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香菇的方法和步骤
在家种植香菇的方法
1.香菇栽培的主要特点
1.节约资源和使用广泛的材料。所有杂灌木、乔木和农作物秸秆都可以作为生产原料。
2.周期短,见效快。香菇代料栽培不到一年,资金周转快。
3.节省人力和基地,男女老少都可以操作,可以在田边搭脚手架生产。
4.条件是人为控制的,不受天气影响。
5.原料利用率高,栽培后的菇筒可加工成饲料和肥料。
2.香菇栽培模式
1.春种。春季(10-11月),3-6月出菇。
2.秋天种植。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下旬),冬季出菇。
三、秋季栽培的菇筒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接种(培养)室
(1)房间条件。接种(培养)大多在同一个房间进行。因此,培养室应密封、隔热、通风凉爽,不潮湿。
(2)严格处理房间,打扫干净,充分干燥,彻底熏蒸消毒,进入消毒桶前三天用30g/m3硫磺或15ml/m3甲醛熏蒸消毒。
2.精确的成分
(1)严格配方配比,干料配比,锯末80-85%,麸皮15-20%,石膏粉1-2%,添加适量杀菌剂,防治高温杂菌污染。
(2)含水量适宜,干料比为1: 0.8-0.9。培养料的含水量不能太大,以免污染。
(3)装袋适当,上下松紧一致。
3.彻底消毒
(1)装瓶不易过紧,袋与袋之间必须留有空隙。同时将处理料袋的编织袋、接种时的装袋、棉花放入甑内灭菌。
(2)干馏后,用六小时左右升温至100℃,保温20小时以上。
(3)使用的温度计必须是150℃的水银温度计。
(4)灭菌前后温度会不一致,但最终升至100℃时会记录保温时间。
4.脱水缸已卸料
(1)脱水缸趁热卸料。停火后,脱水缸内的温度降至70℃左右,脱水缸开始排放。
(2)无菌搬运,搬运无菌桶时,必须用无菌编织袋或其他垫有无菌织布的搬运工具运输。
(3)无菌桶直接搬到已灭菌的接种室,6-8层#形堆放,让其自然冷却。
四。接木
1.待灭菌袋冷却至28℃后,将接种用的器具、菌种、衣物等物品放入接种室,与气瓶一起熏蒸灭菌。
2.应变治疗。一种是进入接种室前,先取下棉塞,用75%酒精或其他杀菌剂擦洗菌种袋(瓶)。二、接种前用75%酒精擦拭菌种袋。三、接种时从瓶(袋)底开始,上部留1-2厘米。
3.操作规范。第一,接种必须一个班三个人,一个人提袋擦拭,一个人打孔封口,一个人接种菌种。二、孕育速度要敏捷,带钻、带孕育、带密封。第三,接种时间应安排在晚上9点以后或阴天,避免粉尘和污染。四是短时间内做完,再用气溶胶消毒剂熏蒸。
五.蘑菇培养
培养高质量的菇筒,必须严格按照蘑菇菌丝体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的最佳范围进行人工管理和控制。
1.保持温度在25℃左右,并经常观察和掌握室内和袋内温度。
2.注意通风。接种三天后开始通风,室温低时上午10点和下午4点通风,每次半小时左右,温度高时早晚通风。
3、适时有氧,加速菌丝生长,尽快达到生理成熟。一般培养七天后,每隔10-15天会刺一次孔来增加氧气。如果用大头针装袋成膜(在菌丝白色部分扎孔,不在空白培养基上扎孔),则取下装袋,撕掉膜,更换第一个扎孔。以后会根据气温和肿瘤形成的情况,酌情扎孔。温度低,扎的多,温度高,扎的少。第四次穿刺后会排出白(黄)水。
蘑菇栽培全过程
蘑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江苏省新沂市康源食用菌研究所
食用菌市场需要夏季新鲜的蘑菇。利用水温和空调给蘑菇降温,利用中高温菌种,夏季蘑菇产品大量出现,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措施如下:
1.设施或设备要求栽培设施:普通食用菌大棚。春季生产完成后,将原有的菌袋清理干净,打扫棚舍,检查修补棚膜,喷洒适当的药物进行杀菌杀虫。然后在棚内灌满清水,水渗下去后,在棚内撒上石灰粉,就可以把菌袋搬到架子上了。降温设备:水温空调夏季可用于降温生产,冬季可用于加热养殖,效果极佳。
二、制作菌袋的基本配方:棉籽壳1000公斤,锯末800公斤,麦麸2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尿素3公斤,石灰粉20公斤,石膏粉10公斤。按照装袋、灭菌、接种、产卵的常规管理。
3.把菌袋的颜色转一下。待木耳完全发芽后,可将银耳袋堆成井字形,盖上薄膜、草席等。,以便提高温度。同时,通过调整草席和薄膜的覆盖,夜间揭盖,可以促使菌袋表面的白色菌丝落下,增加菌袋的温差,促使其尽快翻面。
四、经调温促芽变色的菌袋,打孔补水后可移入棚内,每隔5厘米左右单层排出。被水温空调降温1-2天后,它们受到高温刺激,在棚内水和光的刺激下,一周左右出现小蘑菇芽。之后保持规律用水,尽量减少湿度差,保证蘑菇芽不断出现。这一阶段的基本管理指标是:保持温度在20℃~ 25℃之间,尽可能降低;空气湿度在75%到95%之间。由于菇盖较厚,适应湿度差较大,所以不用担心湿度差大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调节棚顶的覆盖物,使棚内的光照强度保持在300-1200勒克斯;适当的通风可以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五、蘑菇生长的管理蘑菇袋的薄膜较厚,蘑菇芽无法自行破袋而出,需要人工切膜。方法是在蘑菇芽发生的地方用小刀片切膜,注意不要伤到蘑菇芽。如果管理细心,可以沿着菇蕾把膜剪成一个圆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畸形菇的发生。从幼芽中伸出后,进入蘑菇生产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温度应在20℃-25℃,湿度在75%-95%,照度在500-1000勒克斯左右,并保持适当的通风。当菇盖直径达到两厘米以上时,营养物质可直接喷洒在菇体上。当菇盖边缘仍向下卷但需要展开时,应及时收割。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阶段的温室温度和叶面施肥将决定蘑菇的产量和质量。用蘑菇棒种蘑菇比用蘑菇袋种蘑菇更方便。但由于菇棒是露在外面的,出菇期间水分流失较多,所以要增加湿度,将菇棒浸泡或注水。香菇的收获时间很明显。香菇一潮采收时,菌袋失水严重,采收香菇前需要补水栽培。常见的补水方法有:利用原有的沟、渠、坑或挖坑,在里面铺一层薄膜,将菌袋排出,在离上缘20厘米左右时铺一层薄膜使其凹陷,向凹陷的坑内注水形成一定的压力,然后向坑内注水,注满后养护24小时,然后排水,将菌袋放在菇架上备查。
香菇的具体种植方法是什么
香菇的种植方法
1.结果管理
变色后的菇棒进入出菇阶段。香菇原基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20℃,昼夜温差大于10℃。水分管理采用干湿交替喷洒的方法,菇棒生长时含水量达到60%~65%,空气湿度达到80%~90%。根据菇棒的具体情况,可采取温差、干湿差、振动刺激等措施促进菇蕾的发生。合理人工疏芽,每枝6~8个菇。子实体长到6-7分钟时及时采收,一天采收3-5次。适时采收的蘑菇色泽好,菇肉厚,商品价值高,采收晚,菇肉薄,重量轻,商品价值低。及时清除菇根和地雷菇,防止腐烂后发生病虫害。在蘑菇生产的各个阶段,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进行采样和检测。
2.抑菌管理
停菌时,减少浇水次数,可使菌棒含水量降至55%~60%。水分管理是防止皮肤因为喷水太少而脱水变硬,防止蘑菇因为喷水太多而失败。停菌时间为10-15天,当菇脚坑变白,菌棒恢复弹性时,停菌结束,管理湿菇。夏季高温期,菇棒管理以降温、培菌为中心,自然出菇是防止菇腐死亡的主要途径。立秋后,环境条件有利于蘑菇芽的形成和香菇的生长,所以我们应该停止刺激和振动蘑菇棒,让它们自然生长。每个生产周期产生5~6个潮菇。
3.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在真菌萌发和出菇期间,主要的杂菌是霉菌(木霉属、脉孢菌属、曲霉属、毛霉属、根霉属)、细菌和黏菌。主要害虫有蘑菇蚊、蘑菇蝇、跳虫、蛞蝓和线虫。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严格控制防治化学品的使用。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发现病虫害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什么是香菇的种植方法
1.结果管理
变色后的菇棒进入出菇阶段。香菇原基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20℃,昼夜温差大于10℃。水分管理采用干湿交替喷洒的方法,菇棒生长时含水量达到60%~65%,空气湿度达到80%~90%。根据菇棒的具体情况,可采取温差、干湿差、振动刺激等措施促进菇蕾的发生。合理人工疏芽,每枝6~8个菇。子实体长到6-7分钟时及时采收,一天采收3-5次。适时采收的蘑菇色泽好,菇肉厚,商品价值高,采收晚,菇肉薄,重量轻,商品价值低。及时清除菇根和地雷菇,防止腐烂后发生病虫害。在蘑菇生产的各个阶段,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进行采样和检测。
2.抑菌管理
停菌时,减少浇水次数,可使菌棒含水量降至55%~60%。水分管理是防止喷水过少导致皮肤脱水变硬,防止喷水过多导致蘑菇失败。停菌时间为10-15天,当菇脚坑变白,菌棒恢复弹性时,停菌结束,管理湿菇。夏季高温期,菇棒管理以降温、培菌为中心,自然出菇是防止菇腐死亡的主要途径。立秋后,环境条件有利于蘑菇芽的形成和香菇的生长,所以我们应该停止刺激和振动蘑菇棒,让它们自然生长。每个生产周期产生5~6个潮菇。
3.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在真菌萌发和出菇期间,主要的杂菌是霉菌(木霉属、脉孢菌属、曲霉属、毛霉属、根霉属)、细菌和黏菌。主要害虫有蘑菇蚊、蘑菇蝇、跳虫、蛞蝓和线虫。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严格控制防治化学品的使用。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发现病虫害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