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和草鱼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常用名是什么?
鲱鱼俗称黑混、黑混、螺混。草鱼俗称鲳鱼、鲳鱼、鲳鱼、草鲳鱼、鲳鱼、草鱼、草根、粗指鱼、海鲳鱼、杂交鲳鱼、黑鲱鱼。
鲱鱼和草鱼的区别:
1.不同的属和种
鲱鱼是一种绿色的鲱鱼;草鱼是草鱼的一种。
2.不同的形状
鲱鱼呈蓝黑色,鳍灰黑色,咽上有臼齿;草鱼细长,近圆柱形,颜色青黄,咽部呈梳状。
3.不同的分布区域
黑鲱鱼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在长江以北很少见;草鱼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中,一般喜欢生活在水体的中低层和水生植物较多的沿海地区。它是中国东部从广西到黑龙江的平原地区特有的鱼类。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鲱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鱼
什么是鲱鱼
鲱鱼又叫鲱鱼、鲱鱼、吴琴、布鲁克鱼。
是中国四大传统淡水鱼之一。含有糖、多种维生素、锌等矿物质,并富含硒、碘等微量元素。黑鲱鱼味道鲜美,被视为上等食用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青鱼(学名:Mylopharyngodonpiceus)是鲤科和鲱鱼科的鱼类。体长可达145 cm。体长为体高的3.3 ~ 4.1倍,头长的3.5 ~ 4.4倍。体厚,近圆柱形,腹部圆,无腹缘。背鳍位于腹鳍上方,无硬刺,外缘平直。体青灰色,背深,腹部灰色,鳍全黑。个体较大,最大可达70多斤。
鲱鱼叫什么
鲱鱼也叫鲭鱼、吴琴鱼和鲻鱼。
鲱鱼(学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别名鲭鱼、吴琴、鲻鱼、螺绿、鲱鱼、鲱鱼、绿棒、青铜绿,是鲤科鲻鱼属的一种温和的肉食性鱼类,也是鲱鱼的唯一品种。
形似草鱼,头略尖,腹部灰白色,其他部位青黑色,特别是背部和鳍较深,故名鲱鱼。它的体长为圆柱形,吻尖,下咽齿连续4颗,呈臼齿状。
黑鲱鱼主要栖息在江河湖泊的下层,以软体动物为食,是鲤科的大型经济鱼类。黑鲱鱼生长迅速。三年时间,鱼可重达3-4公斤,最重可达70公斤,体长145-456毫米。
4 ~ 5年成熟,繁殖期为5 ~ 7月,在膜直径5 ~ 6毫米的河流中产生浮卵..繁殖季节,雄鱼头上有白色颗粒状的珍珠星,胸鳍上有条状密集的珍珠星。
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野生鲱鱼数量急剧减少。2007年12月12日,鲱鱼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2015年5月20日,鲱鱼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无危险》(LC)。
黑鲱鱼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平原,在长江以北较少。由于鲱鱼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它已经被移植到北美、欧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的许多国家。是长江中下游及沿江湖泊的重要渔业资源,是湖泊池塘的主要养殖对象,因此被称为我国淡水养殖四大鱼类之一。
鲱鱼的俗称是什么
鲱鱼俗称黑混、黑混、螺混。青鱼属于鲤形目、鲤科、Yarrowinae和青鱼属,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栖息在河流和湖泊的下层。黑鲱鱼生性不喜活动,主要以软体动物为食,生长速度快,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
黑鲱鱼是一种下层鱼,通常不会游到中层和上层。通常集中在河流、海湾、广阔的江河湖泊及附属水体等底栖动物体内,冬季在河床或湖泊的深水中越冬。鲱鱼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 ~ 32℃,6.5℃以下开始死亡,40℃以上开始死亡。摄食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 ~ 32℃。
扩展信息:
黑鲱鱼在不同的生长期对食物有不同的需求,如黑鲱鱼幼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幼体阶段主要以底栖生物、蜻蜓幼虫和摇蚊为食。鱼长大后,人们用蚕蛹、玉米、豆饼、豆渣、糟醅喂鲱鱼。
鲱鱼有牙齿,位于口腔的咽部,也叫咽齿。遇到螺蛳、贻贝、蛤蜊等贝类时,它能用牙齿咬碎坚硬的外壳,吐出来,吃掉里面的肉。春夏秋三季,鲱鱼的胃口都很大,尤其是秋天,鲱鱼特别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