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 大棚养白对虾的技术大全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是否需要申请环境影响评价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是否需要申请环境影响评价。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投入的鱼虾饲料会导致养殖水体中总氮、总磷等污染指标的升高。如果每个季节结束后的养殖尾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虽然属于农业项目,但也要按要求办理环评手续。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生产计划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分析

工厂化养虾占地少,产量高,效益好,可避免传统养虾方法造成的虾病和水污染,减少天气对养殖的不利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沿海地区的对虾养殖已有一定基础。部分地区对虾养殖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总体上基本采用以水泥池+温室为核心的集约化养殖模式。经济效益良好,但仍存在曝气设备能耗高、大部分废水得不到有效处理等问题。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工厂化循环水养虾体系方面所做的许多尝试和研究值得借鉴。

在虾病横行的当下,工厂化养殖全程控制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单个养殖品种来看,2008年全球南美白对虾产值最高,达到90亿美元。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产品贸易商品,约占世界水产品贸易总额的15%。目前养虾受到虾病的困扰。20世纪90年代以来,厄瓜多尔、泰国、中国等地日益受到虾病的威胁。据估计,20世纪90年代,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因疾病损失了数十亿美元。对虾工厂化养殖就是用工业手段控制池塘内的生态环境,为对虾创造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条件。在高密度集约化放养条件下,投放优质饲料,促进对虾顺利生长,争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在虾病横行的当下,全程可控的工厂化养殖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欧美等西方国家对工厂化循环水养虾体系进行了许多尝试和研究。工厂化养殖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流水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三种形式。流水养殖全程实现开放式流水,使用过的水不回收,流水交换量每天6-15次;半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对养殖用水不完全开放,只是将部分养殖废水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简单处理后,再流回养殖池塘回用;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养殖水经过储存、过滤、去除可溶性有害物质、消毒等处理。然后根据对虾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要求,调节温度,增加氧气,补充适量的淡水,再输送到养殖池塘反复循环使用。

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应能满足对虾生长的水质、水温和盐度条件,并保证一定的水流,以促进养殖池内污水的排放,满足对虾的生理需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循环养虾系统、三段式养虾系统和以微藻为基础的循环水养虾系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的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工厂化对虾养殖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质条件和养殖习惯,形成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如南美多采用跑道式循环水产养殖、恒流水产养殖、微流封闭循环水产养殖。在东海、黄海、渤海,多采用封闭循环水养殖。在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常采用封闭式和半封闭式微水换工厂化养殖模式。华南沿海水温高,光照时间长,海域生物资源丰富。根据其特点,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减少温控设施,降低能耗,引入微生物、藻类、大中型水生植物等要素,构建适合亚热带特点的环保型对虾封闭循环养殖模式。水处理技术

第1/4页虾池有各种形式,如长方形、圆形、长方形和跑道形。一般认为采用跑道式养虾池效果更好。它的优点是池水可以在环形池内流动,一方面可以平衡池内水质,可以及时将虾粪和残饵排出池外,保持池内水质良好。一定方向的水流也符合对虾的生理特点,有利于对虾的生长。

搞水产的人都明白,先养虾。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水处理技术也是系统的亮点。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主要有物理过滤、生物处理、消毒灭菌等。这些方法往往根据实际情况一起使用,对溶解氧、温度、盐度进行人工干预。物理过滤是循环水养殖水处理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悬浮的颗粒有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等。,并能快速及时地去除水中的颗粒有机物,可大大减轻生物处理的负荷。目前常用的物理过滤方法有砂滤、网袋过滤、转鼓微滤和弧形筛过滤。

生物处理在水产养殖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良好的水质有赖于此。主要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通常的生物处理是利用硝化细菌将氨氮和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消除其毒性作用。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方式,可分为悬浮型和固定型。在水产养殖的循环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大多以固定方式生长,典型的系统有滴流过滤器、淹没式过滤器、塑料珠填料过滤器、砂流化床过滤器、生物转盘过滤器、生物过滤器和生物滤塔。还有微藻、大型藻类、水培植物等去除氨氮,如:人工湿地技术、水产养殖系统、鱼、虾、贝、藻类生态处理系统、基于微藻的对虾养殖系统等。

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水中除理化致病因子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这不仅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还会对对虾养殖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系统应配备消毒灭菌设备,并采取物理和化学措施减少致病因素对对虾的影响。常见的消毒灭菌设备有紫外线消毒器、臭氧发生器、化学消毒器等。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效果稍差,但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化学灭菌器消毒效果较好,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养殖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臭氧消毒应合理掌握水中的臭氧含量。消毒后的水不能马上进入养殖系统,要曝气一段时间,使水中的臭氧降低到安全浓度后才能再次使用。

溶解氧是对虾养殖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参数。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虾的生长发育。为了维持充足的溶解氧,增氧是水产养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增氧方法有机械增氧、鼓风增氧和纯氧增氧等。

为了实现多作物栽培和连续生产,必须采用温度调节装置。一般配备一套加热装置,保证养殖生产不受低温环境的限制。常用锅炉管供热系统和电加热管(棒)系统,也可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

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主要模式

1.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跑道虾养殖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跑道式养殖池、增氧机、固体悬浮物去除设备(鼓式微滤机和蛋白质分离器)。养殖水经过转鼓微滤机、蛋白质分离器、生物过滤器和臭氧反应装置处理后循环使用,养殖池中的射流装置将纯氧溶解在水中,形成一定方向的水流。在长13.0米、宽2.53米、高0.85米的跑道式虾池中养殖南美白对虾

2/4页

对虾养殖146天,单位面积产量为11.4公斤/立方米,虾的平均重量在收获时。

2.台南室内自动循环水养虾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主体结构(屋架和养虾池)、循环水处理设备和自动监控系统。虾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个尺寸为6m×6m×2m,虾水体为50m3。虾池2个,总水量100m3虾池12个,共600m3水;虾池22个,总面积1100m3。循环水处理设备包括物理过滤设备(鼓式微滤机)、杀菌设备(量子电凝机)、生物处理装置(生物滤床)、增氧装置(氧锥);自动监控系统包括水质自动监测、自动投药和自动加热系统。

台湾省水产研究所台南分所进行了五次养殖试验,将草虾和南美白对虾养殖到市场规格。第五阶段南美白对虾的放养密度为2167只/m3,收获量为363.6kg,养殖周期为105d,单位面积产量为11.23kg/m3,收获时虾的平均重量为10.5g,成活率为49.5%。

3.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三段式培养系统

该系统包括三个养殖区:孵化区(11%)、育苗区(31%)和成虾养殖区(58%)。每个养殖区的底部通过100mm的螺纹隔断与街道相连,方便虾倒池。该系统将对虾养殖过程分为三个独立的阶段:幼体阶段、中期阶段和成虾阶段。每个阶段在系统中不同的养殖池塘中完成。幼虾最初放在一个小的养殖池中,占系统总面积的10%-13%。养殖50-60天后,成虾转移至第二养殖池,占总面积的27%-30%。50-60天后,最终将虾转移到最大的养殖池,占总面积的60%。经过50-60天的培养,虾可以满足市场规格。

养殖池塘采用环路式,利用循环回水的推流促进虾池的污水排放,使虾池内残留的饵料和粪便及时排出系统。砂滤和生物滤池主要用于循环水处理,养殖池内保持一定浓度的微藻。该系统采用大水量、小扬程的离心泵,提供4.5 m3/h的流量,从而促进水流。井水经生物过滤器脱气处理后,进入暗储槽备用。

4.美国夏威夷的循环水养虾系统

在虾、微藻、贝类共存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利用微藻吸收虾池水中溶解的总氨氮,利用微藻作为系统中贝类的饵料,保持系统总生物量的平衡。利用高密度微藻水养殖对虾,可以抑制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该系统包括4个直径为20m的虾池,4组直径为30m×6m的矩形贝类池,以及配套的水泵和管道。利用硅藻的光合作用吸收虾排泄和残饵分解产生的氨氮;硅藻也可以通过水循环供应给菲律宾蛤蜊。美国夏威夷科纳湾海洋资源公司正在运营的虾-藻-贝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已经证实每天只需10%的换水率就能正常运行。该系统每平方米水面每年可生产亲虾25对,6-8毫米菲律宾蛤仔中间体60万只。

5.35m3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该系统通过一系列空气提升泵驱动水流,流速约为280L/min。养殖池塘的出水进入微滤机进行物理过滤,然后通过吹脱进入两个平行的泡沫分离器。在沉淀区沉淀后,水进入逆流生物滤池,然后在二沉池中脱气和臭氧杀菌,最后回流至养殖池。

6.72m3跑道循环水养殖系统

该系统由一系列空气提升泵驱动,流量约为720L/min。养殖池塘的出水通过微滤机直接进入沉淀池

3/4页

或者绕过微滤机。臭氧被引入沉淀池底部,以促进颗粒有机物的絮凝和聚集。沉淀的颗粒有机物通过沉淀池的底部排出。沉淀后的水通过吹脱进入三个并联的生物滤池,然后进入泡沫分离/臭氧反应器。臭氧通过喷射器注入反应器。最后,所有水体进入脱气沉淀池,然后返回养殖池。该系统的虾养殖密度可高达10kg/m3。

7.对虾湿地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该系统养殖池12m3,自流型约4m3,潜流型湿地约4m3。对照组是同一个养殖池,但水体不循环。自流湿地由0.3m的土层和0.4m深的自流水组成。潜流湿地包含0.6米厚的卵石(直径10-20毫米,孔隙率约为45%)和0.4米深的地下水层。自流湿地比潜流湿地高出约0.3m。两处湿地均种植杂草芦苇,芦苇密度为100株/m2。系统的流水速度约为0.12m3/h,该系统的优点是不需要机械设备(水泵除外),能耗低,操作维护简单方便。缺点是湿地占用养殖面积大。

8.对虾亲虾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该系统采用珠状生物滤池,有效去除大于15微米的颗粒有机物,同时具有一定的生物过滤效果。磁珠生物滤池能有效去除颗粒有机物,反冲洗水量少,堵塞少,适用于对虾养殖水处理。生物过滤通过硫化物砂床进行。系统生物安全性好,亲虾产卵率和孵化率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有哪些特点工厂化养殖是一种在人工调控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依托一定的养殖项目和水处理设施,遵循工艺流程连续性原则,在生产中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机电等现代化措施,通过半人工或全人工控制水质、水流、饲料等方面,提供适合养殖生物健康生长的环境条件,在有限的水体中进行对虾高产高效环保养殖。一般是在室内育苗池的基础上改建而成,面积20 ~ 40m2(图5)。

虾苗的放养密度因养殖阶段不同而不同。体长小于8 cm时,可达600尾/m2;在养殖阶段,可以达到400/m2。

图5北方室内工厂化池塘

山东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 大棚养白对虾的技术大全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各地广泛养殖的一种对虾,因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而广受欢迎。然而,传统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水质污染、疾病传播等,这些都影响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率。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人们开始使用工厂化养殖技术,这种技术采用封闭循环水系统,可以有效控制水质,减少废水排放。同时,利用先进的监控设备和生物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此外,工厂化养殖还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和资源消耗,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但工厂化养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成本高、技术门槛高等。因此,在实施这项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和管理策略,以保证养殖效益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