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红壤分布在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和台湾南部,其脱硅富铝化作用最强,粘粒硅铝分子率为1.5—1.8,在林下有机质含量可达8—10%,适宜发展热带林木和经济作物。
红黄土壤的特点?
我国红黄壤地区,以红黄壤土为主,其土壤粘、酸、瘦、板,耐旱抗蚀能力差;土地环境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红黄壤地区耕地资源量少,人地矛盾突出;然而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却赋予土地高额的生物产量潜力,但由于降水的时空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繁交错发生,致使大多数地区的生产潜力未得到发挥。
红黄壤地区有大面积待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但制约因素多,开发难度大,具荒山荒丘生态系统所固有的脆弱性,利用不当极易造成士壤侵蚀及土地退化。
为使红黄壤地区的土地资源得以高效永续利用、农业经济得以持续高效发展,针对红黄壤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采取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加强土地管理与环境治理,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多样化“立体农业”,加强后备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