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盆栽草莓,求各阶段图片。
盆栽草莓时,宜选择果实长的品种。一般选择透气性好的花盆或木桶、木箱等盆栽。盆栽土可以是腐殖质混合半园土,也可以是园土、腐殖质有机肥、河沙等份均匀混合而成。春秋两季均可种植,秋季成活率高。种植前,将花盆放入水中彻底浸泡,在盆底铺上碎瓦或石块,然后放入盆土中。种植时选择壮苗,每盆3~4株,株深不宜外露。种植后,水是可渗透的,根部和土壤紧密结合。在阴凉处放置3~5天后,移至阳光充足的地方。
草莓开花结果需要更多的营养,要加强营养补充。鱼骨、家禽内脏、豆饼等。可加水发酵制成液体肥料。一般一周追肥一次。室外盆栽时,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浇水时千万不要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草莓的生长温度一般在20~25度,冬季室温保持在15度以上。花盆应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保持土壤湿润为宜。盆栽草莓,应定期去除老叶、残叶、病叶和多余的匍匐茎,减少营养消耗,提高果实品质;可以用铁丝或竹竿做成不同形状的支架,将果穗放入花盆中支撑,使果穗通风透明,果实着色均匀,防止土壤污染果实,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匍匐茎也可用于艺术造型,提高观赏价值。发现病虫害时,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盆栽草莓要在结果2年后更换。换盆时,先将植株从盆中取出,剪去老化的根部,然后种在新的盆土中
草莓生长步骤图片
首先是初期生长期:
一般在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根系开始生长,根系比地上部分早生长7倍。根系生长7天左右后,茎顶端开始发芽。先是新茎被拔,然后新叶陆续出现,老叶逐渐枯死。
早春草莓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根茎和根部储存的养分。因此,加强去年秋季的管理,促进营养物质的储存,对早春草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早春的田间管理,及时移走防寒物。
二、开花结果期:
草莓的地上部分生长一个月后就会出现芽。当新的草莓茎长出三片叶子并且第四片叶子不是全长的时候,花序开始出现。随着花序的发育,一级花先开放,然后二级花和三级花依次开放。
草莓花蕾出现到第一朵花开放大约需要15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大约需要一个月。草莓花期长,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一般持续20天左右。在同一个花序上,有时甚至第一朵花的果实已经成熟,而最后一朵花还在盛开。所以草莓的花期和果期很难分开。
草莓花期,根停止生长并逐渐变黄,不定根在根茎基部萌发。到开花高峰期,叶片和叶面积迅速增加,光合作用加强,叶片制造的养分几乎全部供给开花结果。草莓果实成熟前10天,体积和重量的增长达到高峰。果实发育是这一时期营养分配的中心,这里的叶片制造的营养几乎全部供给果实。在此期间,通过疏除无效芽来促进果实发育。
第三,旺盛生长期:
草莓果实采收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首先腋芽发生大量匍匐茎,新茎枝加速生长,新茎基部发生不定根,形成新根。出现大量的匍匐茎和新茎,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向上长出叶片,向下生根,长出新的幼苗。这个时期是全年草莓营养生长的第二个高峰,可以持续到秋末。
在这个阶段,由于极端炎热的温度,草莓将处于缓慢生长阶段,停止生长。秋末,随着气温的下降,草莓植株的生长会变慢,体内的营养物质会逐渐积累,组织也会逐渐成熟。
这个时期是草莓匍匐茎幼苗和新茎分株大量繁殖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此期间应加强管理,促进营养生长和大量匍匐茎幼苗的产生。在炎热的夏天,草莓幼苗生长缓慢。此时应采取适时喷水、遮荫等措施,帮助幼苗度过高温季节。
四、花芽分化期:
草莓在旺盛生长期后,在低温(15~20℃)和短日照条件下开始花芽分化。花芽分化的开始标志着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渡。
一般来说,草莓品种在8-9月或更晚开始花芽分化。深秋分化的花芽在第二年的4-6月开始结果。草莓的花芽分化一般在11月份结束,有些带侧花和侧芽的花芽在年底没有完成,延续到第二年春天。
随着秋季花芽形成后气温的下降,叶子制造的养分开始转移到茎和根中积累,用于来年春天的生长。
草莓的生长过程
草莓的生长过程如下:
实物图片如下:
1.发生
2.小叶子
3.大叶子。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等长,密被黄柔毛。叶三出,小叶短梗,质地厚,倒卵形或菱形,上面深绿色,几乎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密;叶柄浓密开展黄柔毛。聚伞花序,在花序下面有一个短柄的小叶;花两性;萼片卵形,稍长于附属萼片;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球形。聚合果大,宿存萼片直立并附着在果实上;瘦果顶端卵形体,平滑。花期为4-5月,果期为6-7月。原产于南美洲,在中国和欧洲广泛栽培。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保健作用。
参考:百度百科,草莓
草莓生长过程图片
在温室推广栽培时,草莓肥料吸收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从种植到开花,氮、磷、钾的吸收量占整个生育期总吸收量的20%。
2.从开花到第一、二、三花序的果实膨大成熟,这一时期是草莓产量的第一个高峰,占总产量的ss%以上,吸收的养分较多;
3.从第一次采收结束到整个采收结束,是草莓吸收肥料的第二个高峰。在吸肥的第二、三阶段,促耕特点与露地相似,磷钾肥吸收增加,尤其是钾的吸收。综上所述,可以使用无激素燕窝水溶肥,国外双技术可以将营养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更容易被作物吸收。燕窝水溶肥易吸收,吸收利用率可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