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的一生变化顺序?
蚕的一生: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做茧变蛹→化蛾,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
蚕卵:蚕卵看上去比细粒芝麻还小,圆圆扁扁的。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卵。蚕卵刚产下时为淡黄色,过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过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再后面就不再变了。孵蚕有点像孵小鸡,我们小时候通常是把蚕卵放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用自己的体温来加速孵化,没事就掏出来看看。蚕卵和鸡蛋一样,外层也是坚硬的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破壳而出。
蚁蚕:蚕从卵壳出来时极细,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粗约0.5毫米,从卵壳中爬出来后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蚕眠 :蚕宝宝食桑量极大,吃得快的,长得也快。到体色逐渐变淡,食欲逐渐减退到完全禁食,这时它会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就是蚕眠了。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
蚕龄: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就是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我们这次养的蚕最长的到了8厘米。
熟蚕: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很明显看得出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大幅下降;胸部呈透明状;身体有点发黄,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叫熟蚕了。
结茧:熟蚕后,把它们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蔟器----做茧的场地,可用些树枝或筷子做成#字或三叉架子。)蚕结茧过程大概是:熟蚕寻找好做茧的位置,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8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结成茧衣。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继续吐丝加厚,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最后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
蚕蛹:蚕结茧后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经过大约12到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蚕蛾:破茧而出的蚕蛾由于两对翅较小,失去飞翔能力。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配半天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 、生长发育、( 繁殖) 、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
自然笔记蚕的演变过程?
从蚕卵孵化开始,几天就会出蚕宝宝,接着就是喂桑叶,经过几次褪皮,蚕就长透明了,也就是成熟了,下一步就是准备麦秆,或者其他枝条,蚕会自动爬上去吐丝,到最后结茧
蚕破茧成蝶的过程顺序?
蚕不是变成蝴蝶,是变成蚕蛾。
蚕的生长过程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蚕宝宝像蚂蚁被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蚕宝宝以吃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会慢慢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
脱皮大约要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一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破茧而出,羽化成为蚕蛾。
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多少天?
为掌握养蚕生产规律,对蚕的形态、生活习性等一般常识,进行了解是很必要的。蚕的一生中有卵、幼虫(蚕)、蛹(茧)、成虫(蛾)四个发育阶段,是能吐丝结茧的有益昆虫。
卵:是卵圆形,比小米粒还小一点,颜色为灰绿色或灰紫色,每平方厘米约1700~1800粒。
幼虫(蚕):蚕的外形分头、胸、腹。头部就是平常所说的嘴,胸部三环节,有胸脚三对,腹部十环节,有腹脚四对。每平方厘米蚁蚕约2100~2300头。
蛹(茧):熟蚕上簇后约第5天化蛹。蛹体纺缍形,黄褐色。
成虫(蛾):具有白色鳞毛翅膀一对,但不能飞。交尾产卵
2~3天后死亡。一只蛾约产卵
400~600粒。
龄期区分:蚕在发育过程中,从孵化到结茧,一般经过四眠、五龄。蚕期经过因品种、饲育季节和饲养条件等不同而有长短。春季的25~28天,就可上簇结茧。蚕成长发育到一定的时候就要脱去旧皮,生长新皮。在脱皮期间不食不动,叫做眠。眠与眠之间叫做龄。
一般一龄至三龄称小蚕期,四龄至五龄称大蚕期。
第一龄:从孵化到第一次脱皮前,称第一龄。眠期叫头眠。龄期经过三至三天半。初期蚕体细小,满身刚毛,体色黑褐如蚁,故称蚁蚕。
第二龄:第一次脱皮后到第二次脱皮前称第二龄,眠期叫二眠。龄期约经过三天。二龄经过比其他各龄都短。
第三龄:从第二次脱皮后到第三次脱皮前,称第三龄。眠期叫三眠。龄期经过约四至四天半。此时蚕体上斑纹可辨认。
第四龄:从第三次脱皮后到第四次脱皮前称第四龄。眠期叫四眠。俗称大眠。龄期经过约五至六天,蚕体斑纹更为清楚。
第五龄:从第四次脱皮后到上簇,称第五龄,经过约7~8天。蚕体肥大,斑纹清晰,从蚁蚕到五龄盛食期,体重约增加1万倍。
各龄期中发育时期的区分:蚕在同一龄期的发育过程中,由于食欲程度、体色等的变化,可分为五个时期,正确地掌握这五个时期,对于合理给桑和眠起处理有很大帮助。
少食期:脱皮后的蚕,俗称起蚕,皮肤、口器都很嫩软,需经过一些时间,才开始食桑。在脱皮后第一天食桑较少,称少食期。
中食期:体色逐渐转青,体躯细长,皮肤上的皱褶展开,食桑量介于少食期和盛食期之间。
少食期和中食期应适当控制给桑量。
盛食期:体色青白有光泽,逐渐由青转白。食欲旺盛,食桑时间较长,成长已达此龄的最大限度。
催眠期:体色由青白变炒米色(白中带黄),皮肤紧绷而发亮。食欲减退,吐出丝缕,逐渐就眠,这时称将眠蚕。五龄盛食期后称催熟蚕。
眠前最后一次喂蚕称“止桑”,又叫“停食”。眠起后第四次喂蚕称“饷食”。从饷食至停食称“食桑中”。从停食至饷食称“停食期”,又叫“眠中”,从蚕孵化到结茧称全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