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和麦冬在治疗疾病上有哪些异同
天冬和麦冬能养肺阴,润肺燥,清肺热,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对于因发热引起的肠燥便秘,可加补液润肠通便。两种药的性质差不多,一起用。
但天冬味苦性寒,清火润燥作用强于麦冬,适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者。
麦冬微寒。其清火滋补虽弱,但也少油腻,且能清心除烦,专心安心,故可治心阴不足,心火亢盛之症。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应症
今天给大家分享麦冬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讲解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应症。如果你碰巧解决了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这个网站,现在就开始吧!
本文内容列表:1。麦冬的功能;2.麦冬和天冬的作用;3.很多中药都很像。天冬和麦冬的作用有什么区别?麦冬芦笋的作用属于不同的药材,那么麦冬有哪些作用呢?
补肾益肺是天冬的重要功效之一。天冬既能补肾阴,又能补肺阴,对肺阴不足、肺燥咳嗽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天冬能滋阴生津,所以在津液不足时服用天冬可能有效缓解症状。
芦笋是一种能益肺气的药材,所以可以用来辅助治疗咳喘。芦笋可以做成中药,然后煮成汤服用。
麦冬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养肺生津的作用。
麦冬属于养肺阴的一类药物,主要归肺经、脾经、肾经。麦冬可用于口干咳嗽、干咳无痰或咳痰困难的人,肺阴虚患者也可用麦冬泡水喝,可养肺阴。
麦冬还具有催眠、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尤其对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麦冬和天冬的功效都是常见的中药材,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它们泡水。
那么,天冬和麦冬有什么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为大家收集的麦冬和芦笋的功效。让我们来看看。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1.滋阴生津
对阴虚发热、肺燥咳嗽、劳咳、津伤口渴等有很好的疗效。
2.润肺清心
对心烦失眠,咽喉肿痛,内热口渴有很好的疗效。
3.润肠通便
芦笋对内热引起的便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尤其对阴虚有一定疗效。
4.抗菌消炎
芦笋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引起的各种咳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血链球菌、白喉、绿脓杆菌、炭疽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5.祛燥降火
芦笋对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失眠多梦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麦冬的功能与功效
1.麦冬的功能与功效
1.1.提高耐受力的作用:能提高小鼠对低压缺氧和缺血心肌缺氧的耐受力。
1.2.强心作用:增强离体蟾蜍心脏的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和冠脉流量。
1.3.抗心律失常:能对抗肾上腺素、氯化钡、乌头碱引起的心律失常。
1.4.解痉作用:对乙酰胆碱或氯化钡引起的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有拮抗作用。
1.5.镇静作用:对戊巴比妥钠催眠有协同作用,增强对氯丙嗪的镇静作用。
1.6.心肌保护:麦冬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1.7.降血糖作用:对糖尿病有降血糖作用,促进胰岛细胞恢复,增加肝糖原。
2.麦冬有哪些应用
2.1.麦冬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咽喉炎、热咳和咯血。
2.2.麦冬还用于治疗内热伤津、尿涩、女性津液不足、溢乳等症状。用于治疗肾阳虚胃阴虚,津液伤喉,口干口渴。
2.3.麦冬具有活血护神、养阴解郁的功效,用于治疗心阳虚、心烦失眠。
2.4.麦冬是养肺阴润肺燥的常用药,所以比较适合肺阴虚有燥有热者。
天冬的药用价值
滋阴润燥,清肺生津。
可用于肺燥、干咳、痰粘、腰膝酸软、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发热伤津、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1.治肺胃燥热,化痰止咳:天冬(去心)和麦冬(去心)平分。
熬两种药膏,炼白蜜,时不时用火烫咽下去。
2.对于肺痿咳嗽,吐白沫,心热咽干不渴者:将生芦笋用一升汁、一桶酒、一升糖浆、四颗紫菀捣碎,放入青铜器皿中,放入汤中煎至可成丸。
一天吃三片药。
3.治血虚、肺燥、皮裂、肺痿咳血脓:文竹无论新挖多少,都要洗净,去心去皮,细细捣烂,绞汁,用砂锅文火熬成糊状。
取一两勺空心温酒。
4.治肺结核:远志15克,百部15克,地骨皮10克,麦冬9克,耳根30克。
炖还是炖。
5.治吐血咯血,天冬(水泡,去心)一两,甘草(炒),杏仁(去皮,尖,炒),川贝(去心,炒),茯苓(去皮),阿胶(碾碎,用蛤粉炒成珠)各一半。
上面是细粉,蜜丸大如弹珠。
吃一粒咽口水,一天一夜可以吃十粒。
6.治女子气喘,手足心烦,骨蒸汗出,口干引饮,面部浮肿:芦笋十二两,麦冬八两,地黄三斤(取汁为膏)。
前两种口味是最后一种,膏体和药丸有五子那么大。
每次50粒,煎服逍遥散,送服。
逍遥散里去掉了甘草,加入了人参。
7.治百日咳:天冬、麦冬各15g,百部9g,瓜蒌6g,橙子6g。
煎服两次,1-3岁每次服3次;4 ~ 6岁,每次服2次;7 ~ 10岁吃一次。
8.治疗肾脓肿真阴虚证:天冬、生地、知母、黄柏。
将四种成分一起煎三次,去渣,用玄武胶倒糊。
9.治诸虚,温五脏:天冬、熟地、茯苓均分。
上面是细粉,炼出来的蜂蜜大如弹珠。
每次服一粒,用温酒送服。
10.治心烦:天冬、麦冬各15克,水柳9克。
用水煎服。
猜猜你喜欢什么:
1.麦门冬汤的功效与作用
2.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食用方法
3.麦冬的功效与搭配
4.天冬的功效与作用。芦笋和麦冬是两种中药,功效也不同。
芦笋既能补肾阴,又能补肺阴。
能缓解患者肺阴虚、肺燥咳嗽的症状。此外,它还能滋阴生津,所以在津液不足时服用芦笋可以缓解症状。
芦笋是女性子宫出血和怀孕后负荷过重出血的良药。
麦冬具有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抑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麦冬也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但麦冬主要针对脾胃虚寒、口干舌燥等干咳症状。
麦冬微寒,清火养阴的力度虽弱,但也少油腻,而芦笋苦寒,清火润燥的力度比麦冬强。
麦冬能清心、宁心、安神,常用于治疗焦虑、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等。
芦笋能滋补肾阴,降虚火,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火旺潮热、口渴等症。
麦冬和天冬的共同功效是养肺阴、润肺燥、清肺热、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润肠通便。
芦笋和麦冬的品种不同。芦笋属于百合科,麦冬属于百合科,沿街草属于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它们的根也不一样,果实和叶子的颈部也不一样。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效果不一样。芦笋以养阴润燥、清肺生津为主,麦冬以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为主。这是两种不同的中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盲目使用。
芦笋味甘、苦、寒。麦冬味甘,微苦,微寒。
芦笋入肺经、肾经;麦冬入肺经、胃经、心经,与归经不同。
疗效上,天冬滋阴润燥,清肺生津;麦冬也有同样的功效,麦冬也有清热的功效。麦冬可用于治疗心烦失眠,独具特色。
这两种药物都有治疗肺燥干咳的作用,表现为干咳、痰少、粘痰、难咳出。两者也可用于治疗口渴、肠燥、便秘,但麦冬因入心,可养心,治疗心烦失眠。
关于麦冬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绍就到此为止吧。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网站的内容。别忘了搜索更多关于麦冬的功效和作用及其适应症的信息。
天冬和麦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芦笋(天冬)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美容养颜。《本草纲目》上说,芦笋煮之,使身体光滑,有光泽,干净,除了身体上一切邪气、杂质之病。用芦笋外敷可以起到黑脸变白的作用。食物的取法也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用十斤芦笋,最后捣碎,用蜂蜜染色。每次你拿走一平方英寸。晒干的芦笋,用蜂蜜捣碎,制成药丸。每天洗脸。一个月后,你的皮肤会变得白嫩(生肌总录)。
麦冬也可以用来美容,但多是口服,面膜很少。如果是,少量作为辅料添加。如:抗皱美容敷料
主要成分:当归、丹参、麦冬、人参、三七等。
适合人群:适合任何肤质,肤色灰暗,脸上有斑点,皮肤松弛粗糙的人群,尤其适合基础护肤保养。
用法用量:取适量药粉加入蜂蜜或鸡蛋(油性皮肤只能加水),调成糊状,用面膜刷均匀涂抹于面部,15-20分钟后洗掉。一周两次,每次一双。
功能描述:滋养肌肤,保湿抗皱,美白淡斑,令肌肤光滑有弹性。
注意:使用前请在手腕内侧做过敏测试,十几分钟后无过敏反应即可使用。鉴于每个人的肤质和环境不同,使用前最好咨询一下,确认是否适合。
...党参、麦冬、黄芪、甘草是什么方子主要用于
这个方子是用来养心补血润肺的。生地黄要医生诊断你虚火,生地黄可以清热凉血,补血填精。当归,活血补血。丹参,活血养心。远志和五味沟通心肾,养心安神,敛肺。甘松和降香,健脾益气。赤芍,清肝。两个冬天滋养了肺和心脏。党参和黄芪,补气健脾和肺。甘草。和中草药。
这是一个经典方子,天王补心丹的加减方子。主要用于治疗心阴不足型失眠。
医生给你开这个方子原则上是正确的,但是我不知道你的体质和你现在用量的比例。
心房虚应是心阴不足,二冬用丹参,颈椎脾运化不足,故用甘松、黄芪、党参,以祛香。本来你这两个问题的根源就在肾,再加上久病,就更伤肾了。
所以先补肾精,心脾肺一起补才是根本。
对了,上面的药方和你的症状基本都是对症的。
但是如果长期服用,就会得你所描述的胸胁两侧酸痛。
解决方案
胸胁两侧的酸痛,应该是脉和脉的损伤,腿的酸软是气和阳的不足。
长期以来,病在阴,病在阳,病在阳,病在阴。
一个简单的区分阴阳的方法,就是偏爱冷水还是热水,冷阴热阳。阴阳交错,或内热外冷,或内冷外热,并不明显。
我猜你应该是阴阳两虚,也就是既怕冷又怕热。
因为久病,阴伤阳多,阳伤阴多,久而久之,阴阳俱伤。
所以天王补心丹还是要加味,但要加补心脾肾阳的精要,如补心阳、桂枝甘草、补脾阳生姜甘草、温肾阳、巴戟天、补骨脂。
对了,你的胸闷、胸痹症状是心肾阴阳两虚,肾水上不下所致。原方中加入巴戟天、桂枝和生姜。腿酸疼,胸胁部酸疼。就是因为气不足,不能养脉。疼的话还得疏肝,加白芍柴胡。
这已经够清楚了。请把它给医生看看,让他换个处方。
我在这里指定一个基本方供参考当归30 g生地黄15g生地黄30g丹参15g远志5g五香5g降香3g甘松3g党参15g麦冬30g黄芪15g甘草5g玄参15g黄精15g白芍10g炒白术30g山药30g银杏30g枸杞子30g黄精30g巴戟天3g补骨脂3g山茱萸15g生姜15克,三大块
桂枝一克
上火吃此药,腹胀者加炒黄柏一克,车前子五克,陈皮、砂仁随证加减
这个方子有点多,但是心脾肾可以相辅相成,阴可以扶阳,滋养奇经八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