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高良姜治胃病一次用多少 高良姜10g香附10g之妙用

香附6克,高粱15克可以用来治胃病吗?

傅亮药丸。【药品名称】万

[处方]高良姜500克,香附500克(醋制)。

【方药解析】方中高良姜温中、暖胃、散寒止痛,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君臣合一。一个是散寒凝滞,一个是行气解郁,使寒气顺利化气,疼痛停止,从而起到暖胃理气的作用。

【主治】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胃脘痛吞酸,胸脘痞满。

[制备方法]将上述两种成分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合均匀,加水,干燥。

【剂型规格】水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两次。

【质量控制】

1.本品为棕色至棕褐色水丸;气味微香微辣。

2.山姜和香附的显微鉴别。高良姜的薄层色谱鉴别。

3.应符合丸剂的相关规定。

【禁忌】忌风寒感冒。不适用于阴虚津亏、出血肝郁有火、胃阴不足、舌红等胃痛患者。

【现代研究】主要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

【方哥】良附丸用高良姜,香附也用疏肝理气,温胃理气去寒凝,腹胀满痛。

【贮藏】密封,置于阴凉处。

香附高良姜治胃病一次用多少 高良姜10g香附10g之妙用

中药治疗胃病有效吗?

中药治疗慢性胃病有效吗?

非常有效。把脉后要咨询老中医开药,可以买补中益气丸、藿香正气丸等。

什么时候喝中药最好,什么时候喝治疗胃病的中药最好?

什么时候喝治疗胃病的中药最好?

维持一定的体内药物浓度,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是合理使用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用量大,灵活多变。如何掌握各种具体药方的服用时间和次数,要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患者的要求以及人的饮食起居规律来确定。举一个原理为例。1.大多数中药每天服用两到三剂。比如第一次煎药和第二次煎药合在一起,分两次服用。这种专利药一天吃三次,等等。但为了避免食物的影响,通常以空腹或半空腹服用为宜。生脉散、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补益类药物宜在饭前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饭前服用抗酸止痛的吴蓓粉和魏兵粉,可以直接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一些恶心的祛痰药,如桔梗、远志、紫菀等。,含有植物糖苷,必须饭前服用* * *胃黏膜,反射性增加支气管分泌,有祛痰作用。2.健胃消食药,如健脾丸、保和丸、香砂济世丸、神曲等。能在饭后与食物充分接触,起到促进消化、化解积食、消除胀气的作用;对胃* * *的药物,如黄连素片、黄连甘阳丸等,宜饭后服用,以免* * *胃黏膜引起胃腔不适。3.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调整服药的时间和次数。如治疗心绞痛的苏冰滴丸和冠心苏合丸,除早晚各一次外,心绞痛发作时可随时服用一次。泻药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宜分2 ~ 3次服用,先服后服,无大便时再继续服用;银翘散可以一天服用两次,一天四次,在患者高烧开始时,每两小时服用一次。4、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掌握用药。如睡前服用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有助于安神助眠;应及时服用回逆汤、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等急救药物。石枣汤等驱虫药早晨空腹服用,可避免夜间频繁起床小便的困扰。5、根据患者的具体生理状况和体质特点用药。若用补肾固冲丸治疗习惯性流产,孕前2个月每日3次,孕后用泰山盘石保胎。为了适应孕妇的生理特点,避免对胎儿的过度伤害,应每隔3 ~ 5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3 ~ 4个月。第二,具体吃药时间要看病情和不同的处方。一般规律如下:1。进补药物宜在早餐前30 ~ 60分钟,晚上睡前30分钟左右空腹服用一次,以利于吸收。治疗慢性病的中成药(各种膏、丸、散、片、丸、露、药酒、冲剂)必须定时服用,以保持体内相对稳定的药物浓度。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 * *作用。4镇静剂和驱虫药应在睡前30分钟空腹服用。5伤风感冒的辛温散寒药要趁热服用。服用后要上床躺下,盖好被子,盖到全身微微出汗为止(不要盖到汗如雨下)。治疗疟疾的药物应在常规发病前2小时服用,有利于杀灭疟原虫,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7急性病危急时,随时服用,使之有力猛烈。8特殊药物应遵医嘱在特定时间服用。例如,如果纪明粉要求在黎明前空腹服用,效果最好。对于非特殊疾病,用药时间一般安排在饭后两小时。10药酒每日可服3 ~ 4次。至于喝多少,可以根据个人感觉拿。不要喝醉,否则呕吐会伤元气,得不偿失。滋补健胃药物宜在饭前服用,可增加药物的吸收率。12辛辣药物宜饭后服用,可防止胃黏膜吸收缓慢。女性应在月经前几天开始服用经期药物。14胸膈以上疾病患者宜饭后服用,胸膈以下疾病患者宜饭前服用。第三,注意用药。1病在上身,宜慢饮勤饮;下半身有病的要一次服完;如果是呕吐的患者或婴儿,宜分几次服用(小口)。外感风寒证用的辛、温、表药宜趁热服用,高热、口渴、冷饮者用的退热药宜稍凉后服用。对于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应该给予特殊治疗。比如热证反为真热证、假寒证,感冒药必须热服;寒证代替燥热寒假热证需要热药和防寒服。4抢救药物中毒时,宜带防寒服。四种中成药口服,一般用开水冲服,但为了提高疗效,有很多服用方法:1。给他们送酒...> & gt

有什么好的治疗胃病的中药方剂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疼痛,或恶心、呕吐、嗳气、嘈杂、泛酸。凡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消肿、解郁消痞功能的中成药,均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防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有:

(1)保和丸主要成分为神曲、山楂、法半夏、陈皮、连翘和莱菔子。

功能:促进消化,和胃健脾。

主治:食滞胃脘所致的厌食、腹胀、泛酸、嗳气等症。

(2)越鞠丸主要成分:香附、川芎、栀子、苍术、神曲。

功能:理气解郁,消胀气。

主治:胸闷、脘腹胀满、嗳气吞酸。

(3)香砂六君子丸主要成分: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和陈皮。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腹胀、呕吐、腹泻。

(4)香砂养胃丸主要成分:砂仁、木香、白术、茯苓、枳实、豆蔻、厚朴、香附、陈皮、半夏、甘草和藿香。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解郁。

主治:厌食、乏力、胃痛、腹胀、嗳气、反酸。

(5)舒肝丸主要成分:柴胡、厚朴、川芎、香附、枳壳、沉香、砂仁、木香。

功能: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主治:双侧疼痛、腹胀、嗳气、恶心。

(6)气滞胃痛颗粒

主要成分:柴胡、枳壳、甘草、香附等。

功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满、胃脘痛等。

(7)傅亮丸

主要成分:高良姜和香附。

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中焦虚寒所致的上腹部冷痛,喜温热者。

(8)温胃舒胶囊

主要成分: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能:扶正固本,温补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温土。

主治: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脘冷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等症。

(9)阴虚胃痛颗粒

主要成分:北沙参、麦冬、川楝子、甘草等。

(8)温胃舒胶囊

主要成分: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能:扶正培本,温补养胃,行气止痛消化道炎症及溃疡防治沙龙系列186题功能:滋阴益胃,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上腹部隐痛灼热、口干舌燥、纳差干呕等症。

(10)养胃舒颗粒

主要成分:党参、黄精、党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功能:扶正培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食。

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灼热、手足发热、口干口苦、厌食等慢性胃炎引起的症状。

(11)胃乃安胶囊

主要成分:黄芪、三七、人工牛黄和珍珠粉。

功能:益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适应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12)胃康灵胶囊

主要成分: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药。

功能:柔肝和胃,化瘀止血,止痛,去腐生肌。

适应症:适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

(13)三九胃泰

主要成分:三苦、九里香、白芍和木香。

功能:消炎止痛,理气健脾。

适应症: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胃炎。

(14)猴头菇切片

主要成分:猴头菇。

功能:消炎止痛。

适应症: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

此外,还有中成药如苏伟颗粒、疏肝和胃丸、木香顺气丸、补中益气丸等。对于本病的治疗,应根据其证候选择和应用。...& gt& gt

治疗胃病西医好还是中医好?

胃病重在调养,用中药慢慢调理比较好~从小脾胃不好,去一光看老中医。喝了一年中药,慢慢开始好转

治疗胃病的中草药为10分

俗话说,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在三分的基础上还要七分治。

首先要避免辛辣硬食和对胃有害的药物。事实上,我们应该注意治疗口腔和咽喉的慢性感染,以防止它们感染胃。

少量进食,忌食机械化学食物和生冷食物。

如果要根据具体症状安排饮食,比如胃酸过多,就要忌食鸡汤等浓缩鲜汤、酸性食物、大量蛋白质,避免胃酸分泌增加。胃酸过少的人需要多吃这些食物,

胃痛吃什么中药好

元胡止痛片、香砂养胃丸、气滞胃痛颗粒等药物可以治疗胃痛。中药中,延胡索和川楝子都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中药高良姜和香附不能同煮改善阳虚症状吗

高良姜主要用于治疗胃寒,香附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但两种中药都不能解决阳虚症状。只有从肾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阳虚衰的症状。可以服用桂附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其中主附子不仅通十二经脉,还能补益全身阳气。只要吃一两盒,身体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善。

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可以吃高良姜、香附吗?

一般来说,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薄,粘膜基底增厚,或幽门腺和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高良姜、香附主要用于暖胃止痛,可以饮用。但是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