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通窑是什么年代的?

闽通窑是什么年代的?
最佳回答
七年觐汐
推荐于:
最佳回答

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明代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论》中,载“建窑器出福建,其碗盏多撇口,色黑而滋润,有黄兔斑、滴珠大着为真。”建窑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遗址坐落在今福建的建阳市东北境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该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烧制的有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宋代烧制的黑釉瓷最为出名。

创 烧 时 期

从早期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在芦花坪窑址堆积的第三层发现的最早一批瓷器残片是青黄釉瓷,被黑釉瓷和清釉瓷所叠压,除同出一些托座、釉陶器和陶器外,再也没有夹杂其他遗物。而这批黄釉器的时代特征都非常鲜明,釉色青中泛黄,内外施釉、底腹无釉釉层薄,呈细小开片,大多已经脱落。胎质粗而松,且较轻,作灰色,瓷化程度较差,内外无纹饰,有的外腹壁压印五条凹凸纹,或内腹壁凸起五条线,有到口沿和不到口沿的五种,呈圆口或做花瓣口。烧造方法为托座支撑叠烧,亦支烧。

这些器物的特征与建瓯县唐宋墓葬出土的青黄釉瓷,无论是形制、釉色还是胎质都十分相似。在1991-1992年发掘的建阳县阉尾山遗址出土的青黄釉瓷的器形也与福建省地区发现的晚唐墓葬中的青花釉瓷相似。

繁 荣 时 期

到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新起,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饮茶、斗茶渐渐的成为了人们竞相追求的社会风尚,人们不但品茶而且评论瓷器茶具。宋代的审美受到了理学和儒学的影响,偏向于雅致,质朴,这一时期建窑生产的建盏色泽沉静而不沉闷,利用釉色本身在烧成过程中的变化,自然天成,安静的色泽折射出深邃的意境,体现了禅宗的精神,深受宋代文人甚至统治者的喜爱。在北宋后期时还烧制了为宫廷斗茶使用的黑釉盏,并于器底刻'进盏'、'供御'字样。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