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藤酮杀死的鱼对人有什么危害?
鱼藤酮杀死的鱼含量较低,对人无害,但不建议长期食用。
鱼藤酮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杀虫剂,对光敏感。存在于亚洲热带、亚热带豆科鱼藤属植物的根中,在一些中草药中也含有,如红薯籽、苦檀香籽、昆明鸡血藤根等。
几乎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氯仿、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它暴露在光线和空气中会分解。它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无色。当它暴露在空气中时,会被氧化成黄色、橙色,然后变成深红色,并可析出对昆虫有毒的脱氢鱼藤酮和鱼藤酮晶体。
通过影响昆虫细胞的电子传递,间接杀死害虫,对鱼类的致死量为0.025mg/L,对对虾的致死量为10mg/L,对人类影响不大。
鱼藤酮遇光易分解,残留少;叶子表面的药液容易被光分解,不会污染环境。申请间隔为3天。
鱼藤酮不仅对水生动物有害,而且对人畜安全,不会污染环境。
扩展信息:
使用鱼藤酮时应注意:
1.健康危害:误服中毒。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急性中毒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胃痛、腹泻、抽搐和颤抖。对肝肾有害。
2.爆炸危险:本品易燃,有毒,有刺激性。
3.危险特性:遇明火或热物体可产生剧毒光气。
鱼藤酮不能与碱性试剂混合。这种药剂对牲畜、鱼和蚕有剧毒。涂抹时要避免液体漂到附近的水池和桑葚芽、红水辽A,容易分解,要配合使用。应储存于阴凉避光处,避免高温暴晒,远离火源。十字花科蔬菜的安全采收期为3天。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鱼藤酮
鸡血藤有哪些功效和副作用
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入肝经,具有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用于血虚血瘀型闭经、月经不调、痛经。常与当归、熟地、川芎同用,养血化瘀。
可用于治疗手脚麻木、四肢瘫痪、风湿痹症等。常与桑寄生、当归、牛膝等同用。鸡血藤能活血补血,有很强的活血作用。最适用于气血两虚、慢性风湿的老年人和妇女,但必须与其他补气养血、祛风湿的药物配伍。鸡血藤对辐射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副作用
鸡血藤会引起流产,因为鸡血藤有非常好的活血功能,临床上可用于各种类型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但如果长期服用鸡血藤,会过度刺激子宫,对孕妇可能造成流产。鸡血藤会引起恶心、呕吐、胃痛等胃肠道刺激症状,所以脾胃虚弱的人和孕妇一定要禁止服用鸡血藤。
有几个主要功能
1.补血造血:鸡血藤最常见的功能之一就是补血造血,尤其是对于刚做完手术的患者,适当服用鸡血藤可以达到很好的补血效果。如果有贫血症状,也可以用这种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2.缓解风湿骨痛:鸡血藤也有缓解风湿骨痛的作用。能通络活血,还能消炎止痛。如果患有风湿性疾病,可以服用鸡血藤改善症状。
3.养血调经:鸡血藤不仅能活血止痛,还能养血调经。对于那些平时月经不调或者经期腹痛的女性,服用鸡血藤可以达到很好的调理效果。同时可以滋养皮肤,补充气血,延缓身体衰老。
4.降血压:鸡血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降低血压。鸡血藤可以扩张血管,血管扩张后,血压也会下降。如果患有高血压,可以适当服用鸡血藤。5、增强机体免疫力:相关研究表明,鸡血藤能有效提高体内淋巴因子的活性,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病毒的入侵,提高机体免疫力。
6.抗肿瘤抗癌:现在很多人都在患癌症,所以死的人不在少数,而且鸡血藤中有一种物质可以起到很好的抗癌抗癌作用,所以大家平时可以吃一些鸡血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癌症的发生。
吃鸡血藤膏有没有副作用
您好,您问的鸡血藤膏对肝功能没有影响。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千万不要自己服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鸡血藤具有活血通络、养血调经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妇女手脚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但临床使用鸡血藤时,也要注意副作用。
鸡血藤会引起流产,因为鸡血藤有非常好的活血功能,临床上可用于各种类型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但如果长期服用鸡血藤,会过度刺激子宫,对孕妇可能造成流产。鸡血藤会引起恶心、呕吐、胃痛等胃肠道刺激症状,所以脾胃虚弱的人和孕妇一定要禁止服用鸡血藤
雄黄中毒怎么处理
雄黄主要含有硫化砷和少量其他重金属。雄黄中毒怎么办?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雄黄中毒
【不良反应机制】雄黄主要含有硫化砷和少量其他重金属。砷首先伤害神经细胞,毒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可直接损伤毛细血管,使其扩张舒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它也能麻痹血管舒缩中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还可引起肝、肾、脾、心肌脂肪变性坏死。砷能使全身毛细血管极度扩张,使血浆漏出,还容易损伤心肌,所以可导致循环衰竭和休克。砷还可增加胃肠蠕动,抑制延髓呼吸中枢,引起肝肾损害。砷在人体内吸收快,但排泄慢,常导致蓄积中毒。
【不良反应】中毒后症状为口干、咽干、口渴、吞咽困难、口中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眩晕、呼吸困难、肌肉痛、痉挛、谵妄、血管麻痹、呕血、咯血。还可引起砷角化病和砷黑变病,表现为手掌和脚掌增厚,丘疹坚硬,皮肤不痛,上身发黑,轻度厌食,腿麻木,肝功能异常,指甲增厚粗糙,有纵横排列的黑色条纹,胸背部有色素沉着,深浅不一,中间有白斑,表皮空泡或致密。长期接触可引起皮肤过敏、丘疹、疱疹、脓疱、湿疹、痤疮样皮疹等。
雄黄中毒的治疗与解毒
(1)中毒后立即用氢氧化铁溶液催吐,用1%硫代硫酸钠洗胃,用硫酸镁导泻,然后服用蛋清、牛奶、豆浆、药用炭等。吸附毒素,保护粘膜。
(2)肌肉注射二巯基丙醇解毒至中毒症状消失,静脉注射葡萄糖或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或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减少血红蛋白在肾小管的沉积。(3)对症治疗:
1)如有严重溶血,可使用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预防溶血。
2)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采用透析疗法和综合治疗。
3)如有砷角化病或砷黑变病,应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0.64g/d,30次,口服维生素。
4)如遇过敏反应,可服用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并可使用肤宋庆软膏(4)中医治疗:
1)绿豆120g,煎服。
2)绿豆60克,连翘30克,木通9克,金银花30克,黄连9克,滑石12克,天花粉15克,甘草9克,汤煎,早晚各服3-4剂。
3)白芷15g,绿豆60g,水煎。
4)香附9克,冰片3克,鸡血藤、青木香、木香、三七15克,水煎3次,每2-4小时共服1次,分3次服2-4剂。
5)野蔷薇鲜叶90克~ 120克。、捣碎汁、蛋清3 ~ 5个、竹荪根粉1.5g、天冬粉1.5g,先催吐后口服。每15分钟一次,渴了就喝绿豆汤。
本产品不适合加热。本品用量应严格控制,不宜连续服用,以免蓄积中毒。
毒副作用:过量或连续服用雄黄易引起砷中毒;本品受热易分解,变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用火煅制或放入汤剂中更易中毒。外用浓度过高也会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