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防治的最佳时间 防治玉米螟的特效药

什么时候是杀玉米杀虫剂的最佳时机

随着玉米秸秆还田的日益流行,一方面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另一方面也为一些病虫害提供了越冬场所。一些卵或病菌在有玉米秸秆的地里越冬,使病虫害越来越多。如果提前做好灭虫准备,可以大大减少灭虫的人力和资金投入。

玉米害虫控制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害虫都要预防。我们应该专门预防一种或多种害虫。为什么这么说?玉米害虫有几十种,常见的也有几十种。这些害虫吃树叶、树根、树根,传播病菌。不同的害虫有不同的防治方法。所以要根据当地的虫害种类和当年的气候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对齐。

害虫通常发生在三个时期。按时间顺序,第一次是苗期,主要危害是小地老虎和蛴螬。第二个时期是大喇叭期,主要危害是玉米螟和粘虫。第三阶段为穗期,主要危害有玉米蚜和第三代粘虫。尤其是大喇叭口期,这个时期是玉米全年重要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很大损失。

玉米螟防治的最佳时间 防治玉米螟的特效药

玉米施药的最佳时期

玉米施药的最佳时期是苗期、大喇叭口期和抽穗期。

1.幼苗期

苗期害虫最理想的方案是播前拌种。拌种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尤其是对地下害虫。如果预防不当,出现有害症状,要下大力气灌溉根部。甲基异柳磷等常用拌种剂可作为防治方法。

2.大喇叭舞台

对大喇叭口期的玉米螟可灌服颗粒剂,Bt乳剂或乐施通加细沙后撒入喇叭口期防治,对粘虫可喷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玉米常见病害是可以同时防治的,因为病虫害往往是同时发生的。有条件的话,喷洒农药时可以适当添加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3.穗期

每亩喷洒10%吡虫啉10-45公斤水可防治玉米蚜虫,喷洒50%辛硫磷1000倍液可防治三代粘虫,滴灌90%敌百虫800倍液可防治玉米螟虫。

不同时期的水肥需求特征

1.播种-苗期:肥料和水的需求量很小,但非常关键和重要。应提供充足和适宜的土壤水分,以确保整个幼苗。

2.出苗-拔节期:此阶段玉米需肥、需水少,适当干旱有利于蹲苗。

3.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这一时期需增加肥水用量,适当增加养分和水分,保证玉米的生长需求。

4.大喇叭口期——灌浆高峰期:一个月左右,是肥水用量最大的时期,尤其是吐丝期前后,非常敏感。此时,肥水不足会导致植株营养不良,生长势弱,难以抽穗授粉,导致严重减产。

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间和方法

玉米螟又称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的主要危害是其幼虫能折断玉米茎秆,造成营养供给不足和授粉不良,导致玉米产量低、品质差。在介绍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方法之前,有必要对玉米螟的发生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

在玉米的心叶期,幼虫以叶肉为食或吃未展开的心叶,导致花叶病。抽穗后,茎秆被蛀空,阻碍雌穗发育,减产,而且容易塌孔。雌穗和嫩粒在穗期食用,导致籽粒缺损、霉变、品质劣变。减产10%-30%。幼虫孵化后先聚集在玉米心叶或幼叶的角口处取食,长大后受损的叶片呈现一排排孔洞。当玉米由雄性授粉时,幼虫破坏雄花和雌穗,并从叶茎上啃食它们,导致风折、过早枯萎、缺粒和消瘦。在豆科植物中,常以嫩茎的枝条为食,导致上部死亡,口中常有大量粪屑。成熟幼虫在孔附近的虫洞中化蛹。在广东,卵期3-4天,幼虫期20-31天,蛹期8-10天。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根据种植季节、品种、高度、生长期,每亩种植3000-3500株。

2.加强肥水管理,增加钾肥施用量,避免氮肥过量偏施。

3.适当防治:以三龄前用药剂防治幼虫为宜。

4.化学防治:玉米螟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在心叶末期(心叶簇外的绿叶被剥掉,只剩下2-3片黄白色的嫩叶包裹着尚未抽出的幼嫩雄穗),这是幼幼虫最大限度潜伏在心叶簇内的时候。每亩用50%巴丹100克兑100公斤水喷洒或浇入心叶。也可以用25%增效杀虫药剂1公斤,水5公斤,细沙25公斤制成颗粒剂,每亩10公斤,可用于防治心叶。

在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方法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前期防治和施药的最佳时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玉米螟的危害有所增加,所以科学的耕作和管理对农民来说非常重要。

玉米螟施药的最佳时间

玉米螟施药的最佳时间是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此时幼虫大多集中在玉米的心部。

此时可使用辛硫磷颗粒剂、灭蚁灵、敌百虫、2.5%甲氰菊酯、甲维盐进行防治。另外,下午4点以后也可以喷。玉米螟的处理时间应在3龄以前,防治时间应在大喇叭口期。危害时幼虫会集中在心脏进行灌注,时间大约在7月中旬。5月份以来,玉米主产区气温接近常年,大部降水正常或偏多,有利于玉米螟化蛹和越冬幼虫羽化。6月中下旬,玉米螟越冬幼虫进入产卵期,第一代幼虫陆续孵化,北方春玉米也将陆续进入拔节期,这是玉米螟防治的关键时期。

临界期

由此看来,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是玉米螟防治的关键时期。玉米螟药剂防治期,每年玉米大喇叭口期或害虫三龄前,药剂防治效果好。四龄后会钻入玉米秆中。在防治期,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幼虫多集中在玉米的中心地带。在此期间,可使用辛硫磷颗粒剂、灭蚁灵、敌百虫和2.5%甲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物要在下午4点以后喷洒。

也可以选择药物喷雾,可以有效防治甜菜夜蛾、玉米锈病、玉米穗条虫、玉米螟、棉铃虫、雪螟、蚜虫、三代粘虫、顶腐病、弯孢叶斑病、叶斑病等。在玉米螟幼虫越冬后化蛹初期,秸秆处理抑制了虫源,减少了化蛹和羽化的数量。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