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片发黄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水稻叶子偏黄是怎么回事

水稻叶子偏黄是怎么回事?

谢谢邀请,水稻叶子偏黄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缺素或肥害、除草剂使用不当、病虫危害及生理性早衰等,下面根据田间实践情况来谈谈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引起水稻叶子偏黄的情况:

1、除草剂使用不当

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与药剂质量、气温、水田环境等因素均有关,使用不当时多数情况下会引起水稻叶子发黄。当前早稻正值除草的时期,一般不建议使用双草醚,但在稗草抗性严重时,早稻也使用双草醚,常导致禾苗发黄,在用量过大或温度低于15℃时,药害会加重。除双草醚会导致禾苗发黄外,过量使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也会造成秧苗叶片发黄,稻株矮化的情况;高温天气使用氯氟吡氧乙酸也会引起禾苗发黄。

图:吡嘧/苄嘧磺隆药害 摄/蔡润国

使用双草醚一般是会出现禾苗发黄的情况,若未引起禾苗严重发黄有枯叶的情况,在追施分蘖肥后能够快速返绿。若出现除草剂药害,则需要及时喷施碧护、芸苔素、复硝酚钠等生长调节剂,以促进秧苗快速恢复生长。

2、缺素或肥害

缺素:水稻种植过程会出现缺锌、缺镁、缺氮、缺钾等引起发黄,一般缺锌出现分蘖期,表现为叶基部中脉先发黄,后黄红色或红褐色斑;缺镁主要表现在中下部老叶上,叶尖、叶缘变黄,叶片下垂;缺氮先是老叶发黄,茎叶和心叶也逐渐发黄至全株黄绿色,远看绿色带黄;缺钾表现为株型矮小,生长慢,下部老叶先黄,叶片上可见赤褐色小斑点。

图:水稻缺镁 摄/蔡润国

改善措施:根据缺素症状选择相应的肥料,缺氮可追施速效氮肥尿素或碳铵等,缺镁可追施硫酸镁,缺锌可用硫酸锌,缺钾可追施氯化钾。建议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科学平衡施肥,基施钙镁磷肥、硫酸锌,也可在分蘖期追施尿素时加用硅锌肥,补充钙、镁、硅、锌等中微量元素。

肥害: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者秸秆还田腐熟过程引起水稻叶片发黄,另外高温天气施用碳铵、氨水,易出现“烧叶”发黄发红的情况,尤其是缺水的田块。

救治措施:及时灌水洗田,减轻肥害的程度。建议碳铵做基肥施用,追肥以尿素为主,若要追碳铵应在阴天或拌细土撒施。

3、病虫危害

病虫危害导致导致的水稻黄叶现象较为普遍,细菌性条斑病(叶片上有黄色菌脓)和细菌性基腐病(发病后拔起稻株,稻株基部有腐臭味)均可致叶片发黄,细菌性基腐病是自下而上变黄,条斑病是黄褐色短虚状条斑,细菌性病害多发于大风大雨天气后!条纹叶枯病、恶苗病也会引起水稻叶片发黄,恶苗病很容易辨识,细长,比正常苗高出3/1左右,条纹叶枯病在病叶上会出现明显的黄白斑,后变成黄色条斑,发病心叶不能展开。

图:细菌性条斑病

防治措施:对于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春雷霉素等药剂防治,隔一个星期左右在防治1次;对于恶苗病只能做好用咪鲜胺或氰烯菌酯浸种;条纹叶枯病是因灰飞虱引起病毒病,发病后基本无特效药救治,可用吡蚜酮加毒氟磷拌种预防,也可在苗期和分蘖期用吡蚜酮、烯啶虫胺等药剂防治稻飞虱。

4、生理性早衰

一般多发生于水稻后期,因水稻根系活力下降,营养得不到有效供应而出现稻叶发黄,当然也有品种不佳的原因。生理性早衰主要表现为叶片大部分是橙黄色,发病叶片呈从上自下发展的趋势,并且叶片没有病斑或细菌性病害,则基本可判断为生理性早衰。

预防措施:在水稻拔节后若出现禾苗发黄,应及时追施点尿素加氯化钾,切忌长期灌深水,以湿润灌溉为宜,在抽穗至齐穗灌浆期结合防治病虫害加入磷酸二氢钾、铁杆大鼓粒或其他优质叶面肥。

水稻叶片发黄时,要注意诊断病因,若发生误症可能会延误救治时期,如病虫害不及时防治可能会引起较大的损失,所以农技人员或种植户需要对以上各种病因表现有所知晓,通过精确的诊断及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保证水稻能够丰产稳产。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水稻底部黄叶怎么回事?

[互粉][互粉][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稻底下叶子变黄可能是水稻恶苗病,水稻赤枯病或确素造成,应该及早防治。

一、水稻恶苗病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

水稻恶苗病的病菌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次年使用了带病的种子或稻草,病菌随着种子萌发而繁殖,从秧苗的芽鞘或伤口侵入,引起秧苗发病徒长。

发病秧苗常枯萎死亡。

未枯死的病苗为淡黄绿色,生长细长,一般高出健苗三分之一左右;根部发育不良,分蘖少,甚至不分蘖。

带病的秧苗移栽后,把病菌带到大田,引起稻苗发病。

当水稻抽穗开花时,病菌经风雨传到花器上,使谷粒和稻草带病菌,循环侵染为害水稻。

病菌易从伤口侵入,播了受机械损伤的稻种,或秧苗根部受伤重的,发病就重。

旱育秧发病常比水育秧重。

防治方法:防治水稻恶苗病重点放在种子的处理上。

选用无病的种子留种。这是比较可靠而最有效的方法。

严格消毒种子。用强氯精浸种、50%的多菌灵100克,加水50千克浸种;或35%的恶苗灵120克,加水50千克浸种;或3%的生石灰水浸种48小时。药液浸咱必须注意的是,液面一定要高出种子层面15厘米-20厘米,供种子吸收。同时,在浸种过程中,药液面保持静止状态,中途不能搅拌,也不能重复使用,以保证闷死病菌。

不管是在秧田还是大田里,发现病株应及时拔掉,防止扩大侵染。

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能随便乱扔,也不能堆放在田边地头,不能作种子催芽的覆盖物,不能用来捆扎秧把,可集中高温堆沤,严重的用火烧。

二、水稻赤枯病:

水稻赤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俗称“红僵苗”、“铁锈病”。近年来该病在各地发生加重,一般受害田减产1-2成。

该病一般在秧苗移栽后10-15天开始发生,病程短的1个月左右,长的达两个月。症状为秧苗迟迟不返青,或返青后生长不良,僵苗不发,甚至发生死苗。

病株地上部分矮小,分蘖减少或不分蘖。开始时叶色浓绿,以后下部叶片沿中脉出现赤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致使整张叶片干枯、变焦,远望像“火烧田”。

稻根开始为深褐色,后变黑、腐烂发臭。

引发赤枯病的原因,一是施用生肥过多,稻苗根系中毒;二是土壤严重缺少磷、钾、锌,稻株营养失调;三是长期深水灌溉,耕层糊烂,根不下扎,土壤缺氧;四是土壤瘠薄,冷、板、瘦,致使水稻根系发育不良。

防治措施:

见病后立即喷施惠满丰,每亩用100-125毫升,对水500倍,同时每亩施硫酸锌1公斤,降解有毒物质,增强根系活力,促进秧苗转化。

水稻从上往下全变黄?

根系不好,营养物质吸收跟不上,叶子必然变黄。

先看看根系黄根,黑根的原因。黄根一般出现在老根和根的基部表面。这些根因为老化,外皮层细胞壁增厚,三价铁沉积在根上,成为黄褐色铁膜。这层铁膜有保护作用,可防止有毒物质浸入根的内部,但这种根系吸收能力大大减弱;长期淹水以后,由于土壤内氧气不足,二价铁较多,同时,有机质进行嫌气分解,产生硫化氢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当硫化氢和二价铁相结合时,便生成硫化亚铁(黑色)沉淀在根表,使根变成黑色。【由此可以看出,水稻根系不好,及时排水凉田,提高地温,通过喷施生根剂+甲霜恶霉灵+磷酸二氢钾,可以增加根系活力,促进新根萌发,通过茎叶吸收营养物质,进一步提高水稻抗逆性,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促进生长。】

水稻红尖底部黄叶是什么病?

水稻叶片发黄的因素繁多,有虫害肥害种种原因。特别是蝉危害严重。因为温度高雨水多,有利蝉的繁殖通常是瀑发性的,一般靠近田埂塝边最为严重。只要进行打药就可以,很快就能恢复转青。还有一种就是烂泥田,也会造成禾苗发红发黄,因为缺氧黑根禾苗特别矮。像这种情况应及时挖沟排水晒田,晒到田间开裂再复水,然后进行补施复合肥。另外纹枯病对禾苗伤害最为严重,开始叶片有圆型麻点,然后扩大像尿浸状慢慢叶片发黄,发病严重整片禾苗发黄最后倒伏。我们应随时观察发现病情立即施药,可到农资销售点购买井岗霉素或多菌灵喷洒,其体配药可咨询销售员。其他叶片发黄或肥料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发黄,过多就是尿素熏到叶片发黄,过少禾苗没得到肥慢慢发黄,应补尿素或复合肥自然就会转青。

旱稻叶子发黄是什么病,下面发白是什么病怎么用药?

旱稻叶子发黄是什么病,下面发白是什么病 怎么用药?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 ??水稻下部叶子发黄发霉,是由水稻纹枯病所致。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

纹枯病在中国南方稻区为害严重,是水稻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会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

?所以,要阻断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

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病害向横向、纵向扩展,抽穗前以叶鞘为害为主,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发稻株再侵染。早稻菌核是晚稻纹枯病的主要侵染源。田面不平的低洼处,最易发现病株。

??防治办法→_→

药物防治:将稻瘟康或稻瘟康Ⅱ号按500倍液稀释,进行全株均匀喷雾,以不滴水为宜,7天用药一次。病情严重时,用稻瘟康35ml+稻瘟康Ⅱ号35ml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全株,7天用药一次!

二、??水稻叶面上出现白色膜状表皮或白色纵列条纹,是稻铁甲的危害状。

稻铁甲属鞘翅目铁甲科害虫,寄主有水稻、麦类、甘蔗、茭白、芦草等。国内主要发生区在淮河及秦岭以南,北至辽宁沈阳,南抵台湾、海南及广东、广西、云南,东部滨海,西达四川、云南。

?危害特点:幼虫潜入稻叶内取食叶肉,形成隧道,留下白色膜状表皮;成虫在叶面取食,形成白色纵列条纹,严重时稻叶一片枯黄,影响抽穗结实,甚至颗粒无收。

?形态特征:成虫体蓝黑色,有光泽,前胸前缘角含苞有一-个突起,. 上生4刺,后侧角也各有1刺,鞘翅.上各生长短刺21 :根,长刺10多根多生于边缘,短刺5~6根,散生于翅背。卵扁椭圆形,乳白色,表面覆有黄褐色胶状物质。末龄幼虫体长5~6毫米,中胸至第7腹节背面具2横列瘤状小突起,腹部各节两侧外凸呈三角形。蛹长5毫米。扁椭圆形,乳白色至深黄色。

?发生规律: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每年发生3代,广东4~6代。成虫在土石缝隙、杂草丛中或残株叶鞘内越冬,也有的在高粱、玉米、茭白等残株叶鞘内越冬。第2年春天,越冬成虫先在禾本科杂草_上或麦田里活动,后迁入稻田产卵。成虫喜在夜间或清晨及雨天取食或活动,白天栖息在叶片背面。成虫有假死性,一遇惊扰立即跌落,并能随流水漂流传播。卵散产在距稻叶尖端12 ~ 18厘米的组织里,并随秧苗带到本田。初孵幼虫潜入叶片组织内取食叶肉,剩留上下表皮,形成黄白色袋状膜囊。幼虫有迁移危害的习性,一生可转叶2~3个,多在清晨转移。蜕2次皮后在蛀道中化蛹。幼虫期10~15天。蛹期4~ 9天。

??防治措施:→_→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抓好化学防治。注意铲除田边、沟旁杂草。放鸭食虫。可以50%杀螟硫磷乳油进行喷雾,每亩施药量不要超过100毫升,但也不要低于50毫升,记得要兑50千克水,另外还要注意不与碱性农药混用,此药对鱼类和蜜蜂高毒,施药时要远离。

也可以用90%晶体敌百虫进行喷雾,一亩田用药不要超过100克,记得兑水75千克,同样也不能与碱性物质同用,在晴天的中午使用效果更好哦,科学施肥,配方施肥,使用“沃叶离子磷酸二氢钾”和叶面肥一起补充,可提高抵抗力!

?以上几点分享给大家,希望稻谷丰收,粮满仓! ???

水稻叶子偏黄是怎么回事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