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三叶蔓荆子属于马鞭草科,又名三叶蔓荆子、三叶蔓荆子叶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荆条的干燥成熟果实可入药,具有祛风散寒、镇静止痛、行气化瘀、清头目的功效。对风热感冒、头痛、牙龈肿痛、目赤流泪等疾病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那么,蔓荆子入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单叶蔓荆的形态特征该品种的主要特征是:匍匐茎和不定根常生长在节上。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或近圆形,先端通常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全叶长2.5-5厘米,宽1.5-3厘米。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与原品种相同。花期7-8月,果期8-10月。该品种与原品种的区别仅在于营养器官的区别,花和果实的特征基本相似,原品种的叶型也不稳定,3小叶不全,有时侧枝上可能有单叶;培养后发现茎基部可产生不定根,而上部消失。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认为将其作为一个品种来对待更为合适。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味道:苦而辛,凉而香。
功效:祛风散热,宁心止痛,行气化瘀,清头目。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牙龈肿痛,目赤,流泪,视物模糊,头晕目眩。
单叶蔓荆子的用法用量7-10克种子和7-18.5克枝叶水煎。
荆条的食用禁忌血虚火旺、头痛头晕、胃虚者慎用。
蔓荆子有毒吗?无毒。
蔓荆子补方1。逆风:蔓荆子2升(完),一桶酒。用丝袋泡七夜,暖衣三次,三天。
2.风寒侵目,引起肿痛,引起流泪,涩肿羞:牡荆三钱、荆芥、蒺藜各两元,柴胡、防风各一元,甘草五分。用水煎服。
3.劳累饮食不佳,白内障:黄芪人参一两,炙甘草八元,蔓荆子两块半,黄柏三钱(酒炒四次),白芍三钱。嚼在嘴上,每次三五元,水煎。
在中药的使用上,任何一种中草药都要严格按照疾病的具体情况和相关配方来使用,否则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所以建议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全可靠。希望上面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荆条价格多少钱
荆条又名牡荆、黄荆、牡荆、青子、荆条、黑木耳、金丝桃,常用于治疗外感头痛、感冒等疾病,在医学上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那么荆条的价格一般是多少呢?种植前景如何?
1.荆条的价格是多少?
现在市面上的荆条品种有两种,一种是进口荆条,一种是国产荆条。根据中药的市场情况,国产荆条的价格比进口荆条贵很多。国产荆条价格一般在150-190元一斤左右,进口荆条价格一般在21-25元一斤左右。为什么进口产品比国产的便宜?这是因为中医在中国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医完全可以治病,它的发源地也在中国。药材自然会贵很多。
二、荆条的种植前景如何?
1.种植前景
黄荆的主要药用部分是植物果实,在医药行业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头晕等各种问题。药用价值很高,荆条还可以做成枕头,可以促进睡眠,预防失眠。目前,荆条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野生资源因过度开采而急剧下降。所以荆条的种植前景还是很好的。
2.市场形势
荆条之前经历了10多年的低谷期,种植环境也遭到了破坏。目前,野生黄荆主要集中在江西省,但产量相对较少。随着荆条市场形势的好转,荆条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但很多种植户在种植时往往收获未成熟的荆条,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所以目前市场上的荆条价格越来越高。
3.种植效益
一般黄荆种植密度控制好的话,一亩地可以种400棵黄荆,其产量可以达到360斤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亩产值可以达到14000元左右,那么除去种子、人工、化肥等成本后,每亩净利润在12000元左右。
4.边肖提醒
黄荆子的生长环境要求很高。虽然适应性强,但如果种植在贫瘠、粘稠、酸性的土壤中,会导致发育不良,产量受到影响而下降。然后就是市场,这是种植黄荆的主要风险。如果没有市场,那么再多的生产也是徒劳的。
以上四点是对荆条种植前景的分析。
总结:以上内容是关于荆条价格和种植前景的介绍,希望对有需要的种植户有所帮助。本文整合了互联网。
荆条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中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分类很多,其中中草药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中草药其实是一种植物药,植物药有一些分类,比如根和叶的分类,还有种子药,黄荆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荆条的一般功能有哪些呢?
【中药学名称】黄荆蔓荆子
【别名】牡荆、黄荆、青子牡荆、黄荆..
【英文名】活力结构。
【来源】蔓荆子的成熟果实。马鞭草科的。
【植物形态学】灌木林是一种小树。小枝四棱形。叶为3小叶复叶,有时为单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顶部绿色,底部密被粉红色短毛,叶柄极短。圆锥花序顶生,花萼钟状,果后扩大,通常在一边撕裂;花冠蓝紫色,先端5裂成二唇,上唇2裂,下唇3裂,以中部裂片最大;雄蕊4,从花冠凸出;子房球形,浓密具腺,花柱悬垂,柱头2裂。核果球形或倒卵形。花期7-9月,果期9-11月。
【分布】生于平原、沙地、河岸、溪流和灌丛,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
【采收加工】秋果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性】呈球形,直径4 ~ 6mm。表面灰黑色或暗褐色,被灰白色粉霜覆盖,有4条纵向浅沟,顶部略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和短果梗。花萼长度为果实的1/3 ~ 2/3,裂齿5个,其中2个齿深,有密毛。重量轻,坚韧,不易折断。在横截面上可以看到四个室,每个室有一个种子。气专一香,味淡微辛。
【性味归经】微寒、辛、苦。属于膀胱经、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疏风清热,清利。它属于解表药的子类。
【临床应用】用量5-9g,煎服。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牙龈肿痛、目赤流泪、视物模糊、头晕目眩。
【药理研究】抗菌;镇痛;消炎;降低血压;抗凝;消痰;缓解哮喘;癌症抑制;抑制肠平滑肌;延长常压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药理实验表明,牡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含有挥发油、脂肪油和牡荆素,还含有堇菜牡荆素、穗花牡荆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对茴香酸、棕榈油酸、微量生物碱和维生素a等成分
【禁忌症】胃虚体虚者慎用。
【相关方剂】①治疗感冒头痛:黄荆子9克,紫苏叶9克,薄荷9克,白芷9克,菊花9克。用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疗外感风热头痛、神经性头痛:黄荆子9克、桑叶9克、菊花9克、薄荷9克、白芷9克、荆芥子9克。用水煎服。(湖南药理学)
③治疗肺热、痰咳、哮喘:黄荆子(去白皮)、大黄(锉)、威灵仙(去土)、天麻各30g。四味奉上,罗散。每次取6克,调蜂蜜酒。(
④治疗偏头痛:黄荆子10g、菊花8g、川芎4g、阿莎丽3g、甘草4g、白芷3g。水500毫升,煎服200毫升,每日三次。(现代实用中医)
[简介]
牡荆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植物。荆条或牡荆入药,夏季采收,阴干,生吃或炒食。荆条一般生长在海边的沙滩上。它是一种落叶灌木,呈藤蔓状,藤蔓可长达20多米。6-7月开花,10-11月采摘果实,有时在次年1月。每亩地可以收获200公斤左右。
荆条开花时散发出幽香,随风飘散,所以当地村民又叫它香姑娘。这种植物叫甜妞,可以固沙。你很难想象这种不起眼的植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
中医认为,黄荆子味辛、苦、微寒,属膀胱经、肝经、胃经,有疏散风热、清头目的功效。《本经》记载,荆条治筋骨间寒热,湿痉,明目固齿。别鲁称之为治头风痛,脑响,泪出。
牡荆的功效是什么?
中药种类繁多,其中植物药最多,植物药又有许多细支。比如植物药,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种类来分类,但也可以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来分类。例如,一些植物药被用作种子,如牡荆。那么,荆条有哪些作用呢?
【中医概述】
牡荆是马鞭草科灌木牡荆或牡荆的成熟果实。苦、辛、寒。归肝、胃、膀胱经。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引起的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目赤、肿胀。常配以赤芍、决明子、菊花等。,如(上池秘录巨熊饮);虚证的眼暗头晕,可与补气补血的药物配伍。2。祛风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肢体痉挛,如(羌活史圣汤)。
【药效学鉴定】
蔓荆子和藁本都可以止痛。蔓荆子味辛,微寒,可治风热头痛,清肝明目。藁本味辛温,擅长治疗风寒引起的太阳经顶头痛,有通络治痹的作用。
【临床应用】
用于过敏性鼻炎。将20%黄荆叶煎剂滴鼻,每日3 ~ 5次,每次3 ~ 5滴,连用2天。疗效满意。
【药理作用】
它有镇静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和肌肉神经痛。因其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对肝肾不足引起的夜盲症、弱视有一定疗效。
[化学成分]
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和维生素A类物质。
【用法用量】6-12g,水煎。
【使用注意事项】
头痛不是风邪引起的,血虚有火者应避免。
[相关处方]
①治疗感冒头痛:黄荆子9克,紫苏叶9克,薄荷9克,白芷9克,菊花9克。用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疗外感风热头痛、神经性头痛:黄荆子9克、桑叶9克、菊花9克、薄荷9克、白芷9克、荆芥子9克。用水煎服。(湖南药理学)
③治疗肺热、痰咳、哮喘:黄荆子(去白皮)、大黄(锉)、威灵仙(去土)、天麻各30g。四味奉上,罗散。每次取6克,调蜂蜜酒。(
④治疗偏头痛:黄荆子10g、菊花8g、川芎4g、阿莎丽3g、甘草4g、白芷3g。水500毫升,煎服200毫升,每日三次。(现代实用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