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多效唑过量是否影响后期抽穗
水稻苗期多效唑过量会影响后期抽穗。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多效唑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还能提高水稻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水稻幼苗内源IAA水平。明显削弱水稻苗顶的生长优势,促进侧芽(分蘖)的繁殖。幼苗外观矮壮分蘖,叶片深绿色。根系发达。多效唑能使水稻幼苗的根、叶鞘和叶片中的细胞变小,增加各器官的细胞层数。示踪分析表明,水稻的种子、叶片和根都能吸收多效唑。叶片吸收的多效唑大部分停留在吸收部分,很少向外运输。低浓度多效唑提高了水稻幼苗叶片的光合效率;高浓度抑制光合效率,增加根系呼吸强度,降低地上呼吸强度,增加叶片气孔阻力,降低叶片蒸腾。
多效唑的农业应用价值在于它对作物生长的控制作用。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促进花芽分化、增强植物抗逆性、增加产量的作用。本产品适用于水稻、小麦、花生、果树、烟草、油菜、大豆、花卉、草坪等作物,使用效果显著。
配方:95%多效唑、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5%多效唑悬浮剂
使用
水稻在秧龄长的秧田时,1叶1心苗期用10%。移栽后,在穗分化期,用180克/亩的10%可湿性粉剂喷施50-60升水,可改善株型,使其矮化,减少倒伏。
在苹果树、梨树、桃树和樱桃树上应用效果显著,可用于土壤处理、树干涂膜和叶面喷施。土壤处理效果最好。土壤处理,每立方米树冠使用10-15g 10%可湿性粉剂,类似于宽30cm,深20cm的环形施肥沟。本着露根不伤根的原则,把药撒到沟里,盖上土。施用前后浇水,以保持土壤水分。用150 ~ 300倍的15%可湿性粉剂干燥。幼树喷施15%可湿性粉剂75-150倍,可使树冠矮化紧凑,提早开花结果;用于成年树,可抑制新梢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大豆、油菜苗、棉花、花卉、小麦初花期全株喷施10%可湿性粉剂500倍,可使大豆株高矮化,促进分枝,增产。1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喷洒在2叶1心至3叶1心的油菜苗上,可防止苗高,防止冻害。在棉花育苗中应用,可防止苗高和冻害的发生。当应用于花卉时,植物可以挺拔,姿态优美。施于小麦,可增加分蘖,抗倒伏。
多效唑对马铃薯有什么危害
少量多效唑对马铃薯没有危害,因为用量少的时候不起作用或者效果不理想,用量多了效果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在土壤中残留过多,对后面的作物影响很大。
多效唑在生菜中有什么危害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得当应该有调节生长的作用,没有问题。
但要注意使用的浓度和时间。如果使用不当。会成长太快。莴苣可能会裂开。
多效唑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多效唑可以通过根、茎、叶被植物吸收。根系吸收的多效唑主要通过木质部向植物顶部移动。吸收后,叶片移动缓慢,可抑制植物或枝条的生长。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赤霉素的合成来实现的。在抑制赤霉素合成的过程中,主要抑制甲基花酸→贝壳杉烯→贝壳杉烯→贝壳杉醛→贝壳杉烯→赤霉素的中间三个过程,但不抑制贝壳杉烯的合成,也不影响贝壳杉烯的后续过程。通过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减少了细胞分裂和伸长。它不仅能大大减少植物体内合成的GA量,还能降低IAA含量,增加内源乙烯ABA和细胞分裂素含量。
多效唑可以通过改变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在激素水平上有效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主要生理作用有:一是改变作物内源激素水平,延缓生长。植物的高度和节间生长主要受赤霉素(GA)调节。多效唑抑制赤霉素合成,从而延缓生长,抑制节间生长,使植株矮化。第二,增加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防止或延缓衰老。施用多效唑后,植物叶片变成深绿色,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光合色素含量增加。如水稻苗期施用多效唑,叶绿素含量增加19.0%。此外,植物中的核酸含量增加了22.1%,蛋白质含量增加了28.1%,其他作物也有类似的结果。叶绿素和遗传物质是植物中最重要的抗衰老激素。它们含量的增加说明植物的生命力很强。
第三,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多效唑在作物中的使用可以提高作物对干旱、冻害、冻害和细菌的抗性。它能使表皮细胞膨胀,使气孔被挤压凹陷,是增加气孔阻力,减少蒸腾,减少水分散失的原因。由于缺水的缓解,植物细胞受到的压力减轻,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
第四,多效唑也是一种药,可以控制疾病。其杀菌活性是抑制幼苗中羊毛甾醇C-14的去甲基化,阻碍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最终达到杀灭真菌的效果。对油菜菌核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苹果炭疽病等10多种病害有抑制活性,抗菌谱广。还能抑制草害,减缓生长,减少危害。第五,多效唑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