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秋收粮价最新政策!玉米、大豆、大米的价格能涨吗
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收集三农!农民兄弟们你们好,我是一个老农民!2022年现在已经到了9月底,随着10月的临近,秋收正式开始了。
对于我们的农民来说,今年我们确实面临着许多挑战。
客观地说,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许多地区的粮食生产面临新的风险。
而且今年因为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农民的养殖成本也在不断上涨。
所以从这一系列的消息来看,今年秋天国内的主食价格非常重要。
因为农村粮价能不能涨,和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前一段时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也对粮食价格和秋粮收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今天,劳道将重点收集今年秋季国家对食品价格的一些最新政策要求!今年玉米、大豆、大米的价格能涨吗?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中央调:农村粮价最新消息!玉米、大豆、大米能涨价吗?
劳道说,随着秋收的临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了一个重要文件。
这个文件的全称是《关于做好2022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此次通知的下发,再次表明了国家对今年秋粮丰收的调控态度和具体政策措施。
首先,在《通知》内容中,再次明确了引导多元主体进入市场采购、激发市场购销活力的政策措施。这说明中粮、中储粮等国有企业将在今年的粮食产销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有三件事农民需要知道!
第一件事:在今年的秋粮收购中,国家明确了一个重要的底线,就是让农民卖粮。
因此,为保证这一底线,国家将严格执行质量和价格标准,不得有压价、提价、拒收符合标准食品的行为;
第二件事:今年国家安排的政策性收购资金要按时足额供应,资金要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因此,政策性收购资金将为今年秋粮收购保驾护航;
第三件事:今年秋粮收购,国家要求农民卖清粮、舒粮。
目前国家要求各地区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防控对秋粮收购的影响;
这三件事的确认,再次向我们说明,今年秋粮收购不仅会更积极,而且会有更具体的措施。
比如,今年我们将围绕重点品种、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做好秋粮收购工作。
对我国部分粮食主产区,或前期因南旱北涝对秋粮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的地区,国家将继续加大相关保障力度。
而且今年在粮食种植方面,在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国家也会适时安排加强收购。
当然,从市场层面来看,市场形势的利好也非常明显。至少今年秋天玉米、大豆和大米的价格坚挺不是问题。有两个好消息需要收集。
好消息一:现在全球粮食价格都在上涨,中国也有粮食涨价的空间,所以大环境下保证粮食安全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今年农民卖粮获得了很多优惠价格。
比如目前部分地区30水玉米的开秤收购价已经达到了每斤1.04元,相信未来的市场会更加显著。
利好消息二:随着第四季度正式开始,养殖业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季节性消费旺季,尤其是生猪养殖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较好水平。
所以现在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迎来涨价,也获得了坚定的支持。
从以上两个利好消息来看,今年国内粮价的大形势将释放更多的直接利好。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卖粮遇到问题,一定要积极反馈。
有两个电话号码你一定要记住,分别是12325,12315。
面对有人在粮食市场兴风作浪,影响农民卖粮收入的问题,可以毫不犹豫地拨打以上两个号码!
劳道坚信,随着国家保障秋粮收购各项措施的落实,今年秋收后农民增收绝对不成问题。
在此,我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点击文章右下角【看】为国家秋粮收购政策点赞。
我国北方省市农作物种植格局及时间
从地理上看,青藏高原东部、秦岭北部、内蒙古高原南部属于北方地区,因此北方省市为:北方省市: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古、宁夏、新疆;长城以南是: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河南、陕西、青海、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和暖温带季风气候,而中国北方南部地区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所以大部分农作物一年收获两次,黑龙江北部部分地区为亚寒带季风气候,冬季长,夏季短,所以长城以北地区一年。长城以北:一年一茬
长城以南:一年一茬还是两年三茬。水稻、玉米、小麦轮作方式为:3-4月北方地区种植水稻,5-6月北方南部地区种植中稻,收获期分别为9-10月;
玉米:播种期为2-4月和7-9月,收获期为6-8月和10-11月。小麦:春小麦种植于黑龙江、内蒙古、西北地区,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长期短,约100天;华北、南疆、陕西、淮河流域第一代秦岭省份种植冬小麦。秋季9-11月播种,次年5-6月成熟,生长期300天左右。
现在是黑龙江玉米的秋收季节。现在,你还要去旅行吗?
现在,您仍然需要进行一次旅行。
玉米栽培技术:
1.选地:选择排灌方便、管理方便、土壤肥沃、PH6.5-7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过酸、过粘、过贫瘠的土壤会让玉米长势不佳。肥沃的土壤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整地:选地后要进行深耕耙地,耕深一般要达到25cm以上,以满足平整、土质细、水分足、肥料高的整地质量要求。秸秆还田、绿肥地要割茬埋好。结合整地,在沟中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豆饼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为基肥条。为了便于灌溉和排水,畦灌应开沟,排水沟应结合整地进行修复。要求做到畦面平整顺直,沟渠相连,排灌通畅。
2.选择种子以加速发芽
1.选择品质好、抗病性强、产量高、适合当地种植的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2.加速发芽:播种前,种子应在阳光下晒干3至4小时。然后用温水浸泡加速发芽,水温控制在50-55℃15分钟左右。浸泡后,冷却6-8小时,用清水冲洗1-2次即可播种。
第三,播种技术
1.播期:玉米的播期需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地利用情况来确定。一般气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播种。平坝浅丘地区播种一般在3月中上旬;深山和中低山区一般宜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播种育苗,以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2.育苗:采用肥料球育苗或玉米专用育秧盘。保持营养土结构疏松,配合一定比例的全腐熟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避免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铵,防止烂种。每个肥球或网格放一粒种子,苗数根据需要增加20%,以弥补缺失。播种后,用细土覆盖1-2 cm,用清水喷盖薄膜保温。
3.移栽:移栽前应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晾完塑料薄膜的光脚1-2天,逐渐揭开薄膜1-2天。当幼苗有两片叶子和一颗心时,移植就开始了。禁止种植老苗和大苗。定植后用一勺两窝的清粪水浇定根水,适宜密度为3500 ~ 4000株/亩。后期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疏苗补苗。
第四,肥料需求规律
1.玉米是高产作物,对肥料的需求较多,最需要氮、磷、钾。在整个生育期,吸收的氮最多,其次是钾,磷较少,其次是钙、镁、硫、硼、锌和锰。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在抽穗期施用更多含磷和钾的肥料,以促进更好的接穗。
2.玉米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基本原则。底肥优选有机肥,如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施肥量和方法要根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品种、密度等综合施用。
五.外地管理
1.定苗间苗:遵循去弱存强、保密疏、定向、保齐、保壮苗的原则。玉米苗在三叶期撒播,五叶时可根据株距定苗。要把病苗、弱苗、异株拔掉,留下壮苗;如遇缺苗、断垄,相邻区域留两棵补苗,浇足水,保证苗木成活。如果幼苗太多,可以通过补种来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1 ~ 2次中耕,配合施肥和适当的土壤栽培。中耕深度应做到苗旁浅、行间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并注意病虫害防治。
3.水肥管理:如苗期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溉,并以沟灌为宜。玉米怕涝。生长期多雨、潮湿、渍水时,应及时开深沟,将渍水排出,改善土壤通风条件。肥料操作为轻苗肥、重穗肥、补花粒肥。施肥方式为沟施或穴施,施完后覆土浇水,提高肥料利用率。
河南省的秋收通常在几月进行
九月是河南省的秋收季节。
以2018年为例,河南省农业厅公布的数字显示,到9月25日下午,全省秋收作物收获已超过60%,玉米、水稻、花生、瓜菜收获面积超过50%。
从种植区域来看,南部和中部地区收获了一半以上的作物。驻马店、汝州、固始收获80%,郑州、平顶山、南阳、信阳、陆毅收获70%,新乡、濮阳、漯河、商丘收获60%,洛阳、安阳、许昌、周口、济源、巩义、兰考、长垣收获50%。
虽然最近有雨,但对整体秋收影响不大。重点是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加强农机调度,充分发挥农机抓丰收的作用,加快秋收作物的收割进度,确保成熟作物一茬一茬收割,颗粒归仓。2018年玉米、花生机械化收获率大幅提升。特别是玉米已经由原来的玉米芯直接收割,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扩展信息:
农业建议:
(1)分类管理,适时收获
在夏玉米长势较好、绿叶较多的地块,可去除基部的樱花和枯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延长玉米灌浆时间。
(2)精心备耕,选择最佳品种
机械翻耕25cm以上,播种前用种衣剂或化学拌种剂包衣种子,防止病虫害,促进根系扎实,培育壮苗。由于小麦越冬和拔节期前后低温灾害风险较大,建议在豫北和豫西地区种植半冬性品种,不要盲目扩大弱春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宜留在河南中东部、南阳、驻马店,弱春性品种要精挑细选;信阳地区以弱春品种为主,候选品种有周麦系列、郑麦系列、新麦系列、温麦系列、弄玉系列。
(3)控制播种量,精心管理
每亩播种10kg~12.5kg,播种前根据耕层土壤墒情和播期适当增减,保证基本苗数。一般应控制在每亩25万株左右,不宜超过30万株。冬小麦出苗后,要实时关注天气形势变化,积极调整农业生产指导重点,不断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秋收已超六成,中南部收获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