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和蚱蜢的区别
螳螂和蚱蜢有不同的身体特征,吃不同的食物。
蚱蜢是有咀嚼口器的食草昆虫。触角呈短鞭状,后腿有力,可以通过弹跳来躲避天敌。体色为绿色和棕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蚱蜢嘴巴大,下颚发达,以植物叶子为食。
螳螂又称刀螳螂,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属于食肉昆虫。它是一种大型昆虫,身体呈流线型,以绿色和棕色为主,也有多种斑点;标志性的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有一个攀爬吸盘。
扩展信息1。蝗虫是药食两用昆虫,产卵,属于直翅目,蝗总科。据统计,蝗总科蝗虫有859种。雌雄同体,自然交配,卵生,自然条件下一年发生两代,即夏蝗和秋蝗。
2.蚂蚱又名蝗虫,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钙、磷、铁、锌、锰,还是治疗破伤风、惊风、发热、哮喘的良药。它既可食用,又有药用和滋补作用,许多大型饲料制造商需要将干贻贝磨碎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
3.螳螂是陆栖捕食者(肉食性),所有小种昆虫都可以被螳螂捕食,尤其是苍蝇、蚊子、蛾子、蝴蝶的卵、幼虫、裸蛹、成虫都是合适的猎物。甚至像蝉和飞蝗这样的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猎物。
4.蚱蜢的生命周期在一年内完成,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的递进变态。若虫蜕皮7~11次,8~12年后达到成虫期。年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量的影响。
参考:百度百科-螳螂
参考:百度百科-蚱蜢
螳螂和蚱蜢有什么区别
1。首先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如下图(螳螂左,蚂蚱右)。
2.从结构上看,螳螂(学名:Mantodea),又称刀螳螂,是一种无脊椎动物,也是一种食肉昆虫。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杂色种;标志性的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前翅皮层覆盖着翅膀,缺少前缘域,后翅为膜状,上面有一排坚硬的锯齿,两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部呈三角形,可以灵活旋转。
蚱蜢,俗称蚂蚱,是草食昆虫。体色为绿褐色,后腿有力,可通过弹跳躲避天敌。口器坚硬,前翅窄而坚韧,后翅宽而柔软,善于飞翔,后腿发达,善于跳跃。它是一种农业害虫,对农业危害很大。
3.习性:螳螂为陆栖捕食者(肉食性),所有小种昆虫均可被螳螂捕食,尤其是苍蝇、蚊子、蛾子、蝴蝶的卵、幼虫、裸蛹、成虫都是合适的猎物。甚至像蝉和飞蝗这样的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猎物。
新出土的蚱蜢喜欢吃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小。1-3岁的水蛭要注意防雨。水蛭出土到成虫大约需要27天和35天。在此期间,它们每5天和7天蜕皮一次,共5次。5龄后,贻贝逐渐开始交配产卵,每只贻贝产卵约70至100粒。
4.蚂蚱是可以食用的,而且会做菜,在云南有些地方也叫跳菜。把收集的蚂蚱带回家,用开水焯一下,去掉翅膀,放在锅里慢慢烤,直到水变干,变成褐色。加入麻油、辣椒调料和黄蚂蚱,便会透露出诱人的香味。
扩展信息:
螳螂分布:除极地外,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分布,尤其是热带地区。夏天,在城市的路灯下经常可以看到螳螂,因为螳螂有趋光性。
蝗虫是药食两用昆虫,产卵,属于直翅目,蝗总科。据统计,蝗总科蝗虫有859种。雌雄同体,自然交配,卵生,自然条件下一年发生两代,即夏蝗和秋蝗。
参考:百度百科-螳螂
螳螂是蚱蜢吗
区别:
1.螳螂又称刀螳螂,是一种无脊椎动物,也是一种食肉昆虫。在古希腊,人们把螳螂视为先知。因为螳螂的前臂像一个祈祷的女孩一样凸起,所以也被称为祈祷虫。螳螂是一种大型昆虫,体长55至105毫米,据说有的甚至可达145毫米,身体较长,多为绿色、棕色或有斑点。标志性的特征是有两把大刀,也就是前肢,有一排硬锯齿,两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部呈三角形,可灵活旋转;复眼突出,大而明亮。前脚掌捕捉,中后脚适合行走,但有时前脚掌也用来保持平衡,逐渐变形。
2.蚱蜢,俗称蚂蚱,是一种有咀嚼口器的草食性昆虫。它的触角呈短鞭状,后腿有力,通过弹跳可以躲避天敌。体色为绿色和棕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蝗虫嘴巴大,下颚发达,以植物叶子为食。蝗虫喜欢吃芦苇、稗草、白茅草、狗牙草和蒿、虾草和海蓬子。口器坚硬,前翅窄而坚韧,后翅宽而柔软,善于飞翔,后肢发达,善于跳跃。
扩展信息:
螳螂(学名:Mantodea),螳螂科的一种动物。螳螂头部呈三角形,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部可自由转动,前腿和胫骨易刺破,胫骨呈镰刀状,常向腿部折叠,形成前腿和前腿皮层,可捕捉猎物,覆盖翅膀,缺少前缘域,膜状后翅,臀域发达,呈扇形,腹部肥大。它食肉,捕食各种昆虫和小动物,除极地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地区。
蝗虫,蚱蜢,直翅目蝗总科,也称为蚱蜢和草蜢。世界上有一万多种,分布在热带和温带草原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有飞蝗和蚯蚓。中国的飞蝗有三种: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主要飞蝗种类。
蚱蜢和螳螂是一样的吗
显然,它们在外表上是可以区分的。
1.螳螂(学名:Mantodea),又名刀螳螂,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属于食肉昆虫。在古希腊,人们把螳螂视为先知。因为螳螂的前臂像一个祈祷的女孩一样凸起,所以也被称为祈祷虫。螳螂是一种大型昆虫,体长55至105毫米,据说有的甚至可达145毫米,身体较长,多为绿色、棕色或有斑点。标志性的特征是有两把大刀,也就是前肢,有一排硬锯齿,两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部呈三角形,可灵活旋转;复眼突出,大而明亮,有3只眼;天线细长;颈部可以自由转动;咀嚼口器,上颚有力。前足的腿关节和胫骨关节多刺,胫骨关节呈镰刀状,常折叠至腿关节处形成能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覆有翅,缺乏前域,后翅膜状,臀域发达呈扇形,静止时折叠于背上;腹部肥大。前脚掌捕捉,中后脚适合行走,但有时前脚掌也用来保持平衡,逐渐变形。
2.蚱蜢:
蚱蜢,俗称蚂蚱,有咀嚼的口器,是草食动物。它的触角呈短鞭状,后腿有力,通过弹跳可以躲避天敌。体色为绿色和棕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蝗虫嘴巴大,下颚发达,以植物叶子为食。蝗虫喜欢吃芦苇、稗草、白茅草、狗牙草和蒿、虾草和海蓬子。口器坚硬,前翅窄而坚韧,后翅宽而柔软,善于飞翔,后肢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农业害虫,对农业危害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