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叶子有黄斑怎么办?
黄瓜霜霉病 - 导致叶子有黄斑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于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该病症状的表现与品种抗病性有关,感病品种如密刺类呈典型症状,病斑大,易连结成大块黄斑后迅速干枯;抗病品种如津研、津杂类叶色深绿型系列,病斑小,褪绿斑持续时间长,在叶面形成圆形或多角形黄褐色斑,扩展速度慢,病斑背面霉稀疏或很少,一般较前者迟落架7-12天。 防治方法: (1)要注意及时喷药保护和防治。预防时,在病害发生前,用霜飞25g+高产红50ml兑水30斤均匀喷雾。治疗方案:发病初期:霜飞30g+高产红50ml兑水30斤连喷2-3次,3天喷施1次,控制后改为预防。发病中后期:奇愈2号40g+霜飞25g+高产红50ml兑水30斤连喷2-3次,3天喷施1次,控制后改为预防。备注:奇愈2号可根据病害严重程度加减用药量。 (2)发病前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1.5亿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67克加水50升,每5~7天喷1次。药剂可选用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高科氟菌霜霉威12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黄瓜炭疽病 - 导致叶子有黄斑 黄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株皆可发病,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成叶染病,病斑近圆形,直径4---18毫米,灰褐色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蔓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株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后成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红色粘稠物,后期开裂。 防治方法: 1、低温高湿、通风透光不良、湿度97%以上、湿度22—27度左右,发病最盛,露地黄瓜易和细菌病害混发; 2、选泽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避免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3、农抗120(嘧啶核苷类抗菌素)150~200倍液喷雾;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200倍液;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平腐灵(果树用药)600倍液喷雾;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混合300倍液喷雾;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黄瓜在生长期间得了霜霉病,怎么治疗?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种植中常见病害。危害性大,传播速度极快。菜农明友注意观察,控治好温度、湿度。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出棚外。一旦上了霜霉病,应立即用药可用杜邦克露、拜耳银法利或烯酰玛碄交替喷雾。要细致周到。定能控制病害。
黄瓜霜霉病后期用什么药?
黄瓜霜霉病,又叫“跑马干”,可以说是黄瓜种植过程中(尤其是棚室保护地黄瓜)发病最广、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不论是苗期还是成株都深受其害,如果防治不及时,数天便可传染到全部植株,给农户带来严重减产,更严重者甚至绝收。
一、黄瓜霜霉病的诱发原因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情况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多发生在黄瓜开花结果后,它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和茎,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危害,病害菌主要通过气流、雨水和田间农事活动传播。该病具有发病广、爆发猛、传播快、流行性强、危害重的特点,防治不及时危害极其严重。
黄瓜霜霉病最适合的发病环境是15-25度的温度、85%以上的湿度。在温度高于28度或低于10度、湿度低于70%的环境下,发病比较少;当温度高于30度或低于5度、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下,基本不会发病。重茬种植地块、种植密度大的地块、低洼积水的地块、多雨潮湿的地块、田间通风透光差的地块、高温高湿的地块、早熟或晚熟品种、密刺类品种以及育苗早的地块,黄瓜霜霉病发病率高、病情危害重。
二、黄瓜霜霉病的病害表现霜霉病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也会危害茎蔓、花梗和卷须。在发病初期时,叶缘和叶背先出现多边形的水浸状病斑,病发中期时,叶背会逐渐产生灰白色的短绒毛物,湿度大时,叶缘和叶背会长出灰黑色霉层,病发后期时,病斑会扩大连片或破裂并变褐,叶片会发生逐步的退绿变黄、卷缩干枯且易碎,最终造成植株叶片全部死亡。苗期时染病,叶片上的病斑退绿变黄褐色,植株逐步枯死。
三、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1、优选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成熟期合理的品种种植,钝角斑类、小斑类、少斑类、瘤状物少类黄瓜品种在抗霜霉病害方面比较好。
2、浸种消毒
用50-55度左右的温水浸种20-25分钟后再进行催芽播种,能够有效杀死寄存在种子上的霜霉病有害菌。
3、科学种植
实行2-3年的轮茬倒作,采取高畦稀植、放宽行株距的方式栽种;育苗时可以适当延后育苗期(八九月育苗可以推迟到十月育苗),以避开病菌传播高峰期;定植移栽前,要加强低温练苗。这些都可以增强黄瓜秧苗的生理抗病力,减少霜霉病的危害。
4、加强田间管理
在施肥管理上,要施足基肥,并增施磷钾肥,可以增强黄瓜秧苗的长势和抗病性;
在浇水管理上,前期要控制浇水量,以小量多次、薄水勤浇为佳,开花结果后要浇足水,在保证土壤不缺水的情况下,使土壤保持湿润的状态,一定不可大水漫灌,而且浇水后要及时进行通风降湿,确保叶片上不留明水;
及时进行添加中耕松土,以促进黄瓜根系发育、植株健壮;
在生长中后期,要及时摘除植株上的黄老病叶,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环境;在黄瓜生长季结束后,要把田间的残枝败叶、病枝病叶等杂物及时清理出园进行焚烧或深埋,以切断病害菌传播源头。
5、叶面喷肥
在黄瓜生长期间,可以为黄瓜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如0.3%磷酸二氢钾、0.5%尿素溶液、壮蒂灵、新高脂膜等),使生长健壮的植株始终保持较强的抗病能力。
6、调控温湿度
对于棚室种植的黄瓜,棚室温度白天高温时可控制在25-30度、下午降到在20-25度、夜间可控制在10-20度,湿度以60-70%为宜。
7、闷棚熏棚杀菌
选择晴天高温闷棚,使秧苗上部生长点的温度快速升高到45度左右并保持2个小时,然后进行通风降温;在棚内发现病株或阴雨天气到来前,每亩棚可以用用0.5-1公斤的百菌清烟熏剂分散点燃,熏棚24小时后在第二天早上通风。霜霉病严重的地块,可以隔7-10天再重复进行一次。
8、药物防治
黄瓜霜霉病发病快、传播快,在田间发现病株后立即拔除清理,在田间发病株数超过5%时应当立即全地喷药防治,每隔7-10天用药1次,连喷2-3次,病情严重时可以缩短用药间隔期。常用药物有:700倍的75%百菌清、600倍的25%甲霜灵·锰锌、500倍的70%乙磷·锰锌、400倍的64%杀毒矾、500倍的50%福美双、300倍的20%苯霜灵、250倍的40%三乙磷酸铝、800倍的72.2%普力克水剂等。注意交替用药,以防抗性。
点击上方“关注” 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知识
黄瓜霜霉病有什么特效药剂?
您好,黄瓜霜霉病没有特效药,最好的办法是做好预防,可以用58%甲霜灵锰锌,70%锰锌.乙铝,64%恶霜锰锌,80%代森锰锌,69%锰锌.烯酰,60%氟吗.锰锌,72%霜脲.锰锌,70%丙森锌,加春雷霉素防治,以上药剂交替使用,5至7天防治一次,加入有机硅助剂效果好。推荐药剂,唑醚.代森联加烯酰吗啉加氢氧化铜防治。
霜霉病怎样彻底治疗?
(1)症状 霜霉病俗称黑毛病,是瓜类蔬菜生长中重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浸状黄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有灰黑色霉层。该病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重时,病斑连成片,使叶片变黄干枯、易破碎,病田植株一片枯黄,似火烧一样。
(2)发病条件 当气温在15~22℃、相对湿度大于83%时,易发病。叶面有水滴和水膜的时间达到2~6小时,病菌就极易侵染叶片,多雨、多雾、多露水天气易发病。
(3)防治方法 选抗病品种,选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栽培,施足底肥,特别是钾肥,结瓜期严禁大水漫灌,及时整枝、打杈,保持通风良好。对长势差的瓜秧喷叶面肥。霜霉病通过气流传播,发病迅速,打药必须及时,一般在发病前5天就要预防,常用药剂有: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50%甲霜磷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上述杀菌剂要交替使用,5~7天1次,连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