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花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何带壳种植花生,带壳播种,是一项省工增产的新技术。据试验,带壳播种比裸仁播种增产5.4%至13.4%。具体方法如下:
1.选种: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因为饱满的种子吸水后容易铺皮,有利于出苗。两个仁的果实要打碎。
2.浸种:将种子浸泡在40-50℃的温水中10小时或冷水中24小时,使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然后播种。
3.播种:4月上半月适合春播,夏播越早越好。播种时要掌握好深度。一般5 cm比较好。播种后要压实,避免出苗时把壳带出地面,影响幼苗和第一对侧枝的生长。
4.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灵活掌握。一般小花生春季播l-2p 7000穴,大花生5000 ~ 6000穴;与春播相比,夏播花生每亩增加1000多穴,每穴2 ~ 3粒。
5.清树:幼苗出土后,两叶展开时,清树蹲苗,促进第一侧枝生长,使其提早开花结果
种植花生的步骤
1。选好花生种子。花生的品种很多,区别在于含油量不同。无论选择哪种品种,一定要选择饱满有光泽的花生种子播种。
2.浸泡去壳的花生种子以加速发芽。为什么要泡?有人问,直接种下种子不也一样吗?泡起来好麻烦。事实上,浸泡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减少在地下发芽的时间。先不要泡太久,就一个晚上,然后拿出来放在塑料袋里密封,直到种子发芽。
3.整地深耕可以促进花生根系发育,增强土壤抗旱耐涝能力,进而促进花生生长。土壤深耕的适宜深度为25-30厘米,不利于根系生长,过浅容易生土翻面。
4.开始播种。把浸泡发芽的花生种子放在坑里,在坑里施点肥料,比如我们农村养的猪牛的粪便,木灰搅拌一下。每个坑放0.2斤就行了。如果没有猪粪、牛粪,可以不放,但也不能放化肥,因为种子促芽,放了化肥,芽就烂死了。种子不能生长。
5.盖上土,慢慢把已经种好种子的坑盖上。土不能太厚也不能太厚,最好是软的。覆土厚度最好在左边3cm,有利于芽长出地面。
6.除草和施肥护理。花生从地里长出来大约需要15天。这期间一定要跟进,因为杂草和花生一起长。我们需要除草,松土,然后施肥。因为花生正处于生长周期,所以可以用有机肥尿素。
7.根外追肥是花生花期第二次追肥。花生在开花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我们按照氮肥-11 kg,磷肥-6 kg,钾肥-8 kg的比例施入氮、磷、钾三种肥料,混合施用。
8.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花生病害一般是由虫害引起的。当花长成叶林,花生青枯病和叶斑病随时出现,害虫较多,主要吃花生叶。建议使用敌百虫,或杀虫剂和乐果立即杀虫,并切断活的部分。
花生种植步骤示意图
农民在正确的花生播种方法中应记住四点,即花生状况良好,产量高
4、5月份很多地区开始种植春花生,部分气温高的地区已经播种完毕开始发芽,4月底河南也将开始发芽。往年很多农民都会遇到花生播种后不出苗的情况,要重新大面积种植,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改种花生后还会错过最佳播种期。
花生出苗主要与这几点有关。第一点是温度不合适。一些农民习惯于提前播种。播种后,气温不稳定。出苗前地面平均温度低于12℃,导致花生出苗缓慢或根本不出苗。二、花生播种后,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土壤湿度过高,花生发芽没有吸收足够的氧气,就会导致种子腐烂。土壤板结,播种深度超过7厘米,会造成烂种影响整苗壮苗。
再次,拌种时水分过大,花生种皮受损,影响出苗率。四是种子受地下害虫危害,导致不能出苗。在种植过程中,这四个问题都会影响花生的出苗。那么,农民如何在播种时一次性播种整苗呢?
1.在适宜的环境中播种
25~37℃花生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要10~15天,因此播种后要求5 cm播种层平均地温稳定在12℃以上。15天内看当地温度是否适宜,如果没有低温阴雨,可以播种。播种深度应在5厘米左右。如果土壤温度低,田间湿度大,浅播可适当,沙土稍干,深播可适当。
2.掌握花生的种植密度
掌握花生的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的提高非常有利。每个花生种植区的种植密度因自然条件、品种、种植技术不同而异,一般为每亩30公斤左右。种植早熟中果品种,建议一亩(667平方米)播种10000穴,每穴两粒。中晚熟大果型,每亩地最好播8000 ~ 9000穴。采用垄作种植方式,一垄面种植两行。
3.合理施肥
花生可以直接施复合肥,也可以单独施复合肥,施肥时要注意营养均衡。每亩需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钾肥15公斤。花生是喜钙物质,钙肥能防止花生空壳、烂籽,增加产量,调节土壤pH值。对于这两种微量元素,可以通过拌种或叶面喷施来补充钼和硼。硼肥也可以在施基肥时加入0.5公斤硼砂进行补充。
4.花生拌种
可采用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吡虫啉或噻虫嗪防治害虫,噻呋酰胺和多菌灵防治病害。还应注意拌种,以保持种皮的完整性。
希望农民在今年种植花生时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有利于花生的出苗,为高产打下基础。
如何种植四粒红心花生
花生种植分为几个步骤:
<;一、播种前的准备
1.土壤选择为获得优质高产,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厚、中性偏酸性、排水性好、肥力特性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适合花生生长发育的土壤特性如下。
(1)土层深厚,整个土层50 cm以上,耕层30 cm左右,果层10 cm左右疏松,透气性好。
(2)土壤物理性好的沉积物比例为6: 4,容重为1.35g/cm & # 179;,总孔隙度在40%以上,毛管孔隙度上层小下层大,非毛管孔隙度上层大下层小。
(3)土壤肥力高的表层土壤含有机质10g ∕ kg以上,全氮0.5g ∕ kg,有效磷25mg ∕ kg,有效钾30mg ∕ kg。
(4)土壤PH值以6-7为宜。
(5)3年以上未种植花生的无茬地块。
2.播种整地是花生高产的基础,是落实各项技术措施的前提。花生种子大,脂肪含量高,发芽出苗需要更多的水分和氧气。因此,播种前整地的一般要求是土壤疏松、颗粒细、不板结、含水量适中、排灌方便,使花生的生长发育始终处于适宜的土壤环境中。
另一方面,花生整地是结合耕地施足基肥,钾肥、磷肥、有机肥全部施入土壤。
每亩有机肥(包括牛粪、鸡粪、草木灰)2000斤+无机磷肥、钾肥和少量氮肥130斤。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和城市污染垃圾肥。
3.不同的花生品种具有不同的产量水平、适应区域和市场适应性。根据我市特点选择适宜的品种是获得花生高产高效的关键。
我市花生可为中早熟珍珠豆品种,如粤油7号、粤油41号、中凯花1号等..
4.种子准备。对保证整苗,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1)选种脱壳前,对剩余豆荚的种子进行重新选种,选择饱满的双仁果实作为种子。脱壳后,种子被分类分级。先把有谷壳、小粒、碎粒、病虫害、霉变的种子挑出来,然后按种子大小分为一、二、三等,分等级播种,但三等种子一般不用作种子。
(2)播种前晒果可增加种子后熟,打破种子休眠,促进酶的活性,有利于种子中营养物质的转化,提高种子的生活力;晒果能使种子干燥,增强种皮的通透性,增加种子的渗透压,增强吸水能力,促进种子萌发,特别是对成熟度和贮藏期间水分较差的种子。晒干的水果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3)剥花生不宜过早。因为带壳种子容易吸水,增强呼吸作用,加速酶活性,促进物质转化,消耗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发芽能力。所以花生脱壳时间越接近播期越好。
(4)发芽试验发芽试验是各种作物播种前的必经程序之一。通过发芽试验,可以减少浪费,尽早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通过发芽试验,可以提前知道花生的种子价值。及时更换已基本丧失发芽功能的种子,另作他用;发芽率低的种子可以通过浸种催芽或适当增加播种量来补偿。
(5)化学药剂拌种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对种子进行不同的化学药剂拌种,或提高花生的抗病虫害能力,或补充营养元素,增强花生种子活力,或增强抗旱能力,以保证花生幼苗整齐、完整、苗壮,为花生的优质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①拌种剂拌种:以种子重量的0.3%-0.5%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有效防止根腐病和死苗;用50%辛硫磷乳剂或50%氯丹乳剂拌种,可在苗期防治地下害虫。
②浸种催芽是争取整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通过人工方法为种子发芽创造适宜的条件。催芽有利于解决早播和低温烂种的矛盾,及时抢播,保证好播,减少种子浪费。视天气而定,如果天气持续低温,最容易加速发芽的方法是将种子浸泡在40℃的温水中3-4小时。种子吸足水后,取出放入筐中,盖上塑料薄膜,置于25-30℃加速发芽。24小时后,它们可以发芽播种。
& lt第二>在合适的时间播种
花产于热带,属于暖性作物。从种子发芽到豆荚成熟需要高温。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3-28℃,最低温度为19℃。结荚最适温度为25-30℃,最低温度为15℃。因此,花生的播期必须根据花生的生育期、所需积温和生殖生长期所需的温度范围来安排和确定。在花生的有效生长期,适宜播期的确定要求有利于整苗壮苗,调整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为花生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春播花生的温度是主要矛盾。根据我市各地的气温和当地的种植习惯。播种期最好安排在大寒至立春期间,此时播种可以延长花生的营养生长期,有利于花生高产外观的形成。
& lt第三>播种技术
1.播种方法花生按栽培方法在露地播种,用薄膜覆盖。按作业方式分为人工点播和机械播种。
2.种植密度应以合理密植为原则。花生的种植密度取决于株高、结果范围和叶面积。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取决于气候特点、土壤肥力、品种和栽培条件。根据我市各地花生地力情况,株距5×8寸,基本苗在双仁种植,收获苗数约2万株。尽可能用花生规格犁或用花生定穴器,每畦六行。
3.一般花生的播种深度在5厘米左右。要掌握旱种不深、湿种不浅、土要浅、沙地或沙地要深的原则。露地栽培最深不得超过7厘米,最浅不得小于3厘米。
4.播后镇压是抗旱播种保证花生全苗的成功经验。镇压后,既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又能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下层土壤水分上升,防止种子干枯,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
& lt第四>灌溉和排水
花生既怕旱又怕涝。比如苗期、花期干旱缺水,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减少花数;因为进针时缺水,很难将果针埋起来。即使插了针,卵巢也无法扩张。结荚期缺水会严重影响荚果发育,显著减少荚果数量;成熟期缺水时,荚果饱满度和水稻产量会降低。
总之,灌溉时期主要是由花生生长期的降水量及其分布、土壤含水量和花生各生长期对土壤水分的需求决定的。
排水花生是耐旱作物,但耐涝性差,田间水分过多,土壤空气不足,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根瘤少,固氮能力弱,植株黄矮,开花节位提高,插针困难,结实率和坐果率降低,烂果增多,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排水的目的是排除地下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耕层过多的水分,以调节土壤温度、湿度、通风和营养,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为花生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 lt五、合理施肥
1.花生施肥原理
(1)种植花生的土壤多为丘陵砾石土和平原冲积沙土。这些土壤结构差,肥力低,要施有机肥活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再配合化肥,及时补充土壤养分。为了保证花生的高产优质,提高施肥效益,实现地耕结合,必须贯彻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原则,做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
(2)基肥充足,追肥适当,会使秧苗健壮,花生生长稳定,为高产优质打下坚实基础。增加花生氮钾肥基施比例,可以满足幼苗生根、长树的需要。氮肥追肥比例过高,容易导致徒长、倒伏和病虫害。钾肥追肥比例过高,容易导致烂果,肥料回报降低。肥效慢、利用率低的有机肥和磷肥应以基肥为主。因此,花生生产中,如果能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少施或不追肥。要掌握轻施壮苗,重施弱苗,少施肥田,多施薄田的原则。
2.播种前,与底肥和种肥结合撒在整块土地上的肥料称为底肥或基肥,与播种、开沟或开洞结合施用的肥料称为种肥。基肥和种肥是花生苗壮、多花、多果、满荚的基础,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80-90%,是花生的主要施肥方式。基肥应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以氮、磷、钾等化肥。一般每亩施尿素20-3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硫酸钾30公斤。每亩施基肥4000斤。
3.花生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基肥施用情况和花生生长情况而定。
(1)苗期追肥土壤肥力低,底肥用量不足,幼苗长势不好时,应提早追肥苗肥,促进幼苗早期发育。苗期追肥应在初花期前施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一般每亩施氮肥8-10斤,或通过撒土或开沟施复合肥30-40斤。
(2)花针期追肥花生开始开花后,植株长势旺盛,有效花大量开放,大量果针相继埋入土中,对养分的需求急剧增加。如果底肥和苗肥不足,要根据花卉的生长势及时追肥。但此时花生根瘤菌固氮能力较强,固氮量基本能满足自身需要,但对磷、钙、钾肥需求迫切,所以氮肥用量不宜过多,以磷、钾、钙、肥为主,避免不必要的生长。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40斤,每亩施优质环肥500斤,改善花生磷钙营养,增产非常显著。
(3)花生叶面喷施肥料(又称根外追肥)具有吸收利用率高、节约肥料、增产显著的优点。特别是花生生长发育后期,根系老化,叶面喷施肥料效果更明显。叶面喷施氮肥,花生的吸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叶面喷施磷肥能快速跑到荚果,促进荚果饱满。
花生生长后期,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200克,叶面喷施120斤水,最好连用三次,每七天一次。
& lt六>现场管理
1.花生出苗后要及时检查苗情,严重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补苗,使单位面积苗数达到计划要求。这项工作一般在出苗后3-5天进行。补种苗主要有三种措施。
(1)贴芽贴苗。在花生地的角落或其他空地种一些花生。当子叶的顶面尚未张开时,取出芽,移植到田里的空洞里。利用田间与苗龄相近的备用苗,在缺苗的播种穴中补植,比浸种或催芽的增产效果好。
(2)选择一块空地或田地的一角进行育苗移栽,用报纸做营养杯,直径3-4厘米,杯内装满营养土,每杯种2粒备用花生种子。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在雨天或傍晚移栽。
(3)以上两种方法劳动强度大,不容易掌握芽或苗的数量。种子太多就浪费了,太少又不能满足补种的需要,为了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