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海棠果可以吃吗
路边的海棠果当然可以吃,但是吃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因为上面会有农药残留。
海棠果为蔷薇科乔木,树皮厚,灰褐色或暗褐色,纵裂,伤口常渗出透明树脂;皮色鲜红,果肉黄白,果味清香,鲜食酸甜爽脆。果油可用于工业,加工提炼后食用,也可入药;海棠树坚实厚重,能抗磨损,耐海水浸泡,不被虫蛀。它们适用于造船、桥梁、枕木、农具和家具。树皮含有15%的单宁,可用于提取单宁提取物。
海棠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有机酸、果胶、鞣酸、维生素、硫胺素、胆固醇、钾、钙、钠、镁、锌、硼、锰等元素。
1.海棠果实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不仅是最好的血管清洁剂,也是癌症的克星。
2.海棠果含有矿物质元素硼和锰,可以增强骨骼。硼能大大提高血液中雌激素等化合物的浓度,能有效防止钙流失。
3.海棠果富含有机酸,能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排便。
4.海棠果实中含有果胶,能抑制肠道的异常蠕动,减缓消化活动,从而抑制轻度腹泻。
5.海棠果含钾较多,可与人体内多余的钠盐结合并排出体外。当人体摄入过多的钠盐时,吃一些海棠果有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
6.海棠果所含的磷、铁等元素容易被肠壁吸收,有补脑、安神、安眠的作用。海棠果的香气是治疗抑郁症和抑郁症的良药。
7.海棠果中的鞣酸有助于预防牙周病。吃海棠果还有健齿洁齿的作用。
功效
海棠果实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果实。海棠果实具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涩肠止痢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积、腹胀、肠炎、腹泻、痔疮。
1.生津止渴
海棠含有糖类、维生素和有机酸,能帮助补充人体内的胞内液,从而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
2.健脾开胃
海棠果中维生素、有机酸及物质含量丰富,能帮助胃肠道消化食物和饮料,故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
3.涩肠止痢
海棠味甘,微酸,能缓中温,涩中涩精,止泻止痢,可治腹泻、泄泻、便溏等症。
4.补充营养
海棠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糖类、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等。,能给人体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5.海棠果可以健脾开胃
海棠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和质,能帮助胃肠消化食物和饮料,因此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和腹胀。冬天云南的特产是什么?云子(云南)
古代叫雍子。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徐霞客游记中有棋子出云南的记载,永昌人最佳。特点是坚而不脆,永不褪色,折射柔和,不刺眼。白子晶莹碧绿;黑点中有蓝色,蓝色中有绿色。云子重而平,声坚,冬暖夏凉。由云南围棋厂批量生产,出口日本等国家。
2羊肚菌(云南)
羊肚菌又名竹荪,是云南特有的珍稀食用菌。云南羊肚菌主要产于滇西北的丽江、迪庆等地,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针阔叶林地或林缘草丛中生长多久。它有深绿色的帽子,雪白的柄和粉红色的团藻。菌柄顶端有一条精致的白色网眼裙,因形似羊肚而得名。
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高达1.76%。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乐器和调味品。它不仅是高级宴会中不可多得的一道菜,而且对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腹部脂肪等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羊肚菌是云南最长的食用菌,春末夏初即可采收。近年来,丽江山区人民积极收获羊肚菌出口,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增收创汇途径。
3程海鱼(云南)
程海鱼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大鲤鱼、鲮鱼、压鲮鱼、红翅鱼、钩鱼和最近引进的银鱼。
大鲤鱼比较肥,头上的脂肪特别丰富,肉也比较嫩。当锅里的水烧开后,放入鲜鱼,加入葱、姜、辣椒等调料即可食用。它的味道极其鲜美。
鲮鱼的眼睛像玛瑙。这种鱼又圆又长,鱼鳞细嫩,营养丰富。对于久病未愈者,有很好的滋补强身作用。每当雨季,鲳鱼迎着山涧的洪水逆流而游,人们就在沟里挖塘设卡捕捉,所获之鱼称为水口鲳鱼。
近年来,鲦鱼几乎灭绝,但红翅鱼却茁壮成长。它吃的是澄海养殖的银鱼和海苔,条条巨大,脂肪饱满。这种鱼无论是煮还是炒都很好吃。
澄海银鱼,原为太湖银鱼品种,1990年引入。其肉质细嫩,滑腻无刺,蛋白质高脂肪低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鱼种。
程海鱼纯净无污染,各种鱼都是招待客人的绝佳菜肴。它们不仅畅销永胜市场,还远销丽江、宁蒗、华坪、轮渡等地。澄海银鱼年产量约900吨,已成为当地出口的一大特产。
4扎染布(云南)
扎染布是大理州城镇白族人民生产的一种传统染色织物。它以当地的靛蓝为染料,将原色白色人工扎成八卦图、蝴蝶盘、三塔倒影、梅花等各种图案,然后在染液中冷染十一次,展开后得到蓝底白花图案。特点是颜色简单大方,不易变色。可用作衣服、室内窗户、门帘、台布、壁挂等装饰材料,也可用于制作纪念包、毛巾等各种旅游纪念品,在国内外广受好评。
5苏力马酒(云南)
这是一种低度的酸甜饮料,宁蒗的摩梭人和普米族称之为苏力马酒。其酒精含量在10度左右,颜色为淡黄色,含有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其生产工艺简单。先将青稞或高粱放入大铁锅中用小火煮熟,然后倒入大簸箕中晾凉,再与当地中草药制成的酒糠混合,然后倒入草编大窖中发酵两三天,再放入大砂锅中密封起来,放在火坑附近,温度适宜,十天半月左右。
这种水酒不仅能提神健胃,增进食欲,还能生津退烧。是普米族、摩梭人最爱喝的饮料。
6青刺果油(云南特产)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奥地利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博士在隐居丽江27年期间,向西方世界介绍了香格里拉和东巴文化,并惊喜地发现,在丽江玉龙雪山和泸沽湖旁的深谷里,当寒冷的冬天万物凋零时,只有一种奇特的植物——青刺果开出美丽的花朵,显示出万物沉睡、唯有我独醒的非凡生命特质,是世界木本油料中的一朵奇葩。
刺果油是一种很好的天然营养植物油,由丽江粮油贸易公司从生长在宁蒗县海拔2000米至3000米山坡地区的野生刺果中榨出。
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吃刺果的油都能长寿,80岁以上还能参加劳动或狩猎,把刺果当圣物崇拜。花椒纯天然高级食用油进入人们的生活,在国内外尚属首次。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刺白刺油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维生素E、维生素A和不饱和脂肪酸,其组成与人体脂质非常接近。营养学家称其为可食用化妆品,是人类必需脂肪酸的新来源。长期食用对治疗高血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可以健康长寿。
另外,盛夏蚊虫叮咬导致皮肤溃烂发炎,用白刺的油擦拭有很好的消炎效果。冬天涂花椒的油可以使皮肤湿润、嫩滑,还能有效防止冻伤。
7乌梅春茶(云南特产)
乌梅春茶是华坪县永兴驿乡茶厂生产的一种茶叶。用山雾中乌木河上种植的大叶种茶精制而成。经云南省茶叶研究部门取样鉴定,各种成分含量如下:水5.87%,水浸出物44.42%,儿茶素133.21mg%,儿茶素32.01%,氨基酸3052.96mg%,咖啡因4.01%,氨基酸含量高于同类产品。
华坪乌木河地势较高,气候温暖湿润,晴天时早晚到处是雾,雨天时整天都是山和云。此外,这里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特别适合茶树生长,能提高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所以品质上乘。乌木春茶具有色泽翠绿、肥条、回味甘甜、饮后回味悠长的特点,曾获省银缨奖。
8东巴挂毯(云南特产)
东巴挂毯是丽江毛纺厂的工艺产品,选用当地上等羊毛,精细编织而成,多以黄白色羊毛为底色,黑色羊毛为花纹。由纳西族古老的东巴字画和图案组成,寓意吉祥美好。该产品已获得外观设计专利。
除挂毯外,工厂还有地毯、呢绒、格子毯、高级防蛀纯羊毛被等优质产品,精美耐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深受中外客商青睐。现在工厂拥有年产10万米呢绒的生产线和年产3000至5000平方米纯羊毛手工地毯的生产能力。
9酥油茶(云南)
酥油茶是丽江纳西族、摩梭族、普米族的主要饮茶方式。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打酥油茶,这已经成为他们饮食的一大特色。
黄油是从牛奶中提取的,营养价值很高。酥油茶是一种以黄油为主要原料的饮料。制作过程如下:首先,主妇将早晨从老牛身上挤出鲜牛奶浓缩在木桶中,然后分几次倒入高约1米的细长木桶中,再用木制搅拌机用力搅拌,直至乳脂与奶渣分离并浮于表面,然后取出乳脂,放入另一个盛满清水的木盆中,用力揉搓。乳脂揉炼成饼时,按一斤的重量包装。食用时,先将茶叶放入茶壶中煨制,然后将酥油切成小绳,放入长约1米、直径约10厘米的木桶中。加入盐、火麻仁、花生、核桃、鸡蛋等调料,倒入煨好的茶叶,用顶端有穿孔木塞的棍子反复撞击。当茶叶、酥油和香料混合在一起时,可以倒入茶碗中饮用。
酥油茶色泽乳白色,香气浓郁。早上三碗,精神爽,寒气消。对于初学者来说,第一种气味是难以忍受的,第二种是醇厚可口的,第三种是永生难忘的。
10白三茶(云南)
白族三道茶,白族人称之为邵道昭。这是一种戏剧性的喝茶方式,主人和客人在其中表达他们的感情,祝愿幸福。喝三茶最初是白族人在读书、学艺、经商、结婚时,长辈对晚辈的祝愿。如今,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已成为白族人民庆祝、迎宾时饮茶的习俗。
在三茶,一个白族,过去一般是家里或者宗族里的长辈上茶。现在也有年轻人给长辈敬茶。制作三种茶时,每种茶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的原料都不一样。
第一种茶,被称为贫穷之茶,隐含着做人的哲学: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就要先吃苦。
第二种茶叫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会用小砂壶放茶,焙茶,再煮茶。同时,少许红糖,牛奶扇,肉桂等。将不得不放入小把手,直到煮沸的茶汤是完整的。
三茶,也就是所谓的无回味茶。虽然泡茶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是把小把里放的原料换成了适量的蜂蜜、少许炒米花、少许胡椒粉和一撮核桃仁,茶容一般是六七分满。喝前三种茶的时候,一般会晃动小盅,让茶汤和调料混合均匀。在嘴里呼呼作响的时候,趁热喝下它。这杯茶,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回味无穷。它警告人们,一切都应该是值得纪念的,记住先苦后甜的哲学。
11过桥米线(云南)
米粉在广东叫米线,在广西叫粉条、干粉条。米粉以优质大米为原料,经过发酵、打浆、过滤、蒸煮、挤压、蒸煮等工艺制成。米粉细长、洁白、有弹性,吃法多样。
过桥米线是云南风味的小吃之一。味道鲜美,吃法独特,闻名遐迩。
云南米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发酵大米制成,磨成粉末,俗称酸米粉,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特点:米线筋骨好,滑爽香甜,有明显的米香,是一种传统的制作方法。另一种是将大米研磨后直接放入机器中挤压成型,利用摩擦的热量使大米糊化成型,称为干浆米粉。干米粉是烘干后的干米粉,方便携带和存放。吃的时候熟了肿了。干米粉比较硬,有嚼劲,长,但是缺少米饭的香味。
过桥米线,以其制作精美的汤料,独特的吃法,鲜甜清香,咸淡适宜,成为云南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过桥米线主要由汤料、肉片、米线和调料制成。汤用肥鸡猪骨熬制,清亮透亮为佳;鸡胸肉、猪里脊肉、肝、腰花、鲜鱼切片,放入小碟中;米粉又白又韧。同时还有豌豆尖,黄芽韭菜,嫩菠菜。吃的时候把汤盛在一个大海碗里,加入味精、胡椒粉和熟鸡油。汤很浓,碗里不散发一丝热气。汤端上来后,把鸽子蛋舀到碗里,再把肉片蘸到汤里轻轻搅拌,瞬间变得像玉兰花片一样白嫩。然后加入新鲜蔬菜和米粉,淋上辣椒油和香油即可。碗里的红、白、黄、绿、黄相互辉映,那种奇异的香味让人食欲大开。
过桥米线之名,是指吃米线时,米线在两碗之间形成连续的桥,故名;有一位大师是一个有趣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在蒙自南湖的一个小岛上读书,贤惠的妻子给他送饭,饭菜很长,经常是凉的。有一天,她带了一罐鸡汤,到了那里还是温的。原来是浓浓的鸡油保护了热风。受此启发,她经常给丈夫做鸡汤米线。她在送餐时进入湖中过桥,所以有人称之为过桥米线,一时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