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扦插时间
菊花扦插要选在适宜的时间,合适的时间扦插更利于成活,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扦插较适宜,最好选在春季4-5月份扦插,气候温和适宜,能更利于成活、生长。夏季和冬季的气候不太适宜,扦插不利于成活。
二、准备插穗
菊花扦插前需剪取好插穗,选择生长健康、没有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从上面剪下健壮的枝条作为插穗,插穗上需保留一个叶芽,将枝条下端的叶子剪掉,不能留叶太多。配制好生根水溶液,将插穗浸泡到生根溶液中15-20分钟左右,能起到促进生根的作用。浸泡好将插穗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促使切口处晾干。
三、配制土壤
菊花的适应能力很强,对土质要求不高,可提供土质松软、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来扦插。扦插不能插在板结、黏重的土壤中,否则容易导致插穗腐烂。将配制好的土壤提前消毒杀菌,适当喷水保持湿润。
四、进行扦插
先用棍子在土壤表层戳个小洞,将插穗入土壤中,插入三公分左右,压实周围的土壤。插好后适当喷水,养在半阴处,保持通风,一段时间就能生根,一月后即可移植。
种植菊花10种方法?
分别是:
分株法:将其植株的根部全部挖出,按其萌发的蘖芽多少,根据需要以1—3 个芽为一窝分开,栽植在整好的花畦里或花盆中,浇足水,遮好荫,5—10 天即可成活。用这种方法繁殖的株苗,强壮,发育快,不变种。
扦插法:可分为芽插、枝插两种。
芽插:在菊花母株根旁,经常萌发出脚芽来,当叶片初出尚未展开时,作为插穗进行芽插,极易生根成活,且同分株法一样,生命力强,不易退化。
枝插:在4—5 月期间,可在母株上剪取有5—7 个叶片,约10 厘米长的枝条作插枝。将插枝下部的叶子取掉,只留上部的少部分2—3 片,插枝下端削平,扦插时不要用插枝直接往下插,可用细木棍或竹签扎好洞,然后再小心地将插枝插进去,以免刺伤插枝的切口处或外皮。插枝的入土深度,约为插枝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插好后压实培土,洒透水,在温度15—20℃的湿润条件下,15—20 天可生根成活。待幼苗长至3—5 个叶片时,即可移茵栽植在苗圃或花盆里。
嫁接法:人们通常多用根系发达,生长力强的青蒿、白蒿、黄蒿为砧木,把需要繁殖的菊花株苗作接穗,用劈接法嫁接。其劈接的方法是:先选好砧木和接穗,然后将砧木根据需要的高度处切掉,切面要平整,并在切面纵向切割;接穗下部入砧木处两侧各削一刀,使接穗成楔形,插入砧木纵切口处,但必须注意将接穗和砧木的外侧形成层对齐,劈接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此举,然后绑扎即可。一般一株上可接1—6 个或8 个接穗,要视砧木粗细来定。接好后要适当遮荫,以防接穗萎蔫而失败。待接穗成活后,切口已全部愈合好,才可取掉绑扎带,同时应抹去砧木上生长的小枝叶。
压条法:待菊花枝条较为老化后,可采取连续压条法或窒土培压的办法进行。先选好距离地面较近的健壮枝,除去土压部位的叶柄,并在此处稍破坏一部分表皮到木质部,以便结痂易在此处生根。待生根后,在叶腋间长出新枝10—15 厘米时,分离母株,若是连续压的也可各自分离,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株苗。再待一段时间后移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