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被踩过藤的黄瓜会发苦,是真的吗?为何种植的黄瓜会发苦呢?
我是农夫,我来回答!
黄瓜在国内南北方都有种植,而现在这个季节黄瓜也陆续上市了。记得在小时候常跟着爸妈去菜园子采摘黄瓜,当时父母就会叮嘱我要留心脚下,千万不能猜到黄瓜的藤蔓了,不然长出来的黄瓜会带有苦味。吃过有苦味黄瓜的朋友应该比较清楚,这是非常难吃的。如果强制着自己吃下去,甚至还会有恶心、想吐的冲动。那被踩过藤的黄瓜会发苦,是真的吗?
估计这种说法不只是在农夫的老家这边有,在国内其他的地方也有这种说法的,你小时候听父母这样说过吗?这里我们很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黄瓜发苦的原因,然后就会知道答案了。
黄瓜发苦,这个是要从黄瓜的祖先——苦黄瓜说起。最开始的时候黄瓜就是苦味的,并且其祖先也被称之为苦黄瓜。这是因为其体内含有一种很苦的物质——糖苷,这种物质的存在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种子,避免被其他的动物吃掉,从而有利于繁殖后代。而在人类长期的栽培过程中,通过人为的选择从而让其苦味逐渐减淡了,最后就消失了。但是黄瓜在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依然是苦味的,尤其是在黄瓜的瓜柄处因为糖苷的成分比较多,所以苦味还是很浓的。可是有些黄瓜不仅瓜蒂处很苦,而且整条黄瓜也很苦,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黄瓜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出现返祖的情况。有些人所种植的黄瓜,即便是成熟了以后整条都是带苦味的,这就是出现了返祖的情况,让其恢复了大量合成葡萄糖苷的能力,所以就比较苦了。而导致黄瓜发苦的原因比较多,其中像天气变化异常,营养不足,遭虫害或黄瓜藤受损伤等,往往易产生苦黄瓜。
比如在种植黄瓜期间,水分、光照不足,持续出现低温的阴雨天气,这些都会导致黄瓜味道发苦的。或者是因为外部的原因,导致黄瓜的根部受损了,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猜到了黄瓜的藤蔓,这样也有可能会导致黄瓜的发苦苦味。另外还有高温天气、氮肥施用过量等同样也有可能会使黄瓜产生更多的苦味素,从而产生了苦黄瓜。
由此可见,导致黄瓜发苦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包括了黄瓜的根茎受损,就是踩到了黄瓜的藤蔓,这样真的有可能会长出带有苦味的黄瓜哦!发苦的黄瓜可不可以吃呢?有人说发苦的黄瓜是有毒的,其实这个是不准确的,黄瓜发苦由遗传基因造成的,这个是和其种植环境密切相关的,因此是可以食用的。但是需要注意,黄瓜中的苦味素对胃肠有刺激作用,食用过多了也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反胃、呕吐等现象,因此最好还是不要食用。
喜欢文章的朋友们,记得点赞、分享和关注哦,农夫每天都会为大家免费分享一些农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谢谢大家支持(图片来源网络)秋黄瓜苦怎么回事?
1、生长气候。黄瓜本含苦瓜素,正常黄瓜蒂基部都会苦,由于光照不足影响了黄瓜的正常生长,就象不成熟期一样而苦瓜素聚集不散。如大棚种植由于光照不足地,出现黄瓜变苦的会多。若是露天种植,授粉期可能蜜蜂等昆虫,从苦瓜花粉带到了黄瓜上,导致黄瓜与苦瓜杂交,或在同地方种植,一边会影响光照,也会成苦瓜味。
2、生长土壤。土壤贫脊会影响黄瓜正常生长,使黄瓜里的苦瓜素聚集不散。也是土壤有机质下降,象施肥是不均匀,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特别在起垄时用有机肥作底肥,在耕作中使底肥不均匀,就出现同一块地也会出现土壤有机质变少,而出现有的黄瓜会变苦。
3、黄瓜品种。有的品种在杂交培植时,就已感染病毒,就出现品种会苦的黄瓜,也是品种遗传。
4、采摘不及时。在黄瓜成熟时,没有及时采摘掉,错过采期,也会使苦瓜素再次聚集,就出现黄瓜变苦。
黄瓜出现苦味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防治?
黄瓜又叫胡瓜,从胡人传来的种子及种植技术,延传至今。以幼嫩的瓜条入食,由于种植广泛,对土壤要求不严,连续坐果多收获期长,经济价值高而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青睐。
黄瓜味苦主要是黄瓜植株和黄瓜瓜条中含有葫芦素,在黄瓜植株生长和黄瓜瓜条尚未成熟时,葫芦素没有得到充分转换时就呈苦味。但是,这个葫芦素的充分转化与黄瓜品种生物学特征,黄瓜生理机能,黄瓜生长环境等众多因素相关。因此,要预防或者避免生产出来的黄瓜味苦,就必须从这些客观因素或自身因素做起,尽量给黄瓜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一,黄瓜发生味苦的原因探究:(一),"苦味"的遗传与植株的变异:有的黄瓜味苦是遗传来的。比如在进行黄瓜种子杂交时,味苦植株与没有味苦的黄瓜植株杂交,产生的黄瓜后代子实体就遗传苦味(也就是说苦味作为一个遗传基因被保留了下来)。这种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黄瓜"苦味"是不能被外界客观原因所改变的。
其次是部分黄瓜植株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变异,变异株结出的黄瓜瓜条就有苦味。
(二),与黄瓜生长过程中出现极端性温度相关。极端性温度既有极端性高温也有极端性低温。
极端性高温的出现一般在棚室内栽培黄瓜和露地栽培黄瓜夏季高温时节比较容易出现。
黄瓜生长白天的最适温度在25℃~30℃间,棚室内高于30℃就要及时放风降温,棚室及露地栽培黄瓜白天最高温度极限在32℃。长时间的高温环境条件下结出黄瓜瓜条苦味十分突出。但也要注意温差的变化。比如夜晚的极限低温(结瓜期)不得低于18℃,低于18℃生长出来的黄瓜瓜条苦味的数量明显居多。低于14℃时,黄瓜植株生长受阻,出现花打顶,严重影响黄瓜生产的数量和质量。
另外极端性低温的出现主要表现在早春黄瓜提早茬栽培,高山反季节黄瓜露地提早茬栽培,晚秋露地黄瓜延迟性栽培中。极端性低温的出现是受自然因素影响的,只能有效规避防范而不能从根本上根除。
(三),黄瓜味苦与瓜条的生理因素相关。黄瓜的味苦来源于黄瓜植株体内和黄瓜瓜条内的葫芦素。在葫芦素没有充分转化前,食用的黄瓜或多或少都有苦味。
比如还没有成熟好的黄瓜瓜条,在瓜梗端靠近瓜肩的部分食用时就有苦味。植株生长不良势弱的黄瓜老株生长出来的黄瓜味苦的多。黄瓜过熟以后经久不摘,泛黄后食用有苦味。
这些苦味的形成都与黄瓜本身的生理机能是相关的。但是,改良其生长的客观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氛围,黄瓜苦味也是可以避免和减轻味苦程度的。
(四),黄瓜味苦与种植者种植技术水平相关:主要问题出在肥水管理和温度管控上。
黄瓜生长需水量比较多。营养生长期土壤涵水量只要达到60%~70%就足够了。但是进入瓜条膨大期盛瓜期,这个土壤涵水量就偏少了。要把土壤涵水量提高至70%~80%为宜,结瓜量大时甚至可以达到85%左右,否则水分不足形成干旱状态,植株结出来的黄瓜就是苦的。
其次是在施肥上为了图省力,不施用农家有机肥,完全依赖化学肥料,在偏施氮肥的情况下,黄瓜植株结出现的黄瓜味淡不香而且部分有苦味。
此外,棚室内生产黄瓜,当气温或者地温低于13℃时植株体内细胞渗透性降低,这时若不及时补温植株及瓜条内营养与水分的吸收与转化受到限制时,黄瓜也会出现味苦。但是当棚室内出现高于30℃以上的长时间高温时,若不及时放风降温,同样也会收获苦瓜。因此,温度的管控与调剂也是黄瓜苦味的重要影响原因之一,种植者需根据田间生长实际,结合历史生产经验认真管控调节温度。
二,预防黄瓜味苦的有效措施:(一),选择抗逆性强能丰产稳产高产无味苦有杂种优势的品种进行种植。如长果密刺型黄瓜津优系列黄瓜品种,长果细刺型黄瓜品种杨大品系品种,小型水果黄瓜碧玉系列,京研系列,湘研系列等。
(二),加强田间管理培养健壮植株为黄瓜丰产稳产高产打下坚实物质基础。合理施肥重视农家有机肥的施用。不偏施氮肥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比。
保持土壤湿润见干见湿,防止土壤长期缺水。确保黄瓜生长期间有适宜的水分条件,以促黄瓜正常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密切关注气温的变化。保持合适的温度条件来促进黄瓜瓜条发育。避免极端低温和极端性高温的出现。
(三),多使用能改善黄瓜风味品质的氨基酸叶面肥,腐殖酸叶面肥,黄腐酸叶面肥等,来改善黄瓜风味和品质。如氨基酸叶面肥鑫丰源,腐殖酸叶面肥靓钾(靓果),黄腐酸叶面肥黄瓜靓瓜拉直灵等等都可以使用。不仅仅是改变黄瓜的风味与口感,而且对产量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元葱地种出来的黄瓜苦吗?
不苦,黄瓜苦不苦是品种的问题跟土质问题不大。
黄瓜苦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若是新鲜黄瓜发苦,其根本原因是黄瓜在其生长过程中受到不良的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产生"苦味素",导致黄瓜发苦.影响因素除了包括,上面那位仁兄查到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养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品种变异退化;还包括光照不足\养分浓度过大\弱藤结出的黄瓜等易产生"苦味素".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苦味素"对人体没有太大危害~但请尽量食用正常的黄瓜~含有"苦味素"的黄瓜不仅口感差,且它的食用价值被破坏甚至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