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仙人掌能活多久
仙人掌简介仙人掌有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狭义的仙人掌是指仙人掌科的仙人掌,广义的仙人掌是指所有球形或近球形的仙人掌植物。这里指的是广义的仙人掌。人们的印象是仙人掌通常长满刺,是有名的刺头。其实仙人掌的花也很漂亮,娇嫩美丽,别具一格。美丽多变的仙人掌花芽一般从刺基部长出,少数品种从疣突的腋部长出,部分品种有长长的花管。花两性,雌蕊位于花的中央。花瓣多为卵圆形尖形,多为单瓣或重瓣。由于品种不同,花的大小差异很大,直径从几十厘米到只有几毫米。花的形状有漏斗形、喇叭形、钟形、放射状、管状和圆柱形。有白、粉、红、黄、橙、紫等多种颜色,有的还有特殊的金属光泽。大多数仙人掌品种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开放,下午关闭,少数白花品种在晚上开花。单朵花的寿命一般为2天,有的品种长达10天。仙人掌种类繁多,姿态各异,植株小,养护简单,容易开花,颜色鲜艳,非常适合家庭栽培观赏。如果用小盆栽,会摆放在窗台、阳台、书架、桌案等地方,就像活的工艺品一样,奇特有趣。仙人掌常见的观赏品种有草球、狮子王、白雪光、七彩玉、大统领、玲珑堂、孙子球、孙子球锦、金星、白鸟、龙珠、黑球、口袋。仙人掌的栽培方法都是原产于热带美洲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它们喜欢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半阴,怕积水。不同品种因生长环境不同,习性也不同。在栽培管理上,要按品种分类。1.生长旺盛的品种,如草球、龙王球、狮子王、豆等,在生长期应给予充足的光照,可放在室外阳光充足、通风的地方。盛夏高温不用遮阳,只要通风就好,否则会因闷热造成红蜘蛛危害。浇水要做,不做就彻底浇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最好把植物放在雨水到不了的地方,以免土壤积水造成根腐甚至整个球体腐烂。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稀液肥或复合肥,肥液宜淡不宜浓,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入秋后停止受精,使球紧密,利于越冬。冬季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严格控制浇水,温度保持在3℃至5℃,有利于保证植株能够充分休眠,来年生长。幼株每年春天需要翻盆,成株3到4年翻盆一次。因为仙人掌植物有很多刺,换盆的时候最好垫上报纸,避免扎破。剪除2/3至1/2的死根和烂根,无吸收能力的老根应全部剪除,促进其萌发健壮的新根。盆土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可与园土、沙土、炉渣混合。2.生长势弱的小球,如‘紫笋球’、‘黑李球’,原生于草,夏季被杂草遮蔽,栽培中、夏季要避免烈日暴晒。‘白鸟’、‘京小店’和‘菜翁玉’因原产地海拔高,适宜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中生长。此外,它们的白刺和毛容易脏,最好常年放在光线充足的室内。春秋两季是这类仙人掌的主要生长期,避免盆土积水,每月施一次低氮高磷钾薄肥。由于不耐高温,夏季植株生长停滞,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应停止施肥,控制浇水。如果冬季气温能维持在10℃以上,可以继续浇水,促进植物生长。如果控制浇水使植物处于休眠状态,它们也能承受5℃的低温。这种仙人掌的自根苗生长缓慢,很难开花。因此,最好以‘葫芦巴’、‘草球’等生长旺盛的仙人掌植物为砧木,采用平接的方式进行嫁接,以加速植物生长,提早开花。但嫁接的植株容易早衰,观赏价值不如原株高。3.仙人掌的繁殖仙人掌的繁殖因物种而异。‘草球’、‘孙子球’、‘金星’等容易结球的品种,可以在生长季节采摘鳞茎晾晒几天,待伤口干燥后再剪。‘大统领’、‘龙珠’、‘狮子王’等不易结球的品种可以通过播种繁殖。生长势弱的白鸟、白雪光、景明殿、蔡翁玉、黑里秋等,常采用嫁接繁殖。对于不易结鳞茎、不能收获种子的品种,可破坏健壮植株顶端的生长点,促进鳞茎的发育,当鳞茎长到一定大小时,可摘下进行扦插或嫁接。白鸟仙人掌是凤蝶科的一种植物,起初是单生的,后来才丛生。单个球直径约3.5厘米,疣呈圆柱形。微小的白刺长约0.5厘米,每根刺基上约有100根刺,全部水平散布,密密麻麻布满球体。花漏斗状,直径2厘米至3厘米,略带红色。仙人掌科的一种智利球茎植物,有一个丰满的萝卜状肉质根,一个灰绿色到暗红色的球形物,和一个螺旋形排列的黑色或棕色的圆形小瘤状隆起。花黄色,直径4厘米至4.5厘米。彩翁玉,又名‘彩玉’,是仙人掌科智利属的一种植物。其植株单生,球形至短圆柱形,直径约5厘米,高10厘米至14厘米。它的球体呈青绿色,密被不规则的黄色或棕色刚毛覆盖。花顶生,长管状,漏斗状,粉红色。狮子王又名‘狮子王球’,为天南星科属植物,单生,扁圆形或圆形,深绿色,直径约16厘米,疣突边缘13至15,刺白色或淡黄色,顶端和基部红棕色。花顶生,漏斗状,直径4厘米至6厘米,颜色浅黄。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单生或丛生,幼株呈球形,后逐渐圆柱形,高75厘米,直径12厘米至15厘米,深绿色球体,有11至12条棱,有黑色锥形刺。花生于球体侧面,喇叭状,长约24厘米,直径约10厘米,白色或淡粉色。杂色品种‘紫笋秋’为仙人掌科紫笋秋属植物,球形黄色,丛生,球状或圆柱状,16-2 0条细棱呈螺旋状排列,刺长0.2-0.3厘米,白色或淡黄色。花生在球体下部的刺基上。花管细而长,有小红花,漏斗状。白雪光,又名‘雪光’,属于天南星科。植株单生,扁圆形至球形,直径6厘米至10厘米,有30个棱,球体均分布有呈螺旋状排列的小疣状突起。脊柱丝状,起初黄色,然后白色。花呈漏斗状,长1.5厘米,直径2厘米至3厘米,橙红色或红色,单花可持续7至10天。豆,又名‘行星’,是仙人掌属植物。植株单生,最初球形,然后逐渐扁圆形或圆盘形。表皮灰绿色,有光泽,布满由短毛组成的白斑。边缘4至12条,边缘线整齐,棱纹平缓,边缘中央一定距离处有圆形绒毛组成的刺座,但无刺。花呈漏斗状,大多是黄色,很少是红色。钩端螺旋体属植物单生,球形至短圆柱形,高15厘米至20厘米,直径8厘米至12厘米,深绿色,有13条棱,高脊,波状棱,螺旋状排列。刺座密集排列,刺顶端有钩,刺呈黄色、白色或黄褐色。花生球顶,漏斗状,花黄色,心红色,直径6厘米至7厘米。
养仙人掌,要做到六要六不要一,要有充足的阳光,不要放在光线不好的地方,更不要说把仙人掌放在阴暗的地方是喜光的花。充足的光照是成功栽培的秘诀。除了特别炎热的夏季需要适当的遮荫外,全年都可以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有的甚至可以在夏季保持充分的日照。阳光充足的仙人掌球呈鲜绿色,生长迅速。与放置在暗处的仙人掌球相比,它显得阴暗而缺乏活力,也很久没有看到球增大了。仙人掌通常在七月、八月和九月开花。开花后要放在阴凉处,恢复半个月。第二,需要不断的去球。不要让儿孙满堂的仙人掌有很强的萌球能力。即使是球体很小的仙人掌也能生出球来。其中一个球要尽快取出,否则母球会停止生长或减慢生长速度,为幼球的发育供应有限的营养。因为母球积累的营养被幼球消耗,也会导致母球不开花。第三,要种小盆,不要种小球。大盆仙人掌的特点是根系不发达,多年栽培的母鳞茎不多,盆不宜过大。一般球在盆内放下后,离盆壁有2到4厘米的空间。小球大盆会导致土壤长期潮湿,烂根。第四,要保持盆内土壤干燥,不允许仙人掌干湿交替。平时盆内土壤要干燥,采取浇水的原则,但春夏秋生长季节要适当浇水,尤其是夏季。一般来说,仙人掌在六月、七月和八月开花。如果栽培得当,可以连续开花几次,每次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一般是10到20天。此时需要补充磷基肥(恢复生长后)。施肥方法是:翻开表土,放入肥料,然后覆土。每次浇水后,会给盆土补充肥和水。但要适量,脂肪伤根。5.经常换土不要用施肥代替换土。仙人掌的另一个特点是不耐肥。除了浇水不当,施肥过多是烂根死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何避免烂根,根据笔者的栽培实践,以换土代替施肥比较好。换土时不需要掺任何肥料,只要在一般盆土中加入适量谷壳灰或煤饼灰即可。换土应在早春和三月进行。边换土边修根,可以大大缩短开花所需的周期。六、冬天要放在室内,不要露天越冬,以防球体结冰,仙人掌不耐寒,冬天不能放在室外。一般5℃以下就要往室内搬,这个时候就要停肥停水了。不是很干的时候,没必要浇水,浇水也不过分(浇水的温度比气温高5℃为宜)。越冬温度不宜高于10℃,以免妨碍休眠。
如何饲养仙人掌
养护技术
1.温度:仙人掌喜欢高温干燥的环境,冬季白天室温保持在20℃以上,夜间不低于10℃。温度过低易引起根腐病,温度过高易引起介壳虫危害。[3]
2.光照:仙人掌需要充足的阳光,但夏天不能暴露在强光下,需要适当的遮挡。室内栽培可以用光照,使其健康生长。
3.土壤:仙人掌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室内栽培多采用人工培养土,通常混有泥炭土和细砂;也可以通过在粉碎的松针中加入细沙并混合准备好的培养土来种植。
4.浇水:仙人掌要求环境干燥,怕盆土积水。通常,盆土应保持干燥和湿润。最好用干水浇。注意彻底浇水
5.施肥:仙人掌换土时,要在盆底施少量底肥,如马蹄片、豆饼或芝麻酱渣。生长期内,发酵有机肥液肥每半个月浇一次水(浓度为20%),肥料浓度不宜过高。
扩展信息:
仙人掌,俗称草球,又名长生丸、短毛丸,是仙人科多年生多肉草本植物。茎呈球形或圆形,绿色,花生于刺中。仙人掌通常在清晨或傍晚开花,持续几个小时到一天。
仙人掌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茎、叶、花,是水培花卉的艺术杰作。仙人掌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还具有吸附灰尘、净化空气的功能。
参考:百度百科-仙人掌
仙人掌怎么剪
什么都可以说!五六月是扦插的好时节,仙人掌在25-28度最容易生根。为了使插条尽快生根,除了插条本身健壮外,适当的基质和扦插时间及方法,对生根期的管理很重要,包括温度、基质水分、空气湿度、通风和光照的调节。温度应尽可能保持在最佳生根温度范围内,可通过通风、遮荫或加热等方式进行调节。附生型在生根期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天气干燥时应适当喷施。切割基质应保持适度湿润,不可过干过湿。尽可能保持基质中有足够的氧气,所以定期通风是必要的。在插条少、盆大的情况下,插条尽量插至盆边,盆边通风良好有利于生根。光照要比普通栽培植物减少一半,随着根系的形成和生长,光照可以逐渐增加。有些种类是不容易生根的,比如一些肉质较硬的种类,体内有单宁的种类。扦插前,母株可以用纸遮荫一段时间,使其组织软化,然后扦插插条进行扦插。在以量尺为砧木的嫁接植株中,部分接穗下部老化,从砧木上取下时不易生根。留量尺木心几厘米,去掉量尺的茎肉,再扦插,生根比较容易。另外,一些难以生根的插条,伤口晾干后用200ppm NAA溶液浸泡,对促进生根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