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从种植到收获需要多少次浇水?
您好,土豆从挖土到开花都是种植的。一般不浇水,都是蹲着的,特别是干的时候。
栽培专家在保水性能好的壤土地做过多次对比试验,控水下蹲的马铃薯比不蹲在水下的马铃薯增产20% ~ 25%。因为控水下蹲苗的根量相当于控水下蹲苗的2.5-3倍。马铃薯只有根系发达,才能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合成和积累更多的光合物质。马铃薯蹲苗可以防止无用生长消耗养分,形成短节、粗茎、厚叶、矮株,发育成壮苗,增强抗风雨、抗倒伏、抗虫害的能力。
马铃薯在开花初期浇水。
从第一次开花到茎叶停止生长期间,块茎生长量最大,植株需要大量水分。另一方面,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无机元素必须溶于水,才能被根系吸收。如果土壤缺水,无论有多少养分,植物都无法利用。通常情况下,土壤的持水量应保持在60% ~ 80%。此时,由于水分充足,马铃薯往往在中后期白长,消耗养分,倒伏,导致减产。因此,必须实施化学控制。马铃薯株高50 cm ~ 55 cm时,每亩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 g,施药后浇水4天,可获得明显的控高效果。在收获前10天左右停止浇水,可以提高土豆的品质,使其更耐储藏。
马铃薯施肥应该用什么肥料,要看生长阶段。栽培前期要给地块施足基肥,用农家肥或海洋微生物菌剂提高土壤肥力,这样后期长势会更旺盛。出苗后追肥每亩施尿素4公斤。开花后要施叶面肥,可以用磷酸二氢钾+油菜素内酯3000倍溶液海蚕窝粉,每周1次,连续3次。生长后期要补钾肥,科学追肥产量会更高。
一天给马铃薯浇几次水是合适的
根据土地的湿度给马铃薯浇水。如果干旱,就给它们浇水。
像土豆一样,不需要浇水。每3到5天给它们浇一次水。
马铃薯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时间浇水。
种植土豆时,只需要开始浇水,然后保持湿润。
给土豆浇水主要是为了观察土地的湿度。
只要土壤是湿的,就没有必要浇水。
土豆刚种完要隔天浇一次水,三天洗一次。
种土豆,浇水主要看土壤的湿润状态。
土豆根据土地湿度浇水,一般7天左右。种植马铃薯的方法。土地选择和整地
(1)选地:为了达到马铃薯的高产,选地很重要。尽量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其中沙地最适合马铃薯生长。
(2)整地:整地时尽量深挖,将土壤细化,然后施底肥。这样既能消灭田间杂草,又能有效预防病害,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之后需要挖沟做垄,一般80-90cm宽,25cm高。
2.选种播种
(1)选种:选择健壮无病的块茎作为种子,每块保证1-2个芽,单个块茎重量35-50克。种植前要催芽,置于13-15℃的散射光环境中,每隔2-3天翻一次,待芽长到0.5-1cm时切块。
(2)播种:连续3天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即可播种。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合理密植,早熟品种宜密植,晚熟品种宜稀植。株距15-20cm,直接将马铃薯块压入土中,然后覆土10-15cm。
3.田疃管理
(1)浇水:马铃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因此需要保证土壤的水分,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保证出苗。当块茎长到2-3厘米时,应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进行灌溉。
(2)施肥:苗期要施一些速效肥料,为幼苗打好生长基础。出苗半个月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工作,然后向土壤中撒入尿素和一些其他肥料;当马铃薯出现芽时,进行第二次中耕,然后撒一些复合肥和尿素。注意不要让茎直接接触化肥,以免灼伤茎。
(3)病害防治:马铃薯常见的病害有枯萎病和干腐病。选种时注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适当提前播种期。如发现真菌病,应及时使用专业药物进行治疗。
4.适时收获
(1)采收时间:早熟马铃薯一般在8月中下旬采收,中晚熟品种一般在9月中下旬采收。
(2)采收方法:采收前两周内停止浇水。在收获前一周左右,马铃薯田会进行机械切割或化学破坏,茎叶会被清理出地块。收获时挖深要合理,防止土豆丢失和破碎。
土豆发芽后应该倒多少水
土豆发芽后倒半杯水即可。
马铃薯(洋芋)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高产、抗病、优质、口感好的早熟或中早熟马铃薯品种。供出口的新鲜食品应具有良好的马铃薯形外观、浅芽和光滑的马铃薯皮。
土地选择和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肥性能好、保水排水、灌溉条件好、深松基础好的酸性岗地。前两年没种过土豆的地块,谷类茬最好,豆类茬次之,菜田最好的茬是葱、蒜、芹菜等。避免使用甜菜,向日葵,茄子,辣椒,卷心菜和其他土豆常见疾病的根茎。严禁选择前茬作物除草剂残留过长的地块。收到前一茬作物后,应及时进行整地,并实行耙垄连续作业。旋耕15厘米,翻前15-20厘米,深松35-40厘米。深松后将垄整平,垄底宽度80-90厘米,垄高25厘米。
马铃薯种子处理。催芽:选择合适品种的合格脱毒种薯。播种前15-20天出窖,置于13-15℃散射光下,铺2-3层,每2-3天翻一次,使种薯均匀受光,发芽旺盛。当芽长到0.5至1cm左右(机械播种0.5cm,人工播种1cm)时,即可切块。催芽时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霜冻,及时消灭病薯和烂薯。
1种薯切块:用70%酒精、3%来苏儿或0.5%高锰酸钾溶液对切块刀消毒5至10分钟,依次多用切块刀。播种前3至5天切段。顶芽的优点可以用于垂直扦插。比如种薯太大或长方形,就要从肚脐斜着切到顶部,最后垂直切顶部。要求每切1-2个健壮的芽孔,单个薯块重量为35-50克。
13。拌种:按种薯∶甲基硫菌灵∶滑石粉= 100∶0.1∶1的比例拌种,置于通风处1-2天,直至伤口愈合。
播种1。播期:当10厘米土层温度连续3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
1播种量:每亩120-150公斤种子。
13。密度: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合理密植。早熟品种要密植;晚熟品种应该稀植。平地起垄或打破原垄后起垄,垄距80-90厘米,单行栽培,株距15-20厘米,覆土厚度10-15厘米。每亩苗数4000 ~ 5000株。
受精。基肥:根据土壤肥力,结合春耕施腐熟农家肥2000-4000斤/亩。猪粪最好,其次是牛粪。施化肥30 ~ 50公斤,其中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比例为3.4比1比3。避免氯化钾。根据各地土壤中钙镁元素的情况,对严重缺乏的地块可以科学地多施钙镁肥。
1叶面肥: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如有脱肥症状,可在叶面喷施0.5%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2 ~ 3次,间隔5 ~ 7天。可以适当添加微量元素,不要喷扩张素等生长调节剂类化学物质。
水资源管理。原理:播种后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保证出苗;生长期和花期要有充足的水分;马铃薯生产前期,应适当控制水分,少浇水或不浇水;结薯期,即块茎长到2 ~ 3cm时,应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水;马铃薯生产后期和收获前,要控水,避免浇水,防止病害和烂薯。
1方式:喷灌和滴灌。
13。时间:苗期、现蕾期、花期、结薯期。如遇持续高温干旱,可分次进行灌溉。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0%至80%。注意排水。
中耕管理
⒈:田间管理的原则是先蹲后促,即出芽前尽量不浇水,防止地上长势过猛,出芽后浇水施肥,促进地下部分生长。为了保持土壤湿润,宜保持土地干燥湿润,收获前10天不要浇水,防止土豆烂在地里。如果发现植株有疯狂生长的趋势,可在萌芽期(4月下旬5月上旬)每亩喷施50 ~ 100克多效唑进行控制。出苗前一次,可提高地温,杀灭杂草;当嫩枝顶土时,进行一次深耕和浅土栽培;秧苗齐出后及时铲土,提高地温;第三次铲蹼,树初培土,有利于块茎膨大和多层块茎形成。马铃薯是中耕作物,马铃薯层主要分布在10至15cm的土层中,因此需要疏松的土壤环境。中耕除草要掌握头深、二浅、三刮面的原则。
⒉功能:防止马铃薯返青,控制杂草,提高品质,降低土壤温度。
你多久给土豆浇一次水?土豆一般两天左右浇一次水。种植马铃薯时,由于一般是在室外土壤中种植,每个地区的土壤、土质、空气湿度、光照等条件不同,具体浇水间隔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除了第一次出苗后两天浇水外。
2.浇水原理
在给土豆浇水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种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对水最重要、需求量最大的时期是在播种期和孕蕾开花期。这时候浇水要彻底,不留水,日常浇水保养要做到干透为止。
3。成熟期的水分控制在马铃薯长到一定大小并进入成熟期后,我们应该注意适当控制其水分摄入,尤其是当地下块茎基本成熟并正在积累蛋白质和淀粉等营养物质时。
4.预防措施
在马铃薯的整个浇水过程中,水要在马铃薯根系分布的土层中均匀充分地进攻,使土壤的耕作层长期处于微湿状态,要掌握小水慢灌的原则,不能用大水漫灌, 以免造成一半土壤结块,影响作物生长
播种后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保证出苗; 生长期和花期要有充足的水分;马铃薯生产前期,应适当控制水分,少浇水或不浇水;结薯期,即块茎长到2~3cm时,应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水;马铃薯生产后期和收获前,要控水,避免浇水,防止病害和烂薯。
扩展信息:
1。生长周期: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也是周期性的,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成熟块茎经历一段时间。
②播种后依靠自身营养生根发芽长成幼苗,即自养阶段。
③出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质,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元素,形成完整的植物生长系统,直至开花达到植物的最大繁茂程度,即异养阶段。
④开花后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块茎迅速膨大,积累养分直至成熟,即块茎形成阶段。
第二,成长条件
①.温度:喜欢冷凉,不耐高温。生长期日平均温度为17℃~21℃。
②.光照:光照强度高,叶片光合强度高,块茎形成早,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高。
③.水分:马铃薯的蒸腾系数在400-600之间。如果总降雨量在400-500mm之间,且在生长季内分布均匀,就可以满足马铃薯的需水量。
④土壤:植物对土壤要求非常严格,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透气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最为适宜,尤其是孔隙度大、透气性好的土壤更能满足根系发育和块茎生长的需氧量。
⑤.营养: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需要十多种营养元素,对肥料三要素的需求是钾最多,其次是氮和磷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