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猪养殖市场前景如何
中国生猪生产形势正在逐步好转
猪是指种猪、商品猪和仔猪。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育肥仔猪等一系列饲养繁殖,直至达到商品猪的过程。
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从新生母猪到生猪出栏一般需要18个月。母猪一般出生后4个月育肥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4个月育肥成为能繁母猪。然后母猪怀孕4个月就可以生小猪,小猪育肥6个月后就可以出栏成为猪了。2015年至2018年,生猪年产量约7亿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部分地区禁养等因素叠加,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生猪存栏31041万头,生猪出栏54419万头。2021年,我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同比增长10.51%;出栏67128万头,同比增长27.37%。2022年,到上半年末,中国生猪存栏量为43057万头。
根据《生猪生产力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我国能繁母猪正常数为4100万头,能繁母猪正常数的95%-105%范围(含95%和105%临界值)为绿色区域,表明生产力正常波动;能繁母猪90%-95%和105%-110%(含90%和110%临界值)的范围为黄色,说明生产力波动较大(下降/上升);红色区域是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或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表明生产力过度波动(减少/增加)。
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4329万头,占正常人群的105.59%。能繁母猪存栏量在正常存栏量的105%-110%范围内,能繁母猪的生产力仍需降低。
猪粮价格波动减小
猪粮比是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的比值,玉米是生猪的主要饲料。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猪价与玉米价之比为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养殖利润越好,越差。但是,两者的比例过大或过小都是不正常的。
中国种猪信息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全国22个省市猪粮比价格波动下降,从2021年1月1日的13.67下降到2022年12月23日的5.77。2021年以来,国内猪价下跌,饲料成本上涨,猪粮价格大幅下跌。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缩水,亏损风险加大,养殖户补栏意愿再次下降。2022年国内生猪市场发生猪伤农问题,生猪产能的破坏导致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猪肉进口增加。如何解决猪周期对猪肉市场供给和猪肉贸易稳定造成的损害,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生猪平均价格波动下降
中国种猪信息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全国22个省市生猪均价波动下降。2021年1月以来,受生猪复苏、出栏量增加、消费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22个省市生猪均价快速下跌,最大跌幅超过70%。虽然10-11月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略有回升,但2022年初反复出现的冬季疫情加大了封禁管控力度,减少了对猪肉的需求,进一步拉低了生猪价格。2022年3-10月,全国22个省市生猪均价呈波动上涨趋势,2022年10月21日达到28.32元/公斤。之后继续下跌,2022年12月23日跌至16.97元/斤。
更多对该行业的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今年猪瘟严重吗
。据搜狐新闻报道,2023年猪瘟疫情严重,2022年非洲猪瘟病毒比病毒更严重。猪瘟疫情覆盖全国各地,给养猪业生产带来巨大压力。H3 2023年的猪价会上涨吗H3 2023年8月至9月的猪价会上涨。2023年生猪价格肯定会比2022年好,因为今年猪粮比6: 1左右,明年7: 1。2021年1-5月生猪价格下降,直到6月份才明显上涨,8-9月份价格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从2002年到2022年,猪市经历了5个猪周期,每次持续4年左右。
对于农民来说,两件事可以做好。首先就是要抓住这个优势,优化人口结构,做好规划和布局。根据猪的生长周期,后备母猪到商品猪的周期在13-14个月之间。也就是说,2022年9-10月二元后备母猪补栏,对应2023年11月左右生猪出栏,刚好进入四季度腊肉、灌肠传统消费旺季,需求端受益猪价,有望继续把握本次猪周期。
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
1.中国对猪肉的需求非常大。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猪肉缺口高达923万吨,还将攀升至1237万吨。今明两年加在一起,短短400多天的猪肉缺口就高达2000多万吨,全球猪肉贸易总产量为700万吨。其中,中国进口量高达300多万吨,受非洲猪瘟影响,需求缺口扩大,猪肉价格上涨明显。
2.猪肉涨价会影响一部分人少吃或不吃猪肉,无形中转移到消费其他肉类,造成未来鸡肉、牛肉、各种肉类价格同步上涨。到了下半年,很多人会说吃不起肉,这应该是正常的。2023年H3非洲猪瘟的症状。病猪开始发热,体温高达40-42℃,结膜潮红、充血,皮肤发红,精神疲劳,体表出血充血,尤其是下腹部、四肢、臀部、会阴等部位;病猪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淋巴结、肾脏及胃肠粘膜出血、呕吐、食欲不振或弃养、大便干燥、便秘或脓性血便、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脓性分泌物等。2。母猪还伴有不孕、流产、死胎。死猪解剖时,会发现脾、肝、肺等脏器和淋巴结肿大严重,大面积出血、充血。该病急性发作时死亡率很高,尤其是母猪和猪。3。非洲猪瘟病毒的死亡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为潜伏期,一般为4-9天左右。此时猪的主动采食不会受到影响,外观正常,但病毒会在猪体内迅速繁殖传播,从而进入发病期。(2)第二阶段是发病期,一般3-5天左右。猪会开始感到懒散无力,厌食,体温逐渐升高,皮肤上出现小块的红紫色。随着病情的加重,紫绀会逐渐扩大,他们的体温会持续在40℃以上(3)第三阶段为死亡阶段,一般在发热后第七天死亡,严重者1-2天。在死亡初期,猪的体温下降是与其他疫情最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