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英雄烈士人物事迹

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付出很多甚至牺牲生命请选择一位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黄继光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初夏时节,在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汉白玉的英雄雕像巍然屹立,“特级英雄黄继光”几个大字格外显眼。

1931年,黄继光生于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

1951年3月,黄继光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组织培养下,他努力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他在某部第6连当通信员,忠于职守,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所在营10月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再不拿下高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

黄继光等人在距敌火力点不到50米的地方被敌人发现,照明弹、探照灯使整个山坡变成了白天,无数条机枪喷射出来的火舌,扫向他们隐蔽的地方,三人相继倒了下去,两名战士一死一重伤,黄继光左臂也受了伤。

距敌火力点不到10米时,黄继光用右臂撑住身体,扔出手雷,但是敌机枪只略一停顿。黄继光顽强地爬到了碉堡下,那里是敌人射不到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回头朝战友们看了一眼,接着一挥手,大声喊了一句话。话音全被枪声淹没了,没有人听清他喊了什么。只见黄继光猛地站起来,身子向上突地一挺,奋力向碉堡扑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敌人的机枪哑了。战友们喊着“为黄继光报仇”,冲了上去,一举将高地夺了回来。战斗结束后,只见黄继光的胸膛被火药烧黑了,布满了像蜂窝一样的弹洞。在他爬向敌人碉堡的来路,拖着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烈士遗体安息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

第一位是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公元1256年,宝祐四年,文天祥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之后南宋灭亡,文天祥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

公元1282年,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在柴市从容就义。

据说文天祥被俘后,元朝皇帝成吉思汗最得意的孙子忽必烈多次劝文天祥效忠大元王朝,因为忽必烈觉得文天祥是个人才,可是文天祥宁死不屈。

行刑前,忽必烈还在召见文天祥,问他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从容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有的说应该答应文天祥的要求,诏令可以。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

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

向南跪拜后被处死。

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47岁。他的衣服中有赞文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可泣可歌,文天祥不愧是一生正气、为国赴死。而文天祥最著名的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读起来都大气磅礴,气贯长虹,荡气回肠。

第二位是谭嗣同。

谭嗣同,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公元1875年,光绪元年,10岁的谭嗣同对王夫之的思想发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写得很有才华。他非常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曾和当时“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公元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年30岁的谭嗣同满怀忧愤,于是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

可惜变法很快就失败了,号称“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据说行刑当日,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等“六君子”被押赴菜市口刑场,未经审讯直接砍头。谭嗣同在临刑前从容多于慷慨,没有激越之气,没有畏惧和悔恨,也许连乞求刽子手“给个痛快”都不屑于一说,只是让一个声音划破了寂静的长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多么的激昂慷慨,多么地悲壮!

谭嗣同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最著名的是“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第三位是张自忠。

张自忠,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张自忠自公元1937年至公元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公元1911年,张自忠考入天津法政学堂。毕业后,张自忠投笔从戎,官至师长,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北平市市长。抗日战争暴发后,他率部南下,任第59军军长。

公元1938年3月,日军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台儿庄进发。张自忠率部在临沂阻击,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歼敌4千余人。几天后日军再犯,张自忠率部奋力拼杀,日军受到重创,其向台儿庄增援的企图被彻底粉碎。

此战成名后被任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

公元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张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后被日军重兵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张将军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后身中7弹,战死沙场。

一代名将,壮烈殉国,终年50岁。新中国成立后,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之后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你身边有哪些英雄事迹?

在我们用心为每位旅客缔造的非凡旅途中,会有很多美好的经历,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厦门机场员工张恒在工作期间就遇到过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但他凭借着专业的职业素养和细致服务,在经历了黄金四小时的生死救援后,最终及时帮助挽救了一名病重旅客。

为昏迷旅客提供及时救助

一天傍晚,一名国泰乘客晕倒在安检通道前。厦门机场值班负责人张恒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在进行简单检查后,立即陪同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往医院急救。

经医生诊断后,这名患者是突发脑动脉血栓,需要马上进行手术。黄金手术救援时间仅有4小时,如果错过,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出现了。由于病情危急,医生需要给患者下病危通知单,但现场并没有患者的直系亲属,患者的手机也无法解锁。张恒始终保持冷静,仔细观察患者意识模糊中的解锁动作,经过多次尝试后,将手机成功解锁并联系到了这名旅客的女友。旅客女友通过视频联系到了患者父亲,在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同意医生的治疗方案,并转院到该手术更为专业的中山医院进行手术。

经过多方努力,这名病情危急的旅客得到及时的救助,成功脱离危险。张恒这才真正松了口气,待旅客病情稳定后,他又立即返回机场工作,直到凌晨1点多完成所有工作后,才下班返回家中。

尽心尽力的体贴服务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张恒依旧保持与旅客朋友的联系,关心他的恢复情况,旅客的家人多次向张恒表示感谢,甚至当地电视台也对这次的成功急救事件进行了采访报道。

在国泰及国泰港龙,还有很多像张恒一样默默奉献的同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志在飞跃」 的精神,尽心尽力、设想周到地将每个环节做到最好。对他们而言,工作绝不仅是“完成任务”,而是对旅客安全的守护,以及对卓越乘坐体验的不断追求。

可敬的爱国志士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你好,提起我们的英雄,真的是数不胜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 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 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 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作战。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1.颜真卿:一位创造了汉文字艺术巅峰的书法大家,但是鲜有人知道他刀光剑影的一生。他是出入十万敌军如履平地的铁血汉子,是风雨飘摇、烽烟四起的中唐时代的忠臣烈士。在平定安史叛乱中,颜真卿凑集河北二十万大军拖住叛军,打赢了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场仗。叛军势盛时,河北各郡大都被攻陷,只有他固守的平原城没有陷落。后来,为了平息李希烈叛乱,他以七十七岁高龄独闯虎狼之地,面对土匪们明晃晃的尖刀,毫不畏惧,面不改色,在被李希烈扣留一年多后自缢殉国。

身为朝廷重臣,他为官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以致闹到了“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不得不写信向同事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这就是书法史上奇特的《乞米贴》的来历。寥寥数言,但研读起来却觉浩然正气,扑面而来。

著名艺术家黄裳说:“予观鲁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贫贱为愧,故能守道,虽犯难不可屈。刚正之气,发于诚心,与其字体无异也。”

2.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

文天祥纪念馆内的陈列物,有文物价值的不多,只有于佑任老先生的一幅字印象深刻。于先生病逝台湾后,遗嘱要求面北立墓,并赋《望大陆》一诗:“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这让我想起当年文丞相伏首就刑前,要求面朝南方故国的情景。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江南死不休。”真是千古英雄同一心啊!我中华历经浩劫而至今屹立,皆因为这些忠贞烈士的存在。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横空出世,从东亚打到西亚,再打到欧洲,无人能撄其锋,其残暴酷虐更令天下人不寒而栗。欧洲人在饱受毁灭性打击而无可奈何后,把罪责归因于自己犯错太多,上帝用鞭子来教训自己,称蒙古人为“上帝之鞭”。征服欧洲人后,他们开始攻击中原诸国,用22年时间灭掉西夏王国,用23年时间灭掉当时看起来最强大的金帝国。然后开始包抄南宋。在蒙古人看来,南宋将是最容易解决的一个对手。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一仗打了近半个世纪,大汗蒙哥还在攻击合州钓鱼城的战斗中毙命。他们不明白只会吟诗作画、体格瘦弱的南人何以能抵抗这么久?在见到文天祥后,才发现这个民族身上蕴藏着一种很神秘很强大的力量。征服了大好江山,却征不服人心。蒙元统治中原近百年,如同过客,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而文丞相一曲《正气歌》,却以满腔精忠之气,千年万世,让人们感受到一个伟大民族悲壮雄烈的人格力量。

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付出很多甚至牺牲生命请选择一位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