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黄瓜白粉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1)病原。
黄瓜白粉病属于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真菌侵染致病。
(2)侵染循环。
病菌在露地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第二年春暖后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温室大棚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上越冬,可周年侵染。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是从温室黄瓜传播到露地春黄瓜,再从露地春黄瓜传播到秋黄瓜,然后,又传回到温室大棚黄瓜上为害。
(3)发病条件。
白粉病发病适温为16~24摄氏度,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5%左右,少雨但田间湿度大或雨后干燥,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尤其是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病菌源时,很易流行。一般在温室大棚内条件适宜,发病较重。
小苏打能预防黄瓜灰霉菌核病吗?
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钠,是弱碱性物质,可以抑制真菌生长。而且小苏打可以食用,用它来防治蔬菜、瓜果病害,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据试验,小苏打防治蔬菜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的防效最好,可达到93%以上。
在大棚里喷施小苏打溶液,既能防病,又可增产。比如黄瓜白粉病、炭疽病、番茄叶霉病、晚疫病等真菌喜酸性,而小苏打的碱性的,其病原菌在碱性条件下很难生存。它喷到蔬菜上,起到的作用就是抑制病菌分生孢子和孢子的形成,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这样就能起到防病的作用。
黄瓜苗有白色线怎么回事?
怀疑是斑潜蝇幼虫为害。【黄瓜美洲斑潜蝇为害特点】:
成虫、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飞翔过程中将植物叶片刺伤,取食并产卵,叶片上布满约0.5毫米的半透明的斑点,成虫产卵有选择高处的习性,以新生叶为多;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幼虫排泄的黑色虫粪交替地排在虫道两侧,虫道的长度和宽度随幼虫生长而增大,终端明显变宽。【发生规律】发生期为4—11月,发生盛期有2个,即5月中旬至6月和9月至10月中旬。美洲斑潜蝇为杂食性,为害大。
黄瓜的病虫害与防治,如何技术性管理呢?
黄瓜又叫王瓜,胡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且品种类型繁多,是我国居民菜篮子中常见的蔬菜来源之一。那么如何使黄瓜的病虫害与防治呢 ?
一,黄瓜的生理性病害与防治
由于黄瓜药害是指使用农药方法不当或错用农药?,使黄瓜生长不良,药害慢,急性两种,慢性药害是指喷药?后,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会发现明显反应,如新叶发白老化,叶片卷曲和干枯,叶脉出现白色死斑,慢性药?害发生轻,会影响产量或重造成绝收,急性药?害喷药后,短时间内,出现有明显症状,发展快,如落花落叶?等等,造成产量下降,然后采取进行防治。
那么如何防治如下;1,如果出现药害后,那么就会减缓生长,那就用赤霉素40~60克/千克,
2,如果受药害植株,那没有伤到生长点,可通过水肥管理消除药害,如苗受害轻微,那就补施适当氮肥,使幼苗正常生长,假如还有叶片或植株受害较重,应及时灌水,补施磷钾肥,使根系发育,恢复能力。
3,假如除草药?,药害轻微那就用抗病威和病毒K400倍液量,还有同时加大灌溉水量。
4,即使叶片出现卷曲干枯,那就用100倍白糖水,解除和缓解药害负作用,还有要严格控制氮肥用量和农家肥用量。
二,黄瓜虫害与防治主要有农业,生物,物理机械等防治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细作经过爆晒,干枯等天敌入侵作用,杀死害虫,间作和轮作要合理,施肥和灌溉也要合理化等方法
2,生物防治选用,可利用捕食,寄生性天敌昆虫等防治。
3,物理机械防治选用温度杀死害虫,保证作物对温度低抗病毒能力,另外设计诱惑杀防虫网等防治。
通过这些方法,来预防与防治?虫害。
三,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主要危害病及防治;
炭疽病的危害是,叶子会出现不规则圆形淡褐色病班,株植变褐色等,都有可引起炭疽病的原因。主要防治,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因种子能够带病菌,其次,发现病株立刻摘除叶子,并及时用?。白粉病危害是,黄瓜茎,花初期生长不规则黄绿色小班点。主要防治有,以预防为主,深耕翻土,清除所有残留,对症下?预防。霜霉病主要危害,幼苗期发现叶片会变黄,枯死等其他因素。主要防治,应实施?物防治并及时用?。枯萎病主要危害,生长期可能发现枯萎病,幼苗和结瓜期可能发生变化等等病害。主要防治,应加强田间病株根除,及时用药?并可防治。还有菌核病,靶班病,蔓枯病,黑星病,疫病,等等主要病害,如有发现,并及时用药?与防治,确保增产,丰收。
现如今为民政策也逐步提升,希望今后国家也能考虑各界民意,为民养老提供更多技术和补贴。
黄瓜叶有白点怎样用土方法打药治
黄瓜叶子上长白点是白粉病。
症状:先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厚密,不久连成一片。
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变灰白色,最后叶片呈黄褐色干枯。
茎和叶柄上也产生与叶片类似病斑,密生白粉霉斑。
在秋天,有时在病班上产生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色。
此病在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初期霉层下部表皮仍保持绿色,与其它叶部病害容易区别。
此病的适宜温度条件是20-25℃,适宜相对湿度是35-45%。
所以,白粉菌对温、湿度的要求是,不冷不热、不干不湿。幼嫩、徒长的植株易感此病。
防治方法:白粉菌对“硫”特别敏感,在定植前按每亩用硫磺粉1.8公斤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密闭熏闷一昼夜,可杀死白粉菌,隔3天再熏闷一次,然后播种或定植。
在黄瓜生长期间,硫磺粉可减量一半,时间减为一夜即可,隔5-7天再熏闪一次,效果良好。
当田间发生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世高2500倍液,或2%加收米400倍液等,每隔5-7天喷一次,并农药的交替使用。
在喷药时,不要忽略对地面的喷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