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是表示自己,古时候年轻妇女多称呼自己为“妾身”,这个“妾”,就是“妾身”的意思,表示说话女子自己
“臣”是表示身份的地位的,古时候主要阶层大致是“君”“臣”“民”,“君”自然就是独一无二的皇帝;“臣”,则是指有官职在身的人或者原有官职现致仕(就是退休)的人,注意,是官职,是九品制九品之内的,吏,是排除在外的;“民”,就是指农工商从业者了,那些吏也算在民内。只有“臣”这个阶层的人面见君主,才可以称“臣”,例如“臣惶恐”、“罪臣该死”、“臣遵旨”……等等
所以“臣妾”的意思不是“臣子的妻妾”,而是“作为臣子的妾身”的意思。
而且“臣妾”也不是随便用的,皇帝的后妃,登记在册,都是有品级的,什么“贵妃”、“嫔妃”、“才人”……等等,都是官阶等级,所以,她们可以称呼自己为“臣妾”,因为她们有品级,是“臣”。唐宋时期的贵妃仅次于皇后,爵位正一品,皇后自然是超品,但也归皇帝管,所以也要称“臣妾”。
而大臣的妻子称“臣妾”是有规定的,必须是有诰命在身。“诰命”就是皇帝或者后宫之主,一般是太后、皇后什么的给予大臣妻子的荣誉,也是有品级的。“封妻荫子”中的“封妻”就是指给妻子挣一个“诰命”头衔,对于不能做官的古代女性来说,有品级的“诰命”是最大的荣誉。而没有“诰命”的大臣的妻子,只能自称“民女”而不能称“臣妾”。
只不过一般四品官以上皇帝大多会意思的给正妻一个七品诰命,所以可以自称“臣妾”的”“诰命夫人”还有不少的
皇室简称?
帝王是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一些专用的名号与称谓,别人不得冒充。商:王
周王:天子
秦王:始皇帝
皇帝自称:联、寡人、孤、予一人等。
臣下对皇帝的称呼:陛下,上,今上,皇上,人主,万岁,万岁爷,县官,大家,天家,官家等。
对于刚刚故世的还未有谥号的皇帝,通常称为“大行”等。
后宫称谓
1、后、帝王的正妻。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
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
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
的专称。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
2、皇后:皇帝正妻的称呼,始于秦朝。历代相袭。
3、王后:国王的正妻。
4、皇孋:皇后的别称。《后汉书。皇后纪赞》:“祁祁皇孋,言观贞淑。”
5、元妃、元嫡:国君或诸侯元配夫人的称号。《左传》隐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