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长什么样子,怎么知道当归是被硫磺熏过的?
首先是看一看,因为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颜色过于鲜艳,甚至艳丽得不正常。因此,对颜色太鲜亮的药材要警惕。正常当归表皮的颜色是咖啡色的、肉质是淡黄色的,颜色发白的当归就要怀疑下。硫磺熏过的药材如果放置时间较长,就会变成黄色,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其次是闻一闻,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通常会有一股较刺鼻的酸味;然后要捏一捏,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要比未熏蒸的中药材重,就连质地疏松的草药也可感觉到重量的差别; 最后是尝一尝,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通常都有一股酸味。但当归这类含糖量较大的药材,哪怕被“撒磺”过,煲汤后的酸味也并不明显,未必尝得出,只能靠市民自己注意多方鉴选。
当归如何合理种植?
当归怎么种植好?
导 读 当归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0.4—1米。当归又叫秦归、干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补气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 、抗老防老 、免疫的功效。
当归为低温长日照作物,喜欢高寒凉爽气候,在海拔1500—3000米左右都可以栽培。在低海拔的地区种植抽苔率高,不易越夏。幼苗期喜阴,透光度为10%,忌烈日直晒;成株能耐强光。栽培当归的土地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微酸性到近中性的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当归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雨水充沛最好,但是不宜在低洼积水或者易板结的粘土和贫瘠的砂质土种植,并且忌连作。
一、当归的繁殖方法
一般采用种子繁殖,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播种时间在6月下旬。将苗圃地翻耕耙细平整,播种前浸种24小时(水温30度),每亩播种量以7.5公斤左右。当归播种分条播和撒播两种。撒播就是在整平的畦面上,趁土壤湿润时将种子均匀地撒入畦面,加盖细肥土约1厘米厚,并且盖草保湿。条播即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横沟,沟深3—5厘米,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盖细肥土并盖草。一个月后小心将盖的草挑松,以免幼苗钻出草缝和以后揭草时伤苗。8月份选择阴天揭去覆盖的草,并且拔一次草,如果杂草过多可以在9月份再拔一次草。
10月上旬,将幼苗挖起来,要稍微带点泥土,掐掉叶片扎成150—200克重的小把凉干,在10月中下旬堆藏合作窖藏堆藏采用不干不湿的生黄土,一层幼苗一层黄土堆起,堆子不宜过大,堆子周围围30厘米厚的黄土。室外窖藏要选择阴凉、干燥的阴坡墙脚,每50公斤幼苗,大约需要挖1米深、1.6米长、1米宽的窖,也用生黄土窖,窖顶盖土3厘米厚,高出地面。堆或者窖都要避免雨水侵入。
二、定植
当归为深根性植物,入土较深,喜肥,怕积水。所以移栽地应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荒地或休闲地。选好的地块,定植前要深翻都要25厘米左右,结合深翻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左右,菜籽饼100公斤和适量的过磷酸钙或其它复合肥,翻后耙细,作成高畦(顺坡)或高垅,畦宽1.5—2.0米,高30厘米,畦间距离30—40厘米。垅宽40-50厘米,高25厘米左右。
耙平起畦后就可以栽苗,栽培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栽培的行株距为25—30厘米,三角形栽培时挖16厘米深窝,每窝栽大、小苗3株。大苗在边上,小苗居中,大苗帮小苗拱土,大苗容易抽苔,种在边上,拔除时不伤小苗。
三、栽培管理
当归移栽后20天左右便可陆续出苗,如有缺苗,要及时补栽。当归返青后,当苗高长到5—6厘米的时候,进行第一次锄草,要求除草要锄早和锄干净。在当归苗高12—1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锄草,要掌握锄深锄透。当苗高到20—40厘米的时候进行第三次锄草,这次锄草要求锄细和锄干净,并且进行当归根际培土。
水肥管理,当归一生当中需肥量较多,除施足底肥外,还应及时追肥。一般追肥时间在6月下旬叶生长旺盛期和8月上旬根增长期。通常使用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和氮磷钾复合肥作追肥。当归生长需要较湿润的土壤环境,天旱时进行适量的灌溉有利于高产,雨水过多时要注意开沟排水,特别是在生长的后期,田间不能积水,否则会引起根腐病,造成烂根。
四、防止早衰
当归种植的第二年容易抽苔,当归抽苔后会使根部木质化而失去药用价值,防止当归抽苔的方法,
选择好育苗地,一般选择阳光照射时间短、阴凉湿润,土壤疏松肥沃的土地育苗。植株生长茂密,相互郁闭,叶片向上生长,叶色浅,光合作用积累的糖分少,抽苔率低。土壤干燥有利于早期抽苔开花。
掌握种子的成熟度,在种子呈粉白色时采收为好。
培育中等种苗,种苗堆藏前,凉的时间不能太长,摆放在阴凉干燥处的生干土上晾5-7天,使鲜苗外皮稍干,根体开始变软,叶柄萎缩后就贮藏。切忌晾晒时间不要过长,苗子失水过多。
采用适宜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比久、青鲜素等生长抑制剂单独或混合物在当归增叶面喷洒,可有效控制早期抽苔。
五、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当归的根腐病在5月份开始发病,6月份危害严重,发病时,当归的叶片上出现椭圆形的褐色病斑,以后当归的茎及根部腐烂,呈现水渍状,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当归忌连作,最好选择荒地、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价值栽种。
②熟地在整地时,用70%五氯硝基苯或者70%敌克松等进行土壤消毒。
③选用健壮的种苗栽种,并在栽种前用1:1:150波尔多液浸根,凉干后栽种。
④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病穴用5%石灰乳浇灌,或者用50%退菌特600倍液排水病区,以防蔓延。
2、白粉病,夏季高温干燥时发生。叶部受害时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病斑,其后扩大汇合成大斑,使叶片变黄枯萎。
防治方法
①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
②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
3、黄凤蝶,5—6月份开始发生,7—8月份危害严重,幼虫在夜间咬食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叶全部被吃光。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4、蚜虫,蚜虫在整个生育期间,都可以危害茎和叶,并且容易传染病毒。防治方法:可以用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
5、蛴螬,主要危害地下根状茎,可以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注杀虫。
六、采收,
育苗移栽的在当年10月下旬植株枯黄时采挖。采挖时从地的一端挖沟,然后从每一株旁边挖,将下面挖空,再侧挖,才能挖全,挖后结合犁地再检一次漏挖的当归。
挖出来后,先将泥土除干净,凉干2—3天,到根条变软时,除去须根,按根条大小理顺,扎成小把,头朝下挂在烘干架上用小火慢慢熏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当归长什么样的图片?
当归长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
外皮细密,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根头(归头)直径1.5~ 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 ~1cm,上粗下细,多扭,有少数须根痕。
野生当归是国家几级?
野生当归是国家一级。
野当归即紫花前胡,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根圆锥状,有少数分枝,径1-2厘米,外表棕黄色至棕褐色,有强烈气味。
根生叶和茎生叶有长柄,柄长13-36厘米,基部膨大成圆形的紫色叶鞘,抱茎,外面无毛;叶片三角形至卵圆形,坚纸质,长10-25厘米,一回三全裂或一至二回羽状分裂;第一回裂片的小叶柄翅状延长,侧方裂片和顶端裂片的基部联合,沿叶轴呈翅状延长,翅边缘有锯齿;末回裂片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2-5厘米,顶端锐尖,边缘有白色软骨质锯齿,齿端有尖头,表面深绿色,背面绿白色,主脉常带紫色,表面脉上有短糙毛,背面无毛;茎上部叶简化成囊状膨大的紫色叶鞘。
当归安徽长吗?
不长。
当归的药用历史可上溯到约 2000 年前的东汉时代,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在历代本草典籍中对当归均有记述。据南北朝时期的《本草经集注》记载,当归最早出产于甘肃的陇西县首阳镇和武山县落门镇一带。宋代《本草衍义》中记载四川开始栽培,至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栽培范围已扩大至陕西、甘肃和四川等地。目前主产于甘肃的岷县、宕昌、漳县一带,地域特征明显,质量上乘,为著名道地药材,被称为 “岷归” 或 “秦归”。近十几年由于受到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种植区域也不断向西发展到甘肃省临近县市和青海省的互助、大通和湟中等县。总之,这一地域的当归产量约占全国 70% 左右。另外,产于四川汶川至九寨沟一带的,被称为 “川归”。约在清末民国初年,当归被引种于云南鹤庆,并在近些年逐渐在云南东北部和西北部形成较大种植规模,称为 “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