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的最佳治疗方法
猪口蹄疫在我国也被称为五号病,每年10月至4月多发。国家规定发现有口蹄疫的猪要立即扑杀,并封闭整个现场。患有口蹄疫的猪可以注射清开灵或萘普生、氨基比林等。主要作用是退热止痛。但是打针要尽量少打,因为有些口蹄疫是伴有心肌炎的,打针是非常容易应激死亡的,尤其是仔猪。饲料中可添加阿莫西林和黄芪多糖,以抗病毒和消炎,控制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彻底消毒猪圈,聚维酮碘消毒液有效。口蹄溃烂的猪,可以在伤口上喷碘酊,加快愈合。目前国家免费为养猪户提供口蹄疫O型疫苗,但部分地区的应对效果并不理想。有些疫苗生产企业对口蹄疫O、A、亚I疫苗效果较好,如内蒙古的金玉宝灵、天康、中牧等。提醒养殖户,10月份必须给猪打口蹄疫疫苗,猪圈房也要经常消毒。
什么是治疗猪口蹄疫的最佳方法
什么是猪口蹄疫?事实上,猪口蹄疫又称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偶蹄类动物。猪口蹄疫传染性强,传播快,起病急,感染率和发病率高。
那么,猪的口蹄疫有什么特点呢?事实上,猪口蹄疫的流行时间和特点:猪口蹄疫多发生在深秋、冬季和初春,尤其是冬春季节,但在大型养猪场和生猪集中养殖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畜产品、饲料、草地、饮用水和水源、运输和饲养工具均可成为传染源,病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空气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猪口蹄疫往往呈跳跃式流行,主要发生在集中式养猪场、郊区养猪场和交通沿线。
猪口蹄疫的症状是什么?事实上,猪口蹄疫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个症状是水泡和溃疡。许多患有口蹄疫的猪会出现水泡和溃疡。
第二个症状是无精打采。事实上,猪口蹄疫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发病初期,体温升至40-41度,猪无精打采,常躺在地上,少吃或不吃。
第三种症状是急性肠胃炎、急性心肌炎或四肢瘫。其实新生仔猪不一定感染水泡,主要表现为急性肠胃炎、急性心肌炎或四肢瘫,死亡率可达80%以上。
第四种症状:育肥猪的前叉、脚跟、头顶出现红色热点,很快形成大小不一、外表透明、充满浅灰色或淡黄色液体的水疱,水疱逐渐变大,破裂后形成红色糜烂斑;病情较轻,养殖环境较好,一周左右就能痊愈。反之,会感染细菌,一瘸一拐,蹄壳脱落。
第五个症状是哺乳母猪乳头、鼻镜表面出现水袍、糜烂、结痂。
那么,猪口蹄疫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其实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第一,如果在猪群中发现口蹄疫,要及时对感染的猪进行诊治,对疫区进行隔离、封锁和消毒,有死猪和污染物的要掩埋。
二是如果个别猪出现疫情,应及时隔离,然后再进行全身消毒,未感染的猪应接种本地区流行的口蹄疫病毒血清。
三、对蹄部溃烂的病猪进行手术治疗,加快伤口愈合,防止二次感染:溃烂部位用0.5%高锰酸钾清洗,然后涂碘甘油或喷碘酊,每日一次,连续三天。
第四,尽量避免给高烧的病猪打针。可以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可以联合使用。一定要注意,猪每天绝对不能缺水。
第五,对于不吃食物的病猪,因为嘴里有水泡,饮食会增加痛苦。这时候他们可以喂湿的混合料增加适口性,也可以在饲料中加一点盐。猪喜欢咸的食物,加盐可以增加食欲。
第六,在蹄壳脱落的病猪伤口上撒上结晶磺胺粉,对一些不能动的病猪进行人工喂水喂粮。
总之,这些就是治疗猪口蹄疫的方法。
详细介绍猪口蹄疫的防治方法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表现为蹄冠、趾、跟部皮肤出现水疱和烂斑,部分猪的口腔粘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的病变。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下面我分享一下猪口蹄疫的防控方法。让我们来看看。
猪口蹄疫的临床症状
猪口蹄疫的特征是蹄上有水泡,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当蹄的冠、叉、跟部发红,形成水疱、溃烂,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脱落,跛行,俯卧,患鼻盘、口腔、牙龈、舌、乳房。
口蹄疫治疗
1.可用清水、醋或0.1%的高锰酸钾漱口,将1%至2%的明矾或碘酊甘油(7 g碘、5 g碘化钾、100 ml酒精、100 ml甘油溶解后)涂于烂面上,或用冰硼粉。
2.蹄子可以用3%来苏水清洗,晾干,涂上蒸馏油或鱼脂软膏,然后包扎。
3.乳房可以用肥皂水或2%至3%的硼酸水冲洗,然后涂上青霉素软膏或其他防腐软膏,定期挤出乳汁,预防乳腺炎。
4.除局部治疗外,对患有恶性口蹄疫的家畜,可用强心剂和滋补品治疗,如阿那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并口服结晶樟脑,每日两次,每次五至八克,可取得良好效果。
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1.千万不要买猪,它们的尸体,头,蹄,商品等。在疫区。
2.口蹄疫发生后,立即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市、区)政府报告,由政府划定疫点,发布封锁令。根据& ldquo早、快、严、小& rdquo原则,就地扑灭疫情,并通知邻近地区,组织联防。
3.要果断采取措施,就地扑杀病猪和同群猪。有条件的要严格按照《肉类卫生检验试行规则》对畜体、头、蹄、货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无条件的要用烧碱覆盖并深埋。
4.疫情发生后,封锁区牲畜市场将关闭,加强屠宰检查,防止疫情扩散。疫区内的病畜和疑似病畜应当封锁在疫区内,由专人看护,并有固定的饲养工具。消毒后,病畜尸体被深埋,不能食用。患病动物的粪便和垫料土密封发酵后才能使用。最后一只病猪痊愈或死亡后,在无新的病畜出现的14天后,进行彻底消毒(包括胴体消毒)。解除封锁。但是,恢复的病畜在封锁解除后至少l年内不得运出,易感动物不得运入。
5.病毒类型确定后,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健康猪进行预防注射。
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的有效方法
明确总体目标:口蹄疫病毒有六怕:怕高温、怕阳光、怕酸、怕碱、怕福尔马林、怕疫苗。
1.保证猪圈环境干燥,室温控制在15-22度,产房仔猪设置保温箱(温度控制在25-28度)。
2.一旦周边发现口蹄疫现象,应立即对该场生猪进行疫苗接种,并用烧碱、生石灰对圈舍进行消毒;用高锰酸钾或碘酒溶液喷洒猪圈空间,消毒空气。
3.提高猪的机体抵抗力,做好猪场卫生保健工作。建议增强猪的非特异性免疫,特别是抵抗病毒性疾病的能力。
4.做好猪场口蹄疫疫苗免疫工作:母猪每4-6个月免疫一次,育肥猪免疫两次,第一次免疫23-25日龄,第二次免疫60日龄。而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应激尤为严重,其临床表现为:过敏倒地、呼吸急促、皮肤发绀、体温升高、进食量减少,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大部分养猪场不愿意接种疫苗,给口蹄疫防控带来很大困难。根据疫苗的应激,缓解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应激和过敏反应,产生高水平的口蹄疫抗体,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预防口蹄疫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率。
猜猜你喜欢什么?夏季常见猪病
2.如何预防猪病?H3防控猪口蹄疫的有效措施
1.做好日常预防
预防是减少猪口蹄疫发生的关键,应采取以下措施:
消毒。消毒是日常预防工作的重点。选择对口蹄疫敏感的消毒剂,在多发季节每天消毒一次,其他时间段每周消毒一至两次。消毒范围包括猪场大门、猪圈大门、猪蹄等。猪圈门口最好设置消毒池,方便消毒。
口蹄疫疫苗接种。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猪口蹄疫疫苗接种的宣传,引导养殖户选择正确的疫苗接种方式。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对于疫区,可以采取自制康复血清给仔猪接种,防止仔猪突发急性心肌炎死亡。
二是对于规模养殖厂,要采取接种疫苗、消毒、及时隔离病猪等措施,尤其是在高发季节。一旦发生口蹄疫,要立即隔离病猪,扑杀病情严重、传染性强的猪,注射康复血清。
第三,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根据猪口蹄疫的特点、病理和症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一般来说,母猪每年要免疫2-3次,配种前必须免疫一次;初产母猪,配种时要免疫两次,两次免疫间隔1个月左右。对于仔猪,应在出生后55 ~ 65天之间进行第一次免疫,然后在25 ~ 30天内进行第二次免疫。
第四,选择高效正确的疫苗。可采用合成肽疫苗,接种时补充黄芪多糖,既能保护猪,减少不良反应,又能提高免疫效果
2.疫区净化
如果发生口蹄疫,要全面及时地对整个疫区进行消毒、封锁和报告,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损失。
扩展信息
口蹄疫不会传染给人类
虽然口蹄疫可以在偶蹄类动物中爆发,但口蹄疫病毒一般不会传染给人,也不会在人群中传播。但有文献报道,口蹄疫病毒的少数变异株也可传播给人,主要是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引起无症状感染或非特异性发热性疾病,对症治疗后可迅速治愈。
但总的来说,这种病毒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人们不必对这种病毒及其引发的口蹄疫感到紧张和恐慌。当然,幼儿和体弱老人应避免去患有口蹄疫的畜牧场或养殖场或屠宰场,不要食用患病动物的肉类及相关产品,如牛奶、奶粉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口蹄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型猪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