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有哪些别称
别称:李江、曹丽、成熟卫春、玉荣、犁食、去骨花、黑花、红药等。芍药是一种既可药用又可观赏的经济植物。芍药是中国传统名花。适合布置特殊花坛、花境,或种植于林边、岩石、庭院,以及盆栽和提供鲜切花。芍药的块根可入药。栽培的芍药,含有芍药苷、丹皮酚、β-谷甾醇、苯甲酸、草酸钙等,是挖根后刮皮加工而成。微寒,味苦、酸,有调理肝脾、养血的作用。主治腹痛、胁痛、痢疾、月经不调、崩漏等。野生芍药,其根被挖掉洗净后成为芍药,微寒,味苦,有凉血化瘀的作用。种子的油含量大约25%,用于制造肥皂和涂料。
芍药的别称是什么?是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吗?芍药因其色美纯度高,是生活中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实际上也是可以入药的中草药。我们来看看芍药的别称。芍药还有什么别称?芍药别名:李江、廖立、秋味春、玉容、春耕、去骨花、黑花、红药等。牡丹花语是:情有独钟。它包含着羞涩,意味着思念,是财富和美丽的象征。
芍药盆栽技术
芍药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温、喜肥、有一定耐寒性的特点。在年平均气温14.5℃,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42.1℃的条件下生长良好。牡丹是多年生植物。每年3月发芽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期。花期为5月,果期为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此时芍药苷含量最高。
芍药可以种在地里,盆栽家用和装饰阳台,也可以作为切花用于瓶栽。芍药不仅是名贵花卉,其根也是高效中药。在古代方剂中,并没有芍药与芍药的区分,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芍药的药用认识也逐渐加深。选取人工栽培的芍药,沸水煮后晒干,所得药材称为芍药。具有养血平肝、敛阴止汗、温中止痛功效。将野生芍药的根和栽培芍药的细根直接干燥得到的药材称为赤芍。有泻肝火,散邪血的作用。说白花叫芍药,红花叫芍药,这是不对的。
芍药喜阳光,耐寒肥美,夏季喜凉爽气候。它需要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忌盐碱土。芍药盆栽应在秋季10月份进行,要带泥球或泥块。如果是分株,其块茎需要有芽眼,否则种植后不会长出枝叶,不会开花。种植后,覆盖比块茎厚3 ~ 4厘米的土,施基肥,保持盆土湿润。
盆土可以掺1/10河沙,种在盆里。
盆栽芍药要放在阳台向阳的地方,冬天不一定要搬到室内。除了施基肥外,追肥应施于盆栽土壤中
春季发芽,芽孕,秋季生长。
生长期缺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现营期和花期。侧芽出现后可以采摘,集中营养,促进顶芽美丽绽放。花枯萎后,应及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6月下半月,即6月下旬进行施肥,及时补充芍药花期消耗的养分,为芍药进入第二次旺盛生长期,保证来年的华丽开花准备物质条件。霜后剪去平盆内枯萎的地上部分,适当浇水覆土。从冬季到早春的整个休眠期,土壤要保持湿润,不能太干燥,但排水要通畅,避免积水,否则地下根系容易腐烂死亡。冬天不要过度运动。
盆栽芍药1 ~ 2年换一次,10月上旬进行。换盆的时候要多留点土。如果集群不大,就不要分株了。
芍药一般通过分株繁殖。俗话说:春分牡丹,老了不开。因此,芍药不适合春季移栽。通常是10月份地上部分枯萎后再分株。分株时,挖出根株,用尖刀沿根裂处切开,使每丛有3-5个饱满的芽和下面的根群(不要伤芽眼),然后种在施过基肥的广口深盆中,覆土至芽顶3-4 cm,保持盆土湿润,栽后第二年即可开花。芍药的另一个名字是什么?芍药的形态特征
根由三部分组成:根颈、块根和须根。根颈的头部(不同于根茎,根颈为根,根茎为茎)是根的最上部,颜色较深,有芽;块根从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纺锤形或长柱状,厚0.6 ~ 3.5厘米,外观淡黄褐色或灰紫色,内部白色,营养丰富。块根一般不直接萌发,但折断后可萌发更小的新芽,故秋季可收集5 cm以上的断根进行繁殖。须根主要由块根产生,块根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可以逐渐演变成块根。芍药的根按其外形可分为三种类型:粗根型、斜根型和均匀根型。粗根型,根稀疏,粗直;坡根型,根向四周延伸,粗细不均;根型均匀,根密度适宜,粗细均匀等。根可以入药。
芽
簇生在根颈上,肉质,冬季在地下越冬,早春随气温升高发芽,初生时水红色至浅紫红色、黄色,出地面后颜色加深,一般变为深紫色,有鳞片保护。芍药的芽是混合芽,既发育成生殖器官——花,又形成营养器官——茎和叶。发芽前芽长2.5 ~ 4厘米。芽出地面后的颜色和形状也会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深紫色到黄褐色不等,芽形可分为短圆型、笋型、笔尖型三种。短圆形,芽短,末端钝圆;竹笋型,芽长,端尖,形似竹笋;笔尖型,芽长,末端渐细,像毛笔的笔尖。牡丹发芽是最壮观的景象之一,因为它体现了生命的萌芽和活力,所以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茎
被根丛生,高约50-110厘米,草质,基部圆柱形,上端有角,有的扭曲有的直,向阳部分多为紫色。
离开
叶的下部为羽状复叶,即叶端由三片小叶组成,两侧各有两片小叶。两侧的每个小叶通常由四个小叶组成。中间的复叶,末端的三片小叶不变,两边的小小叶开始减少。叶长20 ~ 24厘米,小叶呈椭圆形、狭卵形、针状等。,叶长而尖,全缘微波,叶密被白色骨质齿,叶黄绿色、绿色、深绿色,叶背面多为粉红色、有毛或无毛。芍药的叶子也有观赏价值。红光闪烁的绿龙中的绿龙是对叶子的褒义,所以也可以作为观叶植物。
芽
有圆桃、扁圆桃、尖圆桃、长圆桃、尖桃、歪尖桃、长尖桃、杏仁几种形状。外片萼片5片,披针形,绿色,自下而上递减;3内萼片(不含变种),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具黄白色条纹或紫红色条纹,倒卵形,宽卵形,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
花
一般都是单独生长在茎的顶端或者顶端的叶腋附近,也有一些稀有品种,是两朵或者三朵花。原种花白色,花径8-11厘米,花瓣5-13片,倒卵形,雄蕊多,花丝黄色,浅杯状花盘,覆盖心皮基部,顶端圆钝,3-5个心皮无毛或有毛,顶端具喙;园艺品种色彩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多色。花径10 ~ 30厘米,花瓣可达数百片,有的品种甚至有880片,花样多变。花期5-6月,果期8月。果实滤泡有纺锤形、椭圆形、瓶形等;光滑,或有细毛和小刺。2 ~ 8枚离生,由单心皮组成,1室子房,含5 ~ 7粒种子。它有药用价值。
种子
黑色或深褐色,种子大、圆、长方形或尖形。
芍药的别称是什么?3白芍的功效与作用1.调理身体
很多人不知道芍药的功效和作用。首先,它可以调节身体。其花、叶、根、茎均可入药。可用白芍2克、生地3克、绿茶3克冲泡饮用。长期饮用可以保养和护理肝脏,有效缓解。很多中青年朋友习惯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牡丹泡水有很好的明目醒神的作用。
2.止痛化瘀
用芍药的根泡茶,可以止痛、散瘀、活血。经常遭受关节痛、胸痛以及各种疼痛的朋友,可以泡一些芍药根来缓解疼痛,同时也可以用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喝用芍药根泡的茶还可以泻肝火。它的作用类似于止痛药,但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让人产生依赖性。
3.装饰功能
牡丹花非常漂亮。可以种在院子里,也可以盆栽。长时间的欣赏会让人觉得赏心悦目。芍药的花香还能净化室内的室内空气,使室内清新。它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
4.病虫害防治
芍药的根和叶经过鞣制,可提取制成栲胶。提取的栲胶可作为土壤杀虫剂喷洒在农作物上,可杀灭多种对农作物有害的病虫害,如杀灭大豆蚜虫、治疗麦秆锈病等。
5.美丽美丽
可以用牡丹花泡茶喝美容养颜。先准备3-5g牡丹花,差不多3-4朵用开水冲泡,也可以加入冰糖和绿茶。当你一起喝的时候味道会更好。如果你坚持喝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的皮肤更加紧致有光泽,也会越来越红润。芍药的别称是什么?芍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70cm,枝条粗壮,颜色深褐色,表面无绒毛。叶片形状为窄卵圆形、卵圆形、披针形,边缘有白色锯齿,顶部尖,底部楔形,叶柄长1-2厘米。其他名称有婀娜、白术、李江、玉容、梨食、去骨花、点春等。
2.花序呈头状,主要生长在枝条顶端和叶片腋下,直径8-11.5厘米。花瓣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长3.5-6厘米,宽1.5-6厘米。芍药的别名和通用名
芍药的别名和通用名,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是我们生活中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芍药除了观赏价值,还有药用价值。以下是芍药的别名和通用名。芍药的别名和俗名1芍药的别名有:留草、贪尾泉、余容、耕田、无骨花、黑花、红药。历史上又称为花相、五月花神,被列为十大名花之一。芍药是肉质根。开花时,花纹大,颜色鲜艳。花期为5-6月。它喜欢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抗旱。
芍药的别名有哪些?芍药别名
芍药的别称还有:留花、留草、春熟、残容、耕、去骨花、黑花、红药、芍药。芍药被列为十大名花之一,也被称为五月花神。
2.形态特征
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特征是肉质根,由根颈、块根和须根三部分组成。肉质根粗,纺锤形或长圆柱形,叶椭圆形,狭长,披针形,叶长而尖。
3.生长环境
芍药生长在中国的江苏、东北、华北等地,现在分布在全国各地。它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比较耐旱。芍药春化阶段的温度应在零摄氏度以下,40天左右即可完成,然后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芍药是昼行植物,光照不足很难开花。
4.传播方法
芍药的繁殖方法有分杈法、播种法、扦插法和压条法,其中分杈法是生产芍药种苗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这种方法比播种开花早,分株在秋季和春季都能生长,操作相对简单,便于生产管理。分株还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芍药的别名和通用名2芍药的形态特征
根
根由三部分组成:根颈、块根和须根。根颈的头部(不同于根茎,根颈为根,根茎为茎)是根的最上部,颜色较深,有芽;块根从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纺锤形或长柱状,厚0、6 ~ 3、5 cm,外观淡黄褐色或灰紫色,内部白色,营养丰富,块根一般不直接萌发,但折断后可萌发较小的新芽,故秋季采集5cm以上的断根即可繁殖;须根主要由块根产生,块根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可以逐渐演变成块根。芍药的根按其外形可分为三种类型:粗根型、斜根型和均匀根型。粗根型,根稀疏,粗直;坡根型,根向四周延伸,粗细不均;根型均匀,根密度适宜,粗细均匀等。根可以入药。
芽
簇生在根颈上,肉质,冬季在地下越冬,早春随气温升高发芽,初生时水红色至浅紫红色、黄色,出地面后颜色加深,一般变为深紫色,有鳞片保护。芍药的芽是混合芽,既发育成生殖器官——花,又形成营养器官——茎和叶。发芽前,芽长2、5 ~ 4厘米。芽出地面后的颜色和形状也会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深紫色到黄褐色不等,芽形又可分为短圆型、笋型、笔尖型三种。短圆形,芽短,末端钝圆;竹笋型,芽长,端尖,形似竹笋;笔尖型,芽长,末端渐细,像毛笔的笔尖。牡丹发芽是最壮观的景象之一,因为它体现了生命的萌芽和活力,所以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茎
被根丛生,高约50-110厘米,草质,基部圆柱形,上端有角,有的扭曲有的直,向阳部分多为紫色。
叶子的下半部分
是二回羽状复叶,即叶的末端由三片小叶组成,每侧有两片小叶。两侧的每个小叶通常由四个小叶组成。中间的复叶,即末端的` 3小叶保持不变,两侧的小小叶数量开始减少。叶长20 ~ 24厘米,小叶呈椭圆形、狭卵形、针状等。,叶长而尖,全缘微波,叶密被白色骨质齿,叶黄绿色、绿色、深绿色,叶背面多为粉红色、有毛或无毛。芍药的叶子也有观赏价值。红光闪烁的绿龙中的绿龙是对叶子的褒义,所以也可以作为观叶植物。
芽
有圆桃、扁圆桃、尖圆桃、长圆桃、尖桃、歪尖桃、长尖桃、杏仁几种形状。外片萼片5片,披针形,绿色,自下而上递减;3内萼片(不含变种),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具黄白色条纹或紫红色条纹,倒卵形,宽卵形,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
花
一般都是单独生长在茎的顶端或者顶端的叶腋附近,也有一些稀有品种,是两朵或者三朵花。原种花白色,花径8-11厘米,花瓣5-13片,倒卵形,雄蕊多,花丝黄色,浅杯状花盘,覆盖心皮基部,顶端圆钝,3-5个心皮无毛或有毛,顶端具喙;园艺品种色彩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多色。花径10 ~ 30厘米,花瓣可达数百片,有的品种甚至有880片,花样多变。花期5-6月,果期8月。果实滤泡有纺锤形、椭圆形、瓶形等;光滑,或有细毛和小刺。2 ~ 8枚离生,由单心皮组成,1室子房,含5 ~ 7粒种子。它有药用价值。
种子
黑色或深褐色,种子大、圆、长方形或尖形。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根鲜,脆,多汁,可入药。据分析,芍药的根中含有芍药苷和苯甲酸,其用途因种而异。中医认为,中药中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具有解痉、止痛、通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腹痛、胃痉挛、头晕、痛风、利尿等。
白芍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4-10g;还是进了药丸,散了。
芍药的食用禁忌
血瘀、溃疡患者慎用。
1.本草经注:邪石斛,芒硝。怕消食,鳖甲,大蓟。反藜芦。
2.本草:血虚感冒者禁用。
3.本草经典:芍药破血,故血虚病、泄泻、产后恶露皆去,少腹痛已止,痈溃,故不宜服用。
芍药有毒吗
号码
白芍配方
1.病毒性肝炎:白芍12g,甘草12g。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
2.头晕头痛:白芍12g,当归15g,川芎10g。水煎服,分3次温服,每日1剂。
3.胃痛腹痛:白芍30g,甘草9g,水煎。
4.痛经:白芍9克,干姜3克,红糖20克,水煎。
5.肠炎痢疾:白芍15克,马齿苋30克,木香6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芍药的别名和通用名3芍药的功效和作用
1.它可以改善皮肤质量
芍药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挥发油等有效成分,所以对人体皮肤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芍药的功效和作用是改善人的皮肤状况,尤其是女性朋友。不像其他一些外用的产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皮肤问题,因为芍药可以改善人体的内分泌情况,保持内分泌平衡,使脸上的一些斑点去除,从而改善衰老的现象。
2.可以缓解痛经
牡丹主要由芍药苷组成,还含有丹皮酚等有效物质,对女性朋友来说非常有用,因为它可以缓解痛经带来的痛苦,除了可以缓解女性未来几个月的痛苦,还可以清除体内的瘀血,所以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闭经或者痛经,
3.有杀死蚜虫的效果
芍药含有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等多种有效成分,可用于农药。用这种勺药做的农药,主要是针对谷类和豆类的病虫害问题,从中提取这些成分。
服用勺药的禁忌
芍药的作用很多,但是在服用的时候也要注意一定的禁忌。如果是血瘀症状,坏疽虚脱的人,最好不要服用白芍,因为白芍有破血的作用,以免加重病情。
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芍药的功效和禁忌。需要注意的是,这毕竟是中草药,服用时一定要注意用法用量。如果不知道,最好提前咨询医生,在中医指导下服用,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