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扬花如何管理,水稻太密了不抽穗

水稻太密了不抽穗?

1、低温等异常气候影响

一是低温寡照,水稻抽穗时的适宜温度为25-32℃,若遭遇低温冷害,轻则导致水稻抽穗扬花延迟,灌浆速度减慢,遇极端低温寡照甚至不能抽穗产生包颈、不能开花。二是高温干旱,因“卡脖子旱”造成抽穗困难。

2、施药不当引起

一是施用精噁唑禾草灵等除草剂影响生长,除草剂残留期较长,轻则出现水稻黄叶矮缩,严重会影响抽穗;二是在拔节孕穗期至破口前喷施三唑酮、戊唑醇等药过量,出现包颈现象,唑类杀菌剂会抑制水稻体内赤霉素的形成;三是多种药剂混用,低温寡照诱发了药害。

3、病虫害发生严重

一是稻飞虱传播病毒病,稻飞虱具有突发、蔓延快和隐蔽等特点,若大田防治不利,在水稻孕穗抽穗期发生水稻矮缩病,稻穗不能抽出或抽包颈穗,穗小颗粒少;二是纹枯病严重,水稻纹枯病在孕穗至抽穗期易发病,若发病严重蔓延至穗茎部受害,会引起水稻不能抽穗,抽穗后秕谷较多。

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对环境的抵抗能力差,不仅对唑类药剂敏感,对药剂浓度及喷药时间也十分敏感,用药需掌握好浓度和用药时间,要避开扬花时段用药(上午9点至下午4点)。

水稻出现抽穗困难,可酌情喷施1-2克赤霉素兑水50公斤喷雾,可减轻为害。

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间做好水分管理,若出现高温干旱,要及时抽水灌溉,遇低温可适当建立深水层,以水调温护苗。

防好穗期病虫害,尤其是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螟等,防病用药可选用氟环唑·稻瘟灵、苯甲·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戊唑醇等复配制剂,避免太多种药剂混用。

水稻破口打药还是齐穗打药好?

水稻抽穗期不适宜打药,最好在破口期,齐穗期施药是安全期。水稻打药一般应该在抽穗初期。应该在始穗前打一次,齐穗期再打一遍药。水稻在抽穗期不能使用农药。水稻在抽穗期能打药顶预防穗曲病!

水稻抽穗期一般不建议喷药,喷药会影响授粉,导致减产。可以打药,但要选生物农药,另外打药时间在上午九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

水稻在抽穗扬花期可以打药预防稻曲病、稻瘟病。

水稻在抽穗期能打药,但是尽量少打。

水稻扬花期适合打农药吗?

水稻扬花期为什么不适合打农药呢?水稻的扬花期也是防治穗颈瘟、褐变穗、稻曲病、纹枯病、稻螟蛉等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对水稻的稳产和高产有着积极的意义。

水稻的扬花期,一般会持续5-7天左右,因为水稻的抽穗是呈一定的时间段,水稻的扬花与抽穗也是同期进行的。所以,水稻的扬花也是呈一定的时间段的状态,基本上与水稻的抽穗期一致。通常会认为,在扬花期喷药会对水稻的花粉活性和授粉质量造成影响。的确,不合理的喷施农药确实会对水稻的扬花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完全可以避开。

水稻的扬花期,是防治穗颈瘟、褐变穗、稻曲病、纹枯病、稻螟蛉等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喷施植物内源激素、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只不过尽量避开每天水稻扬花的那个时间段,也就是每天的上午9-12点的时间段。只要避开这个时间段,喷施农药是不会对水稻的花粉活性和授粉质量产生影响。

并且,水稻每天的扬花阶段,也是高温的阶段。高温环境下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也会对水稻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从施用效果的角度来讲,也是需要避开水稻每天扬花的时间段。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水稻抽穗后能打药吗?需要注意什么?

大家好,我是新农人小玲,非常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水稻抽穗后能打药吗?可以打药,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水稻抽穗扬花期防治工作很关键,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决定性阶段。喷施农药也要注意时间问题,时间不对,将会导致水稻大量药害,从而减产。那我们先来谈谈抽穗扬花期如何管理:

一、水的问题:

水稻抽穗扬花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量最多的时期,也是 对水特别敏感的时期,首先要保证不缺水,不受旱,一般田间保持30毫米的 水层,使稻株对养分的吸收运转畅通,保持最大的光合效率,促进颖花分化 ,减少颖花败育。寒冷及高温地区,可适当加深水层调温,使土温比较稳定 ,避免因气温高低变化影响穗分化。其次在水稻抽穗扬花期不能长时间深水 管理,深水管理导致根系活力减低,根系早衰,作物养分输送受阻,抗病性 减退。所以此阶段的水分管理应以间歇湿润灌溉方式为主,即采取“陈水不 干,新水不进”的灌溉方法,促进水稻植株稳健生长。

二、施肥问题:

此阶段要巧施穗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穗肥施用应根据 品种、气候、土壤、高产结构的预期要求和理想的长势长相等综合考虑。在施肥当中对早熟品种可以不施穗肥;一般的中迟熟品种杂交稻,在早施蘖肥 的基础上不应施穗肥,特别是对肥力水平低及保肥力弱的沙田更为必要。对前期生长不旺,拔节期叶片淡黄,早晨叶片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应施用 促花肥,若到孕穗期“二黑”不显著,还应施保花肥,以提高结实率,促大穗。最好叶面喷施质量好的叶面肥

三、穗期防病问题:

主要虫害有二化螟虫、稻苞虫、粘虫、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 等,主要病害有穗稻瘟、纹枯病、褐变穗等,一定要加强病害防治。

为了确保水稻病虫防治效果,确保稻米食用安全,确保人畜安全,建议在9月份水稻病虫防治中使用以下高效低毒农药:

1、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每亩选用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克加40%毒死蜱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40毫升。

2、防治稻飞虱:每亩选用10%吡虫啉超微粉(或10%吡虫啉或10%蚜虱净)20克。

3、防治纹枯病:每亩选用20%井冈霉素30克。

4、防治穗期病害(要掌握在破口前3~5天):每亩选用20%三唑酮50~70毫升。

5、防治三代三化螟:每亩选用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加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克。

6、防治稻瘟病:每亩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克。

尤其要注意水稻在破口期和扬花期农药使用要谨慎。三唑类农药普遍有抑制作用,如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已唑醇、氟环唑等。破口期超量使用,容易造成抽穗不齐,抽穗困难,包茎等现象在水稻扬花期用药的一般原则,避开开花时间,有些农药在扬花期间是不能使用的,如铜制剂,这一类的品种很多尤其要注意!

水稻齐穗后如何科学田间管理?

一、水稻后期病虫害防治

水稻齐穗后,叶片已经老熟,茎秆木质化程度较高,二化螟等对其伤害已经较小,稻纵卷叶螟也对于其伤害也不多,一般比较危险的是稻飞虱,褐飞虱等属于迁飞性害虫,一夜之间可以造成水稻倒伏,特别是在台风较多的时候,稻飞虱的爆发风险较大,稻飞虱的防治建议还是预防为主,预防需在破口期5-7天就开始用药,这次用药是水稻后期病虫害防治关键,包括难以防治的稻曲病。

褐飞虱一旦爆发,压制基数很重要,农民也会使用到敌敌畏等速效性农药,这些农药在水稻上都有登记,只是一般建议在施药后30天再收割,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加入吡蚜酮、烯啶虫胺等药剂来一起防治。

二、肥水管理

有人提倡用粒肥,实际上粒肥是针对后期有脱肥情况的水稻田才施用的,一般是始穗期施用,一亩地用5-10斤尿素,贪青田不施,也可以叶面喷施尿素,一般100克一亩地,齐穗期可以喷施磷钾源库等高纯度磷酸二氢钾,磷钾源库的作用是促进功能叶健康,减缓早衰,提高水稻谷粒壮实度和千粒重,减少干旱、高温引起的水稻早衰,减少倒伏,磷酸二氢钾也有一定促老熟作用,水稻后期根系吸收能力有限,及时叶面补充磷钾肥对于水稻营养补充也是有利的。

一般不宜灌深水,如果需要降温,可以灌跑马水。

结束语

对于齐穗期后的水稻,南方和北方病虫害不同,某些区域后期可能蚜虫严重,也需要有针对性的防治,一般用高氯·噻虫嗪即可,在安徽江苏等地,这几年都出现过水稻还未收割就下雪的情况,这对于水稻产量影响还是不小,实时收割也是很重要的。

水稻太密了不抽穗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