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非洲猪瘟后,被烧的猪与其他猪圈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非洲猪瘟爆发后,所有仍在原猪圈打针治疗的养猪场,基本都以清场告终。
非洲猪瘟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接触会致病,不接触不会致病。因此,紧急切断首例病例的传播途径非常重要。
在非常时期,尤其是母猪出现发热、厌食、呕吐症状时,不管是不是非洲猪瘟,都要把染病的猪隔离到病猪圈单独治疗,不管猪能不能治愈,至少不能扩大污染面积。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为5-19天,如果20天后猪群中没有新病例,它们就会存活。
2.合理安排围护结构,分组
非洲猪瘟一般从母猪开始,突然发病,想吐或吐出黄色胃内容物,体温40℃~ 41.5℃;
肌肉注射后,部分猪的针孔尚未凝固,但并未止血。2 ~ 7天后,耳朵发红或发紫,体温开始下降(如果使用退烧药,第二天体温会下降)。2-3天后开始抽血,他在2天内死亡。
从生产实践来看,至少有60%的病猪场在母猪死亡后仍能存活。
然而,在混合规模的养猪场,往往每隔三到五天就会有几头猪死亡,最终在两个月左右全部死亡。但在严格的生物安全保障下,大小养猪场一般都能保留相对较多的存活仔猪。
3.提高育婴室的温度
非洲猪瘟母猪淘汰后,一般有几天到十几天的稳定期,然后育肥猪开始发病,耳朵、屁股相继发红,体温升高或降低,发病后2-3天开始死亡,第11天左右进入死亡高峰。
生产实践表明,有地暖或其他取暖设施的猪场,哺乳猪成活率较高,这可能与胸传、附猪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降低有关。
4.设置独立的饮用水加药系统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非洲猪瘟刚在养猪场发生的时候,一开始没有人敢被诊断为非洲猪瘟疫情。从猪发病到确诊的间隙,是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关键节点。
非洲猪瘟无特效药物治疗,但误诊病例因害怕药物浪费而放弃治疗,延误了许多可治愈疾病的最佳治疗期。
由于非洲猪瘟的特点,即使感染了非洲猪瘟,最初出现临床症状的猪也不多。如果有独立的饮用水加药系统,给猪适当加药不会增加太多成本,还能起到治疗性诊断的作用,可以大大减少因误诊而人为增加的死猪数量。
非洲猪瘟可在几公里内传染
非洲猪瘟可在4公里内传染。根据相关公开资料,非洲猪瘟急性死亡率高达100%,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最大有效传播距离在4公里以内。
猪瘟被埋在土里后,它的病菌能存活多久
猪瘟被埋了。埋在土壤里的东西正在发酵。发酵的同时,细菌和病毒在大量传播。正在自相残杀。有些肉又湿又油。总是半个月左右就完全腐蚀了。全部腐蚀干净,不超过两个月。很多人都见过死猪。蛆是通过苍蝇出生的。蛆吃光了肉,没有蛆了。
在这种情况下,最长时间为10天。到现在,古人都是把人处死,死后安息。根据人类文明。外国人发明了火葬。中国人火葬几十年了。现在外国人又发明了一个东西。死后冷冻,几百度。叫液氮,是冻死的。然后弄个机器把他拍成碎片,就完了。这些话听起来有点吓人。但是每个人都要走到这一步。
非洲猪瘟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疫苗或有效的药物治疗。一旦发生,就一定会死。
通常情况下,感染非洲猪瘟的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掩埋法、焚烧法、化学法、发酵法等。其中,土葬法是最常用的。
非洲猪瘟病毒生命力强,在不同环境中存活时间不同。它不怕低温,但一旦温度超过60度,基本就能被杀死。
那么,猪瘟病毒能在土壤中存活多久?数据显示,非洲猪瘟病毒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可长达80-100天。
想想看,多可怕!那么有人担心,被活埋的非洲猪瘟会不会污染土地,影响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源——地下水?
实际上,掩埋法不仅仅是简单的掩埋
1.驱病猪需要远离居民区,靠近饮用水源、养殖场等。
2.潜坑深度不得小于2.5m,坑底需用石灰消毒,厚度约5cm。病猪需要集中扑杀和掩埋。上层需覆盖一层厚厚的石灰,土层厚度不得小于1.5m
一般来说,死猪埋土里的细菌可以存活80到100天。但非洲猪瘟死猪无害化掩埋有要求:1。选址要求远离村庄、居民区、水产养殖厂、水源、交通要道,还要求地势低、透气性差、土壤粘稠。沉水坑深度不得小于7米,坑底铺5厘米厚石灰,病猪处死后掩埋。猪埋好后要覆盖一层厚厚的石灰,离地表不得低于1.5米,然后将土整平压实,以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按照这个要求,死猪埋土里的细菌是无法存活的。
距离非洲猪瘟养殖场20米的公猪不被感染安全吗?
不,它太靠近了,所以我们应该把它们隔离起来以起保护作用。瘟疫会通过空气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的重要成员,该病毒的某些特征与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相似。病毒颗粒直径175-215 nm,呈二十面体对称,有包膜。基因组是双链线性DNA,大小为170-190 kb。在猪中,非洲猪瘟病毒可以在几种类型的细胞质中复制,特别是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病毒可以在蜱体内繁殖,使其成为主要传播媒介。
从染病猪的血液、组织液、内脏等排泄物中均可确认病毒。血液中的病毒在低温暗室中可以存活六年,在室温下可以存活数周。感染的血液在55℃加热30分钟或60℃加热10分钟,病毒就会被破坏,很多脂肪溶剂和消毒剂都可以破坏。
流行病学
流行病史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一种古老的病毒,1921年首次在非洲肯雅发现,至今已有约100年的历史。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在家猪和野猪中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中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82]
易感染的动物
猪和野猪都是这种病毒的天然易感者,各种不同年龄的猪同样易感。1921年,蒙哥马利试图对白鼠、豚鼠、兔子、猫、狗、山羊、绵羊、牛和马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