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牛在正常情况下屠宰后能产多少牛肉
这头牛的产肉量是多少?
相信很多不了解牛的人都无法解释清楚这个问题。然后,养牛人和杀牛人都能一眼看出这头牛的产肉量。其实也不是很难。我们都知道猪有肥有瘦,也就是说,如果猪又肥又壮,那么它的出肉率会更高。
所以,牛也是一样,但是牛的出肉率没有猪高,因为牛的骨头要大很多,这些东西的价格更低,不能和牛肉一起卖,只能不带骨头单独卖。
那么,这头牛的产肉量是多少呢?也和猪有些相似。通常如果是肥壮的牛,产肉量会高一些,但没有猪高。牛的产肉量只有半斤。我这里说的是肥壮牛的产肉量只有半斤,也就是一斤只能出半斤牛肉。如果是瘦牛,出肉量只有三两,也就是一斤只能出三两牛肉。
那么,如何提高出肉率呢?
1.饲养
饲养质量对肉牛产肉量也有很大影响。在喂养育肥牛时,很多养牛户还没有科学搭配饲料。玉米便宜就多喂玉米;如果麦麸便宜,就多喂麦麸;如果豆粕贵,就少喂,甚至不喂。这样养牛不仅会减缓肉牛的生长,还会影响产肉量。对于育肥牛,最好是分阶段育肥。任何阶段需要什么营养,我们都会根据营养需求来喂,从而提高出肉率。
2.管理
想养好牛,就要把牛当孩子养。天热了,尽量降温;天冷了,尽量保暖;如果圈脏了,及时清理干净;围栏里潮湿,打开窗户通风吧...很多养牛的人应该都有一种感觉,养牛比养孩子难。孩子怎么了?它们会说话,但牛不会说话。如果孩子调皮,打他就没事,牛打他就没用了。想要养好牛,还必须细心观察,细心管理。
不用说,我们都知道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做。
3.年龄对产肉量的影响
改良肉牛最高产肉量在18-30月龄,牛肉小骨架大产肉量低,牛肉过大肌肉停止生长产肉量不高。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饲养管理,让牛在合适的年龄达到合适的体重,然后屠宰。
4.季节对肉产量的影响
肉牛产肉量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夏季最低。这是因为秋季环境最适合牛的生长,有丰富的饲草资源。当然,如果能想办法改善其他季节牛舍的温度环境,提高饲料质量,季节对牛肉产量的影响就会降低。
1000斤-2000斤。
肉牛,也就是肉牛,是一种主要生产牛肉的牛。其特点是体型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味好。肉牛不仅为人们提供肉制品,还为人们提供其他副食品。肉牛养殖前景广阔。
我国可供屠宰的肉牛品种较多,生产效率较好,包括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利木赞牛等。
扩展信息:
区域分布:
中原肉牛区:
这个区域包括4个省的51个县,其中山东14个县,河南27个县,河北6个县,安徽4个县。该地区有1320万亩天然草地,其中可利用草地约1240万亩。
目标方位和主攻方向。中原肉牛区的目标是建设最大的生产基地,为京津冀、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提供优质牛肉。未来发展应结合当地资源和基础条件,加快品种改良和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肉牛养殖,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肉牛质量和养殖效益;大力发展肉牛屠宰加工业,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东北肉牛区:
包括5个省(区)的60个县,其中吉林16个县,黑龙江17个县,辽宁15个县,内蒙古7个县(旗),河北北部5个县。目标方位和主攻方向。这一地区的目标是满足北方地区居民的牛肉消费需求,为香港提供部分活牛,开拓日韩俄等周边国家的市场。
牧区应重点发展现代集约化草地畜牧业。通过调整畜群结构,加快品种改良,改变养殖方式,积极推广半舍饲养殖,为农区和农牧交错带提供耕牛。
农区要全面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和规模化标准化育肥技术,努力提高育肥效率和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下大力气提高其技术水平、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和档次,逐步形成完整的牛肉生产加工体系。
西北肉牛区:
包括4个省的29个县市,其中新疆自治区16个县(师),甘肃省9个县市,陕西省2个县,宁夏2个县。目标方位和主攻方向。该区域的目标是满足中国西北地区对牛肉的需求,重点发展清真牛肉生产;考虑向中亚、中东地区出口优质肉牛产品,为育肥地区提供架子牛。
主攻方向是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和疾病预防体系,发挥饲料资源优势,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努力提高繁殖成活率和牛肉品质;培育和发展加工企业,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本地区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西南肉牛区:
包括5个省市的67个县市,其中四川5个县,重庆3个县,云南35个县市,贵州9个县市,广西15个县市。目标方位和主攻方向。该区域的目标是立足南方市场,打造西南地区优质牛肉生产供应基地。主要方向是加快南方草山草坡和各种农作物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
大力推广三元结构种植,合理利用有效光热资源,提高牧草产量;加强现代肉牛养殖育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屠宰肉牛的胴体重和经济效益。
发展任务和建设重点。完善优质肉牛繁育体系。根据各优势区域的品种和资源特点,以纯种繁育为基础,以杂交改良为主要手段,加快良种繁育,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建设一批公牛繁育站、肉牛养殖场和人工授精站,逐步构建现代肉牛繁育体系。
加强基础母牛供给能力,形成性能优良的基础母牛,提高育肥犊牛质量。二是完善肉牛标准化饲养技术体系,加快建立集营养、饲料、牛舍设计、模式饲养管理为一体,适应各优势区域特点的肉牛标准化技术生产体系和技术规程。
大力推广犊牛养殖和农户规模化集中育肥的生产模式,积极发展农牧结合、异地育肥的饲养模式。支持优势地区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逐步建立牛肉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牛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活牛屠宰、胴体品质和牛肉品质评价体系。第三,建立优质安全的饲草供应体系,在各优势地区培育和推广适合光热条件的优质高产饲草,开发一种能延长饲草储存时间、延缓饲草养分流失的饲草。
经济效益显著的无公害绿色添加剂,以及与各种青贮方法相配套的机械设备。开发肉牛专用安全饲料添加剂和精料补充剂,改变传统饲料结构。
中原、东北、西南优势地区应建立特色饲料作物基地,大力推进三元种植结构;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西北优势地区应适度建设人工草地。第四,构建和完善肉牛产业链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服务农民、产品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提高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在实施分割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特色牛肉产品,加强加工副产品的开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附加值。进一步完善牛肉加工流通体系,规范牛肉和活牛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质量为基础的价格体系。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肉牛
一头牛多少钱
以成年母牛为例,体重一般在400-700斤。
黄牛是我国固有的常见牛种,因毛色多为黄色而得名,但也有毛色为红棕色和黑色的品种。几乎全国各地都养牛。在农业区主要用作牛,在半农半牧区主要用作牛和奶,在牧区主要用作奶和肉。
黄牛体长1.5~2.5米,体重200~350公斤。它体格健壮,头大,额头宽,鼻子宽,嘴巴大,眼睛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其间皮肤坚硬、光滑、无毛,称为鼻镜;头上和耳后各有一对角,分左右。角的长度和大小因品种而异。角弯曲,无分支,中空,内有骨角。
扩展信息
黄牛适应性强,耐粗饲,放牧性能好,炎热季节不怕阳光和高温,能正常采食、放牧和反刍。在寒冷的季节,我们不畏严寒和大风,一如既往地吃草根和树枝。
气温长的冬春季节,减脂少,春乏少,死亡少。在植被稀疏的沙漠里,草原只有靠放牧才能恢复元气。不仅抗病能力强,而且对多种疾病有特殊的抵抗力。
养牛场应远离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人口密集区、工业区、教育局和屠宰区。在搭建牛棚的过程中,要选择地势高、通风好、光照充足、背风向阳、干燥干净的地方。一头奶牛有多少公斤重?一头成年牛的体重约为300公斤至5261600公斤。2.一只良种黄牛(如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的成年母牛体重800公斤至1000公斤。3.纯种肉牛(如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等)的成年牛。)体重1500斤到1600斤。4.纯种黄牛的成年公牛体重在1000公斤至1200公斤之间。5.良种肉牛的成年公牛体重在2000公斤至2400公斤之间,最大的公牛重2800公斤。扩展信息:常见物种1。普通牛。它分布广泛,数量丰富,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2.牦牛。毛发齐膝,耐寒耐苦,适应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的生态条件。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家畜品种,其乳、肉、皮、毛是当地牧民重要的生活资源。3.野牛,如美洲野牛和欧洲野牛。可与牛属常见牛品种杂交,产生杂种优势,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有用基因。4.水牛是稻区的主要役畜,在印度也被用作牛奶。5、黄角短,皮毛多为黄褐色或黑色,毛短。它主要用于犁地或拉车。肉可以食用,皮可以晒黑。它是重要的役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