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4500株株距是多少 行距60公分株距23公分一亩多少株

玉米株距对照表

玉米种植行距一般为60厘米,株距32厘米时,每亩种植3500株;株距28厘米时,每亩种植4000株;株距25厘米时,每亩种植4500株;株距22厘米时,每亩种植5000株。此外,也可按80厘米的行距种植,株距24厘米时,每亩可种植3500株;株距21厘米时,每亩种植4000株。

1.玉米株距对照表

1.当行距为60厘米时

株距32厘米时,每亩种植3500株;株距28厘米时,每亩种植4000株;株距25厘米时,每亩种植4500株;株距22厘米时每亩种植5000株;株距20厘米时,每亩种植5500株。

2.当行距为80厘米时

株距24厘米时,每亩种植3500株;株距21厘米时,每亩种植4000株;株距19厘米时,每亩种植4500株;株距17厘米时,每亩种植5000株;株距15厘米时,每亩种植5500株。

一亩地4500株株距是多少 行距60公分株距23公分一亩多少株

亩产3800株玉米的株距是多少

玉米的株距是33cm,行距是58cm。一英亩可以种植大约666 * 10000(33 * 58)≈3480株植物

。这样的距离既能达到玉米足够的养分,又能吸收足够的光线,通风也合适。

玉米的种植和管理:

1.种植季节(1月25日至2月10日)春玉米产量最高;其次是秋植(8月25日-9月10日);再次冬种(10月20日-1月10日);最后一次是夏播(4月25日-5月10日)。总之,玉米最佳播种期的选择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土地利用和留茬安排来确定。饲用玉米适宜春秋两季种植。

2.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1.选择土地

玉米是喜肥喜水,喜温好气,怕涝的作物。太酸、太粘、土壤贫瘠都会让玉米长势不佳。所以最好选择排灌方便、管理方便、pH在6.5-7之间、肥力中等的壤土或砂壤土。

2.整地和施用基肥

整地是保苗的前提。选地后要进行深耕耙地,一般要两犁两耙,耕层深度在30厘米以上,以满足平整、土质细、墒情足、肥料高的整地质量要求。整地后,根据放线和开沟

双行间距120-140 cm,按每亩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豆饼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施入沟内;为了便于灌溉和排水,我们应该

结合整地在四周开沟修排水沟。要求做到畦面平整顺直,沟渠相连,排灌通畅。

三。种子处理和播种

1.良种选择

适合当地的良种要高产稳产,品质好,抗病抗倒,能满足市场需求,销路好。目前选用叶丹4号、叶丹13号、钟丹321等品种作为饲料玉米。鲜食玉米选用天糯1号、SEAO 1号等专用品种。一般直播田用种量为每亩1500-2000克。

2.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干燥3-4小时。一般将种子在50-55℃的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冷却后浸泡6-8小时,再用清水冲洗1-2次即可播种。

3.播种规格

玉米的产量来源于光能的利用和土壤肥力。在一定范围内,叶面积系数越大,光能利用率越高,产量越高。因此,合理密植可以获得高产。种植密度要从品种、播期、土壤肥力、栽培条件等因素考虑。玉米有两种株型:扁平型和紧凑型。传播品种宜稀植,一般每亩3000-3500株。紧凑型品种要密植,一般每亩4500-5500株。玉米的播种方式主要有两种:等行距和宽窄行。等行距种植规格为75cm,紧凑型品种间距17-20cm,平型品种间距25-30cm。宽窄行种植规格为宽140厘米,窄40厘米,紧凑品种间距15厘米左右,扁平品种间距20厘米左右。目前,我省种植的鲜食玉米株型有

紧凑,适合密植,每亩种植3500-4000株。种植方式主要采用宽窄行,宽70厘米,窄行40-50厘米,间距30厘米。

4.播种

因为气温高,我省普遍采用直播栽培,育苗移栽用的比较少。具体做法是从畦中种植,畦宽120-140 cm(含畦),畦高20 cm左右。在畦面上开两排间隔50-60 cm的浅沟,将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在沟内(根据株距)。

第四,肥料需求规律

玉米对氮、磷、钾的需求最大,整个生育期对三种元素的吸收最多,其次是钾,磷较少。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一般来说,苗期(1-6片叶)生长缓慢,植株较小,吸收的养分较少。此时施肥量应占施肥量的10%左右。从拔节到开花(7-16叶)生长迅速,这是雌雄穗形成发育的时期,由于吸收养分快,是植物需要养分的关键期

。这个时候供应充足的养分,可以促进多穗、大穗。此时施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吸收率

后期(17叶后)逐渐减缓,吸收量也减少。施肥要占总施肥量的20%左右。氮磷钾施用比例一般在3:1:2.8左右。磷钾肥应在前期施用。如果肥料的量不足,

应主要在拔节期和开花期使用。

五.外地管理

1.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是由生根和叶片分化形成的营养生长期,此时大部分根已经形成。苗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完整、整齐、苗壮苗,为穗粒期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定苗间苗:掌握去弱留强、保密疏、定向、保齐、保壮苗的原则。一般在五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同时查苗补苗,移苗带土,浇足定根水,保证苗木成活。如果缺苗太多,可以通过补种来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1-2次中耕,配合施肥和适当的土壤栽培。中耕深度应做到苗旁浅、行间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并注意病虫害防治。

(3)水肥管理:种植5-6片叶时,施第一次苗肥,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然后开沟施于畦中央,再覆土。如苗期缺水,应及时灌溉,并以沟灌为宜。雨天、土壤潮湿、积水时,要注意开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风条件。

2.穗期管理

穗期田间管理的目标是:攻坚茎穗,防止缺水施肥,使植株整齐,茎短粗,叶宽粗,根粗,雌雄穗发育良好。

(1)水肥管理:叶片8-9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即施秸秆肥,约占总施肥量的25%,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氯化钾7.5公斤,施肥方法为

。14-15叶时(大喇叭口期)施第三次肥,即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3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配合大培土壤施用

。根外追肥分别在9叶和15叶时进行,每亩喷施稀土50克或磷酸二氢钾800-1000倍。从拔节期到抽穗期,玉米植株开始旺盛生长,这需要

大量水分,尤其是抽穗期前后。此时缺水,发育不良,雌雄花不协调,影响授粉,导致秃顶,缺粒或空秆,所以这期间土壤含水量要保持在70-80%。多雨地区要注意开沟排水。玉米螟为害期为喇叭口期至抽穗期,防治玉米螟需喷洒敌百虫500-800倍或杀虫双与Bt粉混喷。

(2)中耕起垄:为了防止土壤板结,消除杂草,改善根系的生长功能,促进根系的多次深根,在抽穗期应根据土壤和杂草情况进行中耕起垄。一般在拔节期至抽穗期进行1-2次中耕,行间深耕2-4寸,以剪除部分发根,刺激多条新根,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在抽穗前的大喇叭口期,再次进行浅中耕,起垄。

3.抽穗结实期管理

这个时期是决定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时主要以适当补肥(10公斤尿素)、抗旱排水、人工授粉为主。灌溉

抽穗开花灌浆时应及时进行,以保持土壤湿润,满足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但灌溉也不能乱灌,以水灌为好。雨天注意排水,避免积水缺氧伤根。在玉米花期,如遇恶劣天气,应进行2-3次人工授粉,一般在晴天上午9-11时进行,可减少缺粒和秃顶。

不及物动词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原则上以预防为主,综合预防,管理上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玉米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纹枯病等。害虫主要有玉米螟、粘虫、玉米蚜、棉铃虫、小地老虎等。

化学防治方面,50%多菌灵和500%井冈霉素可分别用于叶斑病、锈病和纹枯病。用10%氯氰菊酯比Bt粉多喷2000倍可防治玉米螟和粘虫

800倍,玉米蚜可喷20%康福多3000倍,棉铃虫可喷Bt粉800倍以上田丽粉800倍。

用于玉米覆盖的塑料薄膜的宽度是多少,4500株玉米之间的间距是多少

如果玉米是宽窄行种植,比如可以用80cm宽,0.5cm厚的塑料薄膜做地膜。地膜覆盖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的水分、温度、通风等条件,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提高土壤各种酶的活性。地膜覆盖栽培一般能使玉米提早发芽5-7天,提早抽穗10天左右,提早成熟10-15天。

1.玉米地膜有多宽

1.如果玉米是宽窄行种植,比如可以用80cm宽,0.5丝厚的塑料薄膜做地膜。地膜覆盖可以防止表层土壤水分的直接流失,增加表层土壤含水量,具有抗旱保墒的作用。

2.地膜覆盖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的水分、温度、通风等条件,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提高土壤各种酶的活性。同时还能加速土壤养分的有效进程,提高土壤肥力,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土壤基础。

3.地膜覆盖可使玉米提早发芽5-7天,提早抽穗10天左右,提早成熟10-15天。这样既可以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又可以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由于地膜覆盖能够协调土壤中水、气、热的关系,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因此地膜覆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玉米产量。

第二,4500株玉米的株距是多少

1.每亩种植4500株玉米,株距一般为25厘米。种植玉米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选择种子。只有选择合适的种子,玉米才能长得更好,提高产量。选好种子后,可以用杀菌剂拌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种植玉米时,一定要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块。选好后要给地块施底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75-80公斤。这样可以保证土地肥沃,促进种子更好的发芽,玉米幼苗更好的生长。

3.播种玉米的方法很简单。通常,它被播种在洞里。每个洞里放两粒种子,土壤轻轻压实。种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密度。通常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根据出苗情况进行间苗和补苗。

4500株每亩几英寸

8英寸。一英亩15ⅹ8英寸的土地上有4500株玉米,即行距1.5英尺,株间距8英寸。因为行距ⅹ和株距ⅹ占地1.5ⅹ0.8=1.2(平方英尺),又因为一亩等于60方丈6000平方英尺,那么6000÷1.2 = 5000(株),90%保存率为4500株。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