也有效果,有止汗效果。
黄芪作用广泛,临床上多用于气虚所致的浮肿,有消肿效果。它本身也能促进伤口愈合,可以使痈疽溃破,利于伤口愈合。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降血压、降血糖。日常生活中黄芪也可以冲泡食用,比如用黄芪片大概在5~10克左右,用沸腾的开水直接冲水饮用即可。也可以把黄芪和党参、粳米、大枣一起熬成粥,也可以在做肉和烧鸭的时候放一起,有温润滋补的功效。黄芪效果虽好,但是不建议多吃,尤其是阴虚、湿热、热毒炽盛、红舌少唾液的人不建议食用,孕妇亦不建议食用。
本内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郎娜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生黄芪和制黄芪功效有什么不同?
1,生黄芪就是黄芪,是补虚药中的补气药。
黄芪甘温入脾经,是补益脾气之要药,能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可以单用,也可以配其他药物为伍共用。尤其善于治疗因脾虚引起中气下陷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可配人参,升麻,柴胡等药补中益气,升阳,托举,沉陷药,如《补中益气汤》。
2,制黄芪,“制”,就是规定,約束,管束,限制,制止或“制服”。一种外来手段限制黄芪“燥烈”之性以“润之”,使其更加“柔和”。“软弱”。
3,蜜制黄芪:
用蜜制黄芪后,使黄芪克服其燥性:
温阳补脾,补肺润燥。
用于“泄泻脱肛,肺虚气短”。
黄芪饮片和黄芪颗粒有什么区别功效一样吗?
你好,总的来说,这两个是一个东西,但是也有区别哦。
相同之处是二者功效一样,都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痹证、中风后遗症。
不同之处是黄芪颗粒为黄芪饮片的提取物,相同的重量其有效成分含量更高。
泡水用生黄芪好?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
谢谢邀请!黄芪属温性补气药,生用主要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卫气不固的自汗,多汗,盗汗,如若是阴虚盗汗,则须配以滋阴药同用,因黄芪有升阳助火的作用,所以,不宜用单味生黄芪治疗阴虚盗汗。生黄芪适合免疫力低下,卫气不足的易感人群,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人体的卫气在表,主要起护卫人体拒外邪入侵的作用,所以,卫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抗病能力。对久病体虚,卫气不足,免疫力低下,或水肿尿少的人群,比较适合生黄芪泡水喝。如患有慢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可服用一些生黄芪,以增强卫气,减少复发。
炙黄芪是用蜂蜜炒制而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以补脾肺之气,是治疗脾肺气虚,中气不足,内脏下垂的要药。如大家所熟悉的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其中主要补气药就是炙黄芪。所以,若有脾气虚的体倦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以及肺气虚的喘咳,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子宫下垂,可选用炙黄芪泡水饮用。
中医是辨证论治,所以,选择药物必须对证。无论是生黄芪,还是炙黄芪,都是性温的补气药,有补气固摄的作用。所以,对阴虚阳亢,内有实火实热,气实壅滞的实证,以及表邪未解的表实证,都不宜服用。如服用黄芪有咽痛上火,以及有其它不适症状,建议停服。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