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竹子特点?

郑板桥的竹子特点?
最佳回答
西城余忆
推荐于:
最佳回答

郑燮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年间进士,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突出,自成家法,体貌舒朗,风格劲峭。

郑板桥的竹风韵超然,不管风吹雨打还是严寒烈日,都是身板挺直,青青郁郁。竹子“虚心”,不论山野巨竹还是房前青枝,都是空心如一,从不妄自尊大,竹子有“节”,经得起磨难不变“节”,竹子的风格与郑板桥的脾性契合,物我交融。


萝莉教头
回答于:

郑板桥笔下的竹子,是一种骨气的象征,更是一种人格的写真。特点是画作中的竹子是高低不一的,但是却错落有致,视觉上便给人一种层次感,竹叶翻动,清幽、高洁、雅致。

每一根竹子紧紧地扎根土地,像是有生命一般,分为生动,给人一种傲气风骨的俊逸之感。

再从细节处来看,层层竹节与片片竹叶,仿佛有神韵一般,生机勃勃。


软果儿
回答于:

郑板桥画笔下的竹,用笔遒劲圆润,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妙趣横生,竹兀傲清劲,特点别具一格,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郑板桥的画多以水墨写意,极少设色。他曾说过“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所画的竹子体貌疏朗、笔力瘦劲,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风格,时称“郑竹”。


有点点萌
回答于:

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他一生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作诗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心中之作”、“手中之竹”的理论,是对自然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创造师承自然,而有高于自然的境界。

他的墨竹图,嫩竹老竹,泼墨有香有淡,新、老、前、后,层次清基,既互相交叉,又各独立,极富立体感,是一幅优秀的作品。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