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重点叙述生物防治方法?
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为了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物或人畜,而人为地采取某些手段,一般可以分为采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和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
怎样用生物法防治蛴螬类地下害虫呢?
危害甘薯的地下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蟋蟀、蝼蛄、地老虎、蛴螬、金针虫五大类,这些害虫全是杂食性,可同时危害很多作物。防治方法主要有:
农业防治:精耕细作,消除杂草,灌水,轮作;
物理及人工防治:人工捕杀,灯光诱杀,糖液诱杀,堆草诱杀;
生物防治:培养大黑金龟乳状芽孢杆菌,接种土壤内,使蛴螬感病致死;
化学防治:可结合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进行药剂浸苗,拌施毒土,毒饵诱杀,药剂喷洒。特别推荐采取农业措施防止地下害虫,化学防治必须符合国家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要求。
生物防治是利用什么对付农林害虫进行防治的方法?
什么是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原体、害虫和杂草的方法。它是一门研究利用天敌控的实质就是利用生物种间关系、种内关系,调节有害生物种群密度,即是生物群治生物群。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以虫治虫,即利用捕食性、寄生性的昆虫如蚜狮、草蛉、寄生蜂和瓢虫等防治害虫;
(2)以微生物治虫,即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毒素等)防治害虫;
(3)植物病原菌的生物防治,即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抗生物质等)防治植物病原菌(包括土壤中的病原菌);
(4)杂草的生物防治,即利用食草昆虫和专性寄生于杂草的病原菌防治杂草。对于植物病原体、害虫和杂草的生物防治的内容有所不同,但都是利用生物种间关系,符合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规则。只要掌握生物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并加以利用,就能控制病虫害的为害,促进农林业的生产。
红蜘蛛、蚜虫、蚧壳虫严重危害农作物,如何干净快速杀虫?
多谢邀请!几乎所有农作物、果蔬都会有蚜虫、红蜘蛛、蚧壳虫危害,蚜虫红蜘蛛、蚧壳虫都是危害农作物叶片,嫩芽的虫害,农作物苗期尤为严重发生,严重时,农作物嫩芽新梢会枯萎,叶片有红色斑点。
红蜘蛛、蚜虫、蚧壳虫都喜欢在高温、高湿环境,在杂草里产卵越冬,春季小麦、油菜,夏季水稻、玉米、大豆、蔬果、棉花偏重发生。在冬季要对沟渠,路边杂草铲除,焚烧或无害化处理,消除蚜虫、红蜘蛛、蚧壳虫越冬环境。对田间杂草、秸秆也要清理掉,深翻土壤,重新平整种植。要加强田间管理。农作物种植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松软土壤,清沟沥水,通风除湿,消除蚜虫、红蜘蛛、蚧壳虫生存环境。对农作物要合理密植,整枝、修剪。蚜虫有天敌,七星瓢虫、蚂蚁都是蚜虫天敌可以利用起来。蚜虫可用洗衣粉加尿素溶液喷雾防治。蚜虫、红蜘蛛、蚧壳虫药剂防治,可用吡虫啉、吡蚜酮1000倍液防治。对红蜘蛛可用吡虫啉、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时,喷头朝上,对准叶片反面喷雾效果好一点。农作物嫩芽新稍、花蕊重点防治。虫害严重时,每隔5天——7天防治一次,虫害较轻可每隔7天——10天防治一次。药剂防治要不留死角,不能漏喷。对沟渠、路边杂草也要喷雾防治。蚜虫、红蜘蛛、蚧壳虫是吸食植株汁液为生,造成叶面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造成植株无法正常生长,植株生长萎蔫,影响扬花授粉、结荚、结果,从而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的植株被蚜虫、红蜘蛛、蚧壳虫危害了没有了顶芯,蚜虫、红蜘蛛、蚧壳虫在梅雨季节偏重发生,近期要对棉花、玉米、大豆、水稻、豆角、茄子、各类水果重点防治,水果要及时套袋。尤其是高温高湿环境天气,利用晴天喷雾防治。以上是@长江老农 个人经验分享,仅供参考,欢迎评论、关注、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