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繁殖方式有哪些 花卉的常用繁殖方法有四种

植物繁殖的方式有哪些

植物繁殖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孢子繁殖:植物释放孢子进行繁殖。如藻类和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和孢子。在小叶蕨类植物中,孢子囊单生于近轴叶的叶腋或叶的基部。通常,许多孢子叶紧密或松散地聚集在枝条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花序,称为球果或孢子叶盘,如石松和木贼。

2.种子繁殖:植物开花产生种子进行繁殖。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苗木的繁殖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种子繁殖法是有性繁殖法,是利用雌雄花粉的交叉形成种子来繁殖后代。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复制。

不仅大量的种子产生新的可以更多繁殖的幼苗,今天所有的名种和名花也大多是通过有性繁殖改良而成,不像无性繁殖产生的新个体和母体完全一样。

即使再次与同一个亲本交配,由于因子的组合机会不同,产生的后代也大多与亲本和前次交配产生的后代不同,有很多变化。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有性繁殖的方法比无性繁殖要好

3.无性繁殖:由植物本身的某一部分繁殖,不会产生。比如土豆。

无性生殖不涉及生殖细胞,不需要经过受精过程,直接从母体的一部分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模式。生物界普遍存在无性繁殖,有裂变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营养繁殖等多种形式。

扩展信息:

植物繁殖是指植物产生与自身相似的新个体,这是植物繁衍延续物种的自然现象,也是植物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植物繁殖的主要方式有无性繁殖、种子繁殖和孢子繁殖。

有性生殖也叫种子生殖。普通种子繁殖的幼苗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繁殖系数大。种子是处于休眠状态的生命体。只有好的种子才能产生好的后代。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其种子在形状、大小、颜色、寿命、发芽特性等方面各不相同。

参考:百度百科-植物繁殖

植物繁殖方式有哪些 花卉的常用繁殖方法有四种

园林植物的主要繁殖方式有哪些

由于园林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外界环境的差异,繁殖方式也有所不同,包括其他植物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各种方式。

在实践中,播种被广泛用于有性繁殖,而切割、嫁接、压条、分株和组织培养被频繁用于无性繁殖。

1.播种和繁殖

种子选择:

最好选择当年收获,种子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种子保存时间越长,发芽率越低。

消毒:

消毒种子和基质。播种基质应无毒无虫,通风排水良好,酸碱度稳定..具体基质的选择取决于种子的类型。常用的基质包括蛭石、珍珠岩、花园土、沙质泥炭、泥炭和松针。

发芽加速:

将消毒后的种子浸泡在温水中12-24小时,直到种子吸水膨胀(普通易发芽的种子不需要催芽)

播种:

对于难以用手或其他工具夹住的微小种子,将其弄湿。对于可以用手或其他工具捡拾的大粒种子,直接将种子放入基质中,间隔3~5cm播种,播种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子的2~3倍。播种后,可用喷雾器将播种基质浸湿,待盆内土壤稍干时再浇水。需要注意的是,浇水强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走。初秋、早春或冬季播种后,可以用塑料薄膜包裹花盆,保温保湿。

播种后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揭膜,每天9:00前或15:30后让幼苗接受阳光照射,否则幼苗会长得很弱;大部分种子出来后都需要适当的间苗:把有病的、不健康的幼苗拔掉。

2.插条

扦插繁殖是将植物的枝、叶或根切下,插入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抽芽、长成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剪叶:

能够利用叶脉处的人工伤口从叶片上产生不定芽和不定根的园艺植物种类,多为花卉,大多具有粗壮的叶柄、叶脉或较厚的叶片。叶片移植应选择发育良好的叶片,在良好的育苗床上进行,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获得壮苗。

叶插条分为全叶插条和叶插条:

(1)全叶插条。以完整的叶片为插条,将叶柄插入基质中,叶片直立在沙面上,叶柄基部发生不定芽和不定根,形成新植株。

(2)叶插条。将叶片切成几片,分别切开,使每片叶片上形成一个不定芽,从而形成新的植株。

软木切割:

以生长季枝梢为插条,一般长5-10厘米。组织要适度老化,太年轻容易腐烂,太老生根慢。嫩枝扦插时,必须保留一部分叶子。如果把叶子都去掉,就很难生根了。为了避免水分过度蒸腾,可以剪掉一部分叶子。切口位置靠近底部,切面光滑。大部分植物在扦插前都要进行扦插,但多肉植物在扦插前必须将切口晾干0.5 ~ 1.0天,以防腐烂。

叶芽插入:

插条只有一片叶子或一根短茎,插入沙床时只露出尖端,然后用薄膜覆盖,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切根:

利用根上形成不定芽的能力进行苗木扦插繁殖的方法。一般选择直径2mm以上、长度1~15cm的根段进行沙藏,或在秋季挖出母株,将根贮藏过冬,翌年春季做插条。冬季也可在温床或温室中进行扦插。根系抗逆性较弱,需特别注意防旱。用于不易生根的插条。

扦插繁殖法变异性小,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和特征,但根系差,寿命比实生苗短,抗逆性不如嫁接苗。适用于杜鹃等二年生花卉植物。

3.嫁接繁殖

两种不同的植物用繁殖体(茎、芽、球)结合,使其愈合,形成独立的新个体。嫁接的繁殖者称为接穗,而接受接穗的植物称为砧木

嫁接:

(1)切割方法:

扦插是木本花卉嫁接繁殖中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根粗1.2cm的砧木。将砧木切离地面3~5cm处,将断面压平,然后选择砧木光滑的一面,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向下切至2.5~3.0cm左右的深度,接穗要选择1 ~ 2年生的完整枝条,用锋利的小刀长成5~7cm左右的小段,每段2~3个芽。将接穗下端的一侧切进木质部,长出约3厘米的刺面

另一边剪一个小斜切面,长1cm左右。剪完接穗后,将大节面向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上端要露出0.2cm左右,最后用塑料薄膜胶带自下而上绑住砧木,不要露出嫁接部位,以免影响愈合。

(2)拆分方法:

适合果树。先用劈刀从砧木横切面中心垂直切开,深度3 ~ 4厘米。接穗基部两侧切成3 ~ 4厘米长的楔形,上面留2 ~ 4个芽。靠近砧木形成层的接穗外侧略厚于内侧,然后用刀撬开砧木,再将接穗嫁接进去,对准砧木一侧的形成层。因为砧木和接穗的皮层厚度往往不一致,接穗的外皮要比砧木稍小。最后用塑料条扎紧。

芽接:

(1) T形芽接法:

选取接穗上饱满的芽,先在芽上方0.5cm处切一刀,切透皮层,横向切口长约0.8cm,然后在芽下方1~2cm处斜切一刀。在根茎离地5 ~ 6厘米的光滑无分枝处横切一刀。然后在横切口中间垂直向下切一刀,长度1.0 ~ 1.5厘米。用芽接刀的刀尖夹起砧木的皮层,将芽接插入T型切口,使芽接的横向切口与砧木口对齐。用塑料条绑住,按好按扣,露出叶柄。

(2)出芽法:

芽形,长约1.5厘米,约为接穗枝周长的1/3,无木质部。砧木的切口要与芽片相适应,上下切口的距离必须与芽片相等。在砧木的切口处剥去表皮,嵌入芽片,上下对齐,然后用塑料带绑好。

生根:

用砧木,一般在秋冬或早春休眠期。挖出粗壮的根,尽量不伤须根,晾干1 ~ 2天至变软,切成15cm左右的根段作为砧木。然后切下长约10cm、顶芽饱满的枝条作为接穗,用劈分法插入根部,用水泥封住接缝,不用捆绑。露地种植后,接口埋入土中8~10cm,然后用土起垄,将接穗全部埋住。此法适用于牡丹、木槿等根系较粗的观赏性小树或灌木。

该嫁接繁殖方法操作简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成苗快,适合大量繁殖。但嫁接繁殖方法主要局限于双子叶植物,而单子叶植物难以成活,嫁接苗寿命短。

4.分层传播

压条繁殖是将从母株上分离下来的枝条进行环剥,在适当的位置划花,可以涂抹生根剂,然后埋入土中的繁殖方法。

普通压条:

(1)单枝压条:

以贴近地面的树枝为压条材料,将树枝埋入地下15cm深,将埋入地下的树枝切开或轮剥,树枝顶端露出地面,然后用竹钩固定,覆土压实,防止反弹。

(2)连续分层法:

先在母株的一侧挖一条纵向的沟,然后把靠近地面的几段枝条划开,然后浅埋在沟里,枝条的尖端露出地面。

(3)波浪分层法:

把地上的树枝弯下来,砍几个地方,把砍下的地方埋在土里,生根,剪枝,移植,然后成为新的个体。堆积分层法

其枝条下部离地25cm左右呈环状剥离,然后在母株周围培土,整个植物丛下部埋入土中,保持土堆温暖湿润。待其完全生根后,在第二年早春发芽前挖掉土堆,从母株基部剪下枝条,分别移植。

高支分层法:

一般在旺季进行。选取发育完全的二年生枝条,在适当位置环形剥皮,然后将选取的泥炭土、山泥、苔藓等基质装入塑料袋中,包裹在枝条周围,浇上水,将袋口捆绑固定,然后及时供水,保持栽培土壤湿润。枝条生根后,从袋的下部剪下,去掉敷料,种在有土的盆中,放在阴凉处养护,待大量新芽萌发后再见光。

植物进行压条繁殖时,容易成活,幼苗生长也快。压不动的枝条还能在母株上生长,但幼苗的身体不能完全更新,长势不旺,产量小,不适合大量生产幼苗。这种方法适合家庭养花。

5.分生繁殖

分生繁殖是将幼枝从母体中人工分离出来,单独种植,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分株法:

从分株时间来看,落叶花木应在休眠期进行,北方多在早春,华南多在秋季落叶后进行。四季常青的花草树木,不管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春天分植物。分株的方法是:首先把四到五年生品种的纯净健康的母株挖出来,去掉附着的泥土,按其枝、根的结构让其自然生长。不要折断树枝和嫩芽。如果根颈太紧,可以用刀或剪刀剪,但不要把伤口弄得太大,以免影响愈合。分枝后,生根发芽的枝条中可保留枝条上的一两个潜伏芽或枝条下部的小腋芽。然后切掉上半部分;若有2 ~ 3个萌枝,可在根颈以上3 ~ 5 cm处剪去。同时,剪掉一些老根,

断根和病根。为了避免病菌的入侵,种植前要进行消毒。

分球方法:

(1)鳞茎繁殖。当鳞茎干枯后,可以分成几个大小不同的鳞茎,切成块,每个都带芽,分别种植

(2)鳞茎繁殖。几个幼球从老球基部的茎盘上分离出来,抱在母球上,分开种植

为了文化。

(3)块根繁殖。它是由地下根肥大变态而成,块根上没有芽。分裂时,每一部分必须有根颈才能形成新的植株。

(4)块茎繁殖。由茎肥大形成的畸形茎,近块状,芽通常在块状的顶端。当分裂时,每个分裂的块茎分枝必须有一个顶芽来生长新的植物。

(5)根茎繁殖。肥厚粗壮的根茎状异常茎,有节、节间和芽,与地上茎相似,可在节上形成根并发出侧芽,切下后可成为新植株。

这种繁殖方法简单易行,成活率高,幼苗生长旺盛。分株后植株开花较早,但繁殖系数低,且断面较大,容易感染病毒等病害。

6.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植物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无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中,在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进行人工培养,使其增殖、生长、发育,形成完整的植株。

外植体的建立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消毒、接种、外植体的增殖、根的诱导和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这种繁殖方法速度快,繁殖系数大,外植体种类多,后代整齐划一,效益高,成本高,移栽成活率低,组培苗不易炼苗。这种繁殖方法适用于蝴蝶兰等高档花卉。迄今为止,园林植物的繁殖方法已有十余种。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方法的使用越来越方便和准确,但选择哪一种取决于植物。总之适合的方法是最好的。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我为大家整理了植物的繁殖方式,朋友们可以把有用的知识点放到笔记里,方便复习。

植物繁殖有三种方式1。孢子繁殖:植物发出孢子进行繁殖。如藻类和蕨类植物。

2.种子繁殖:植物开花产生的种子被繁殖。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3.无性繁殖:由植物本身的某一部分繁殖,不会产生孢子和物种,如马铃薯。孢子繁殖的过程蕨类植物是进化水平最高的一组孢子植物。孢子和配子体独立生活。孢子体发达,可用于光合作用。配子体微小,多为心形或叶状,自养或与真菌共生,无根、茎、叶分化。性生殖器官是精原细胞和颈卵器。没有种子,有性繁殖有孢子。

孢子来自孢子囊。蕨类植物繁殖时,孢子囊成群出现在孢子体上某些叶片的背面。这些叶子被称为孢子叶,其他的被称为营养叶。孢子成熟后,孢子囊开裂,孢子散落。孢子在合适的条件下萌发并生长成微小的配子体,也称为原叶体。其上的精原细胞和颈卵器相同或异源,大多生于叶状体的腹面。在外界水的帮助下,精子进入颈卵器,与卵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发育成胚,胚在颈卵器中直接发育成孢子体,再分化成根、茎、叶,成为观赏蕨类。无性繁殖植物马铃薯、甘薯、山药(通过块茎繁殖)

杨树、柳树、玫瑰、玫瑰(扦插)

苹果、梨、核桃等优良品种的栽培(嫁接)

榕树。如藻类和蕨类植物。

2.种子繁殖:植物开花产生种子进行繁殖。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3.无性繁殖:由植物本身的某一部分繁殖,不会产生孢子和种子。如土豆等。

二。介绍

1.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是许多孢子植物和真菌进行的一种生殖方式。孢子是由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产生的繁殖或休眠的生殖细胞。可以直接发育成新的个体。植物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通过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

2.种子繁殖

(1)苗木的繁殖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种子繁殖法是有性繁殖法,是利用雌雄花粉的交叉形成种子来繁殖后代。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复制。

(2)不仅有大量的种子产生了能更多繁殖的新苗,而且今天所有的名种、名花,大多都是通过有性繁殖改良出来的,不像无性繁殖方法产生的新个体与母体完全一样,即使再次与同一亲本交配,由于因子的组合机会不同,产生的后代也大多与亲本和前次交配产生的幼苗不同,有很多变化。

3.无性繁殖

无性生殖不涉及生殖细胞,不需要经过受精过程,直接从母体的一部分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生物界普遍存在无性繁殖,有裂变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营养繁殖等多种形式。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