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身体有副作用吗?有什么副作用?
对于中药是否有副作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副作用是什么?
副作用的定义是指在治疗剂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因此,事实上,有时副作用和治疗效果可以相互转化。当一种药物的某种作用作为治疗目的时,其他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就成了副作用。
与西药相比,中药的成分往往更复杂,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当使用其中一种药理作用时,其他作用就变成了副作用。一般来说副作用比较轻微,大部分可以恢复。当然,我这里说的副作用,可能比人们常说的副作用更狭义,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的副作用可能更笼统。
俗话说药有三毒,但不代表中药没有副作用。其实中医里面有很多毒副作用很强的药物,所以如果你真的需要治病,而自己又不太了解的话,就不要真的去山野挖几个药用植物就开始自己治病了,更何况治病是需要辨证的,中药有时候也是需要炮制后才能用的。
中医药国家大力推动发展,也纷纷通过中医药相关法律。但是,近年来对中药无毒的过度宣传,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很多影响。说到中草药,大多数人认为是天然药物,无毒无害,绿色医疗。但是中药确实有副作用。因为中草药起作用的,也是这些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作用于人体,也是经过肝肾代谢的。所以肯定有副作用。
老祖宗不否认中药的毒副作用事实上,几千年来,中医不仅不否认中草药的毒性,而且对中草药的副作用和毒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中医也规定了十八般对立和十九怕,怀孕禁忌,儿童和老人用药禁忌。在我国药典中,毒性中草药分为三类,分别标注为小毒性、中毒性和大毒性,部分药物还标注了其肾毒性和肝毒性,并规定了用药注意事项。
近年来有较大影响的中药毒副作用1。1990-1992年比利时减肥中药中毒事件(自卫)
2.
在这些事件中,中药的副作用给人们带来了血的教训!
是三分毒中药不能乱用很多人喝茶泡西洋参,粥里放枸杞,炖汤里放点当归黄芪。然而,专家表示,尽管这些补充剂副作用很小,但如果不加选择或大量食用,对健康不利。
有些人热衷于追求各种偏方。曾经看过一个银屑病患者,用苍耳的子叶煮水外洗治疗皮肤病。结果病没治好,结果得了慢性肾病肾炎。
中药也有毒有些中药毒性很大,比如乌头、雷公藤、曼陀罗花等。使用不当或过量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中药乌头含有乌头碱,有毒。使用时必须经过炮制以降低其毒性,作为方剂使用时要与其他药物配伍以限制其毒性。另外,长期煎服能有效降低其毒性,发挥其治疗作用。
据报道,中医中有132种剧毒草药和911种慢毒草药。所以要注意中药的应用。
中药也有副作用过去由于中药检测技术的限制,人们对一些中药的副作用认识不清,似是而非。所以人们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导致中药被滥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很多人认为中药性质温和,无毒副作用,治病,运动无病。随着先进检测技术的采用和中药有效成分的鉴定,发现一些中药在使用中确实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副作用。
中药木通木通会损害肾功能;甘草和西药洋地黄可引起洋地黄的累积中毒反应。黄连中含有黄连素,葡萄糖六磷酸酶缺乏的人会出现溶血性黄疸(无此病的人不会出现溶血反应)。
还有一些居民不懂辨证,乱吃中药。有些西医不懂中医,给病人开中药和中成药。如果不按照中医的理论,没有问题才奇怪。
不要相信虚假宣传不要相信纯天然、纯植物等药品宣传,不要认为所有的中草药都没有毒副作用。中草药需要经过炮制才能使用,所以不存在所谓的纯天然药物。单味中药有毒,复方可以规避毒性风险。中医讲究君、臣、佐、使,即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温馨提醒:开中药,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中医院。不要盲目相信偏方、偏方,不要去不正规的小诊所看病。
中医讲的是给人开药方,而不是给病开药方。需要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一定要定期随访,注意换方。他们绝不能一年只吃一种药。
中药多为植物性材料,比西药化学物质好很多
我们都知道西药成分明确,作用机制明确,一些与用药相关的副作用一般都是明确的,并写进了药品说明书。虽然因人而异,但服用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是可以预见的,大多都有明确的解决方法,并努力寻找纠正的方法。比如我们吃感冒药后都很困,青霉素需要皮试,阳性就不能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成分复杂。虽然近年来发现并阐明了一些中药的毒副作用,但肝肾功能损害是目前吃中药最主要的副作用。比如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何首乌会造成肝损伤等等。但是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是和多种中药方剂一起服用,副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中药肯定有副作用,具体副作用要看谁用,用量,时间长短等等。即使已经发现有毒副作用,也不是绝对不能用,就像西药的副作用已经明确了,但是大家还在用。事实上,中药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大多与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有关。何首乌是最典型的例子。有的人为了延年益寿,长期黑发,造成肝中毒。总之,中药和西药的副作用要分两方面来对待。没有绝对安全的药,需要规范使用,对症使用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43万份,其中16.9%由中药引起;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占1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药共有83种毒性品种,其中大毒10种,剧毒42种,小毒31种。大毒类药物毒性大,治疗剂量与毒性剂量相近,容易引起中毒或死亡,应严格控制剂量。临床上常用的有毒中药有苦杏仁、川乌、草乌、水蛭、蜈蚣、土鳖虫、全蝎、苍耳子、马钱子、附子、蟾酥、罂粟壳、蒺藜、木鳖子、干漆。还有含朱砂、雄黄的中成药。朱砂主要含有硫化汞,雄黄主要含有硫化砷,容易在体内蓄积,对肝肾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所以含朱砂、雄黄的中成药不能长期服用,也不能过量服用。
下面易县药师为大家整理了容易造成肝肾损害的中药:肝毒性中药:白子菜、雷公藤、何首乌、黄药子、川楝子、艾叶、苍耳子。
肾毒性中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主要有青木香、青木香、防己、阿莎丽、朱砂根、威灵仙、马兜铃、萆薢、乌药、金耳环、山慈菇、杜衡。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很多,一般不能长期或过量服用。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更应谨慎。服药前,看药物中是否含有上述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其他中草药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益母草、大黄、斑蝥、草乌、细辛、苍耳子、苦楝、天花粉、牛膝、棉籽、巴豆、甘遂、朱砂、升汞等也可引起肾损伤。
中医博大精深,调和阴阳,维持人体功能平衡。缺什么就减什么,重在调理和预防,避免病毒入侵,加一道防火墙。
过去中医被打倒,现在被带上神坛。古人云,药三分毒。中药没有副作用。只能说毒副作用的大小。
无论是中成药还是西药,其作用的基础都是化学物质作用于生物,比如丹参中起药理作用的丹参酮,这些化学物质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中成药使用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长期或过量,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草药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草乌、北豆根等,过量可中毒。这里恐怕有人会反击说,西药长期大量服用不会中毒吗?我想说,当人们坚信中医毒副作用低的时候,这种对中医的轻视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伤害。
广东人对中药情有独钟,很多人认为中药药性温和,毒副作用小。曾经听肾内科的医生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因为牙痛,给中医开了一剂草药。吃了一个星期,她突然觉得不正常,小便也少了,来医院检查。结果是尿毒症,不可逆转。原来治牙痛的草药方中有一种是朱砂莲,里面含有马兜铃酸。还有一个女生,为了治疗脸上的痘痘,长期服用一种叫龙胆泻肝丸的药,导致急性肾损伤。
中药有副作用吗?
说到中医,很多人的印象是治病强身无病安全可靠,却不知道医学三分毒,中药也不是我们大众想象的那么安全无毒。古书《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这个毒指的是中医的偏见,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可见我们的祖先已经意识到中药有副作用。中药副作用的专业术语是中药不良反应。
近年来,患者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治疗便秘,患者出现砷中毒症状:皮肤黝黑、乏力、腹水;龙胆泻肝丸导致肾衰竭,严重的导致尿毒症。三七引起的肝损伤;何首乌导致肝损伤等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层出不穷。
如何避免或减少中药的副作用?1,在正规医院和诊所,不要轻易相信江湖医生。2.拒绝服用来源不明、非正规厂家、三无产品的中药。3.辨证用药。如果自己选择药物,要注意说明书中对症状的描述。如果无法判断,请向医生或药剂师求助。4、病停,病好了及时停用中药,不要长期服用中药。如需长期用药,请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服用。5、按说明书用法用量用药,不可增减剂量或疗程。6.如果服药期间出现不明原因的不适,应及时就医。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俗话说,药都有三毒,中药也是,有副作用。大多数中药都是联合使用的。如果使用得当,它们可以增强疗效或监督毒性。如果搭配不当,会降低疗效或产生副作用。概括为:相互需要,相互吸引,相互恐惧,相互杀戮,相互邪恶,等等。
中药的毒副作用如下:
1.半夏有毒,必须用生姜炮制。2.巴豆有毒,绿豆杀之;南星有毒,姜杀之。(自相残杀)
3瓜蒌为干姜之邪。(合用导致疗效下降)是一种配伍禁忌。
4.甘草。(合用引起的毒副作用)是一种配伍禁忌。
因此,医生要牢记十八反药歌、十九畏药歌,以及孕期用药禁忌(包括巴豆、芦荟、芫花、甘遂、大戟、瓜蒌、三棱、莪术、阿魏、干漆、水蛭、麝香、地龙、蜈蚣、穿山甲)。还有泻药,通淋利尿的药也要慎用)
5.中药中有些药物标注毒性小,请注意。
6.在学术交流中,有一例连翘引起过敏性皮肤病的报道;在我的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过乌蛇止痒丸引起固定性药疹的病例,等等。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还要注意中药引起的过敏性皮炎。
附:现代西药在说明书中也注明了详细的副作用,请注意。
以上供参考。
我有两个长期服用中药的病人。一个病人有脑音。他在省人民医院做过三次磁共振,显示脑萎缩。他在我这里吃了近两年的中药。这两年间,他感冒咳嗽三次,腰痛(腰椎间盘突出)发作一次,便秘发作一次。基本上他吃了3.5的药缓解了脑音,然后就一心一意治疗脑音了。一个是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他以前每年在中南医院住两次。来吃中药的时候血小板数20个单位,空腹血糖7.1,还出现头晕、腰酸、乏力、心慌等症状。服用中药3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他的空腹血糖为5.3。然后他服用了8个月,血小板计数达到95个单位,正常是100-300个单位。还做了体检,肝肾功能,心慌。
以上我说的并不是说中医没有副作用,主要是说中医看病最重要的是辩证调和阴阳。
青黛外敷有哪些不良反应
青黛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祛斑,清肝泻火,镇惊。无明显毒性,但药性偏凉,外用后应无不良反应。但是,有一个问题。青黛本身可以作为染料,所以如果外用的话,可能会导致皮肤被染色,而且由于青黛不溶于水,可能会导致长期染色。
青黛的功效与副作用
青黛,中药名马兰,主要用于热病、斑疹、呕血、咯血、咽喉肿痛、小儿惊风、疮毒、丹毒、蛇咬伤等。青黛还有其他功效吗?我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相关知识。青黛的效果。青黛可以抗癌,这是很多医生都知道的。青黛中含有靛玉红,对动物的移植性肿瘤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青黛能抵抗病原微生物,如炭疽杆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
3.中医认为,青黛味咸,性寒。肝经。能清热解毒,凉血安神。
4.青黛中的靛玉红,靛玉红治疗剂量可提高动物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靛玉红对异常增生的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有作用。
5.青黛还可治疗热病、斑疹、呕血、咯血、惊风、疮疡、丹毒、蛇咬伤等。但不是保健药品,请谨慎服用。
6.青黛需要口服,但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粉状服用。
青黛的副作用部分患者服用青黛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便溏等不良反应。靛玉红服用后主要产生胃肠道黏膜刺激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其次,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少数患者可能肝功能受损。脾胃虚寒者禁用。青黛的医学书籍中的记录。药性理论:解小儿疳积,消瘦,杀虫。
2.本草笔记:解毒。小儿丹热,且水服之。
3.开宝本草:主要用于缓解各种药物,小儿发热,惊风,癫痫发热,头痛及天上寒热,水煎服。也适用于热疮、恶肿、金疮、出血、蛇狗。
4.草药:清肝,止突注,消上膈痰火,驱疫头痛,收敛伤寒斑,水调。
5.纲要:祛暑烦、吐血、咯血、斑疮、外阴疮、杀虫。
6.本草:治中风,头风,胁痛,疔疮,痈,扑,头晕,咳嗽,久咳,呕吐,舌出血,疝气。
7.本冯静元:治疗温毒斑及产后腹泻。青黛的药用价值。伤寒红斑的治疗:青黛两块钱。水研究服。(生活综合症之书)
2.治妊娠伤寒,热抑阳明,极热致紫暗斑,脉数。如果不紧急治疗,胎儿很快就会死亡:真靛蓝,两毛半(捣碎汁),石膏,六毛,黄芩,焦栀子,。用水煎服。(重新整理流行的《伤寒论·青黛石膏汤》)
3.治吐血不限:青黛两块钱,新水调。(
4.治咯血:青黛一元,杏仁四十个(去皮去尖,黄明蜡炸至黄色,取出研末)。前两块磨的很均匀,但是加了一点蜡炸,融化,做成钱饼。每服用柿饼一个,中间掰碎,以饼入药,扎好,用湿纸包好,文火煨,取出来和糯米粥一起嚼。(《汉藏经》圣饼)
5.咳嗽、吐痰、面红鼻赤者:青黛(水蝇极细,晒干再研)四角,蛤粉三钱。两种口味的蜂蜜都是药丸,手指那么大。我躺在床上吃了三片药。(
6.肺经热痰治咳嗽:青黛、海石、瓜蒌、川贝。(
7.治小儿惊风癫痫:青黛,量水服。青黛的加工方法1。青黛:去除杂质,过滤。
了解青黛的用法和副作用
许多中药材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我们的健康。但是,有些人不知道青黛的用法,其实青黛有很多用途。我们来了解一下青黛的用法和副作用。
青黛的用法
青黛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我们在生活中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青黛。当然,青黛的不同用法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内服有两种:一种是研磨,一种是外用。另一种是外用:适量,干喷或调理。青黛的加工方法也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青黛:去杂过汁。第二种方法是飞青黛:除去杂质,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清水,混合研磨,再注入清水,轻轻搅拌,将细粉悬浮,倒入另一个容器中,沉淀后倒掉清水,再将沉淀的粉末倒入铺有白纸的筛子中,晾干,研磨。
青黛的副作用
部分患者服用青黛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便溏等不良反应。靛玉红服用后主要产生胃肠道黏膜刺激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其次,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少数患者可能肝功能受损。另外,青黛还有很多副作用,特别是我们脾胃虚寒的朋友。我们需要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不要经常服用青黛,否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脾胃健康。
通过我们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现在对青黛的服用方法和副作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青黛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当然,用法不同,功效和作用也不同,但服用青黛时要注意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