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种植木耳的新技术 1亩大棚种木耳利润

黑木耳栽培技术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黑木耳人工栽培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木屑栽培技术的发展。用木屑栽培木耳,可以节省大量木材,降低生产成本,是一种非常经济的栽培方法。

木耳是用木屑栽培的,大致有三种栽培形式:

1.瓶内分段培养:瓶内分段培养,简称瓶培。将长满菌丝的木屑栽培种子移至低温培养室或防护设备中,取下瓶盖,使瓶口朝上,排列整齐。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5%左右。

2.砖形块状栽培法:从瓶中挖出含有大量黑木耳菌丝体的栽培料,放入小木盒中,盖上塑料薄膜。包装时,可同时掺入一些经过灭菌的新鲜锯末,有助于增加栽培料的营养成分,延长出穗时间,提高产量。用木板将栽培料压实压平,厚度约为7-10 cm,移至22-28℃的温室中再培养一周。当菌丝已经恢复并重新结合成一个整体后,从木盒中倒出,用刀切成砖状的块,体积要比建筑用砖略小。把这些砖形的砖块横着立在事先挖好的浅坑里。坑深15厘米,宽1米,长度视需要而定。坑底覆盖着一层干净的沙子。块与块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间隙。;最后用塑料薄膜把坑盖上。入坑后可揭开塑料薄膜,每天早晚各喷一次清水,使砌块保持干湿状态。根据天气情况,中午左右可以开盖通风。当已形成大量子实体时,应每天喷水两次,适当增加水量,并控制适当的湿度。同时要注意调节空气和光照条件,促进子实体快速生长。

露天种植木耳的新技术 1亩大棚种木耳利润

露天种植黑木耳的优缺点

露天种植黑木耳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本低:露天种植不需要购买大量的设备和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2.无污染:黑木耳生长在自然环境中,不会受到人工环境的污染。

3.品质好:黑木耳生长在自然环境中,营养丰富,品质较好。

4.节约能源:无需使用额外的照明和加热设备。

5.口感更好:自然光和新鲜空气有利于黑木耳的生长,使其口感更好,更适合食用。

露天种植黑木耳的缺点如下:

1.受气候影响:露天种植黑木耳易受天气影响,如暴雨、干旱等,影响产量。

2.易受病虫害影响:露天种植的黑木耳易受病虫害影响,降低产量。

3.季节短:露天种植的黑木耳受季节限制,只有春夏两季,种植周期短。

4.管理难度:由于黑木耳生长的区域没有控制,管理会相对困难。

谁能告诉我露天种木耳怎么防雨?谢谢

1技术要点1.1菌种选择在东北地区,利用立体挂袋在棚内早春栽培黑木耳。产品销售价格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早点上市,这是关键。与地面种植相比,它更强调早二字,即早暖、早开、早收、早销。另一个是产品质量过硬。因此,大棚立体挂袋栽培的黑木耳菌种一般选择中早熟品种,如木耳1号、黑卫15号、穆2008-4、新世纪4号等,生长早、生长快、果穗整齐、品质优、黑、粗、单片、抗水性强、抗逆性强。1.2选址及棚架结构栽培选址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水源清洁充足、周边污染源少、无积水、无塌陷、地面平坦的地块。立体挂袋棚可采用钢架结构(分为镀锌钢管和增强材料)或木结构搭建。温室跨度8 ~ 12m,长度视栽培地点和栽培数量而定。一般要求南北向,温室两端有门,宽度2m以上,有利于温室通风减湿。南北向的大棚和菌袋,光照更好。一般1㎡的大棚可以挂70 ~ 80袋。温室屋顶高2.8~3.5m,肩高约1.8 ~ 2.0m..早春栽培要在大棚顶部和四周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在塑料薄膜上覆盖遮阳网(遮荫度为85-95%),保温保湿,遮荫,防止雨量过多。钢架结构温室可分为脚手架整体式和脚手架分体式。脚手架一体式就是把挂绳栓在大棚主框架上,如图1所示。棚-架分体式是指棚与系绳的框架分开,棚是棚,架是架。从稳定性的角度来看,目前推荐使用分体式脚手架的棚子制作吊袋。棚式立体挂袋中钢筋的整体结构框架,每万袋需要投资10000 ~ 15000元。镀锌钢管分体结构框架每万袋需要投资2 ~ 2.5万元。1.3棚内设施及消毒根据棚的宽度,在棚内的框架上放置若干横杆,用以系挂绳。每两根横杆为一组,组内横杆间距为25 ~ 750 px,每组横杆间距一般为60 ~ 1750 px。每组横杆的长度取决于温室的长度。过道上下铺设喷水管道,每隔3000px穿上微喷压雾化喷嘴,下放微喷带。立体挂袋大棚框架搭建好后,在地面撒一层生石灰,防止杂菌的产生。可以在地面铺一层草帘和遮阳网,防止浇水时泥沙溅到子实体上,影响产品质量。地面处理后,将大棚密封,用菇宝熏蒸。1.4栽培季节春季栽培:菌袋接种期一般为次年1 ~ 2月,或11 ~ 12月,栽培期30 ~ 40天,后熟期15 ~ 25天。2月下旬至3月上旬加热大棚塑料薄膜,3月中下旬将菌袋放入棚内做切口加速发芽,4月上旬开始挂袋留穗管理,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采摘。秋季栽培:栽培菌袋接种期为3-4月,菌袋培养期和后熟期为5-6月。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入棚催芽和出苗管理,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完成采收。1.5菌袋生产中的配料、灭菌、接种、产卵等工艺流程与同地种植黑木耳完全一致。1.6开袋封口管理:栽培好的菌袋运入棚内后,用开袋机打开。一般开1、Y或O形小口,直径0.3~10px,开口数180-220个。从测试和生产中可以得出,开1字形口单片率高,穗均匀。打开后,在温室的袋子上盖章。一般以4 ~ 5层袋的高度为好,避免堆温过高。大棚覆盖遮光网进行遮光,需要散光照射,将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0%左右,持续5 ~ 7天,使菌袋菌丝体封住出穗口,即形成穗线,挂袋进行出穗管理。1.7将袋子挂在棚内的架轨上,每隔20~625px系两根(或三根)尼龙绳,底部打结。然后将剪好的袋口向下夹在尼龙绳上,再将两头带钩的细铁钩(长度应为125px)扣在两根尼龙绳上,完成一个袋子的挂装。按照同样的步骤,将第二个袋子支撑在薄铁钩上,以此类推,直到挂完为止。一般每组尼龙绳可以立体挂8个包。挂袋时,每排要呈大头针状,袋间距不小于20厘米,排间距不小于25厘米。菌袋距离地面约30 ~ 1250 px,有利于通风,防止产生畸形菌,提高产量。为了防止通气时菌袋随风晃动,相互碰撞使耳塞脱落,挂绳的底部用绳子连在一起,这样不管风有多大,菌袋都能随风一起摆动,不会相互碰撞。1.8发芽管理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立体挂袋栽培黑木耳,大棚内的温度控制是成败的关键,尤其是菌袋密度较高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高温烧菌,烧菌菌袋遇到高温高湿容易造成绿海(绿霉污染)。菌袋挂好后2 ~ 3天内不准浇水。用遮阳网和塑料薄膜调节温度,使温度保持在20 ~ 25℃。给地面浇水,使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80%左右。2-3天后可以给菌袋浇水,每天间歇喷水,使湿度达到90%。这个阶段不要浇重水,以保湿为主,每天通风两次,持续7-10天,耳芽会长成绿豆。1.9耳片生长期管理子实体边缘分化成耳片,并逐渐向外延伸。这个阶段要逐渐加大浇水量,增加通风,尽可能多喷水。为了保证耳朵又黑又粗,要适当控制耳朵的生长速度。原则上,当棚内温度超过25℃时,我们不应浇水。早春要在第二天下午3点至9点间断性喷水,5月以后要在第二天下午5点至7点浇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 ~ 95%。采取间歇浇水,浇水30 ~ 40分钟,停水15 ~ 20分钟,重复3 ~ 4次。根据气温情况,浇水时一般放下棚膜,不浇水时将棚膜和遮阳网卷到棚顶通风晾袋。一般情况下,喷水后通风,每天3 ~ 4次,早晚天热时通风,中午气温低时通风。气温高、湿度大时,可通过覆盖遮阳网、打开棚周围的塑料薄膜来调节通风,防止高温高湿。图7黑木耳的采收和潮汐管理 和第二次黑木耳黑木耳黑木耳黑木耳黑木耳采收后,将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卷到大棚顶部,晾袋5天左右,然后进行水分管理,即干、湿、湿水分管理。 袋干管理是避免耳片发黄的关键措施。缺光、高温、耳片生长过快是耳片发黄变薄的主要原因。一般第一潮的黑木耳每袋可采干穗20 ~ 25g,穗圆,前后明显,穗粗,子实体经济性状好。二潮穗的管理方法与一潮穗基本相同,关键技术是高湿通风。一般可收获3潮穗,干穗40-60g/袋。1.11摘顶穗2-3次后,如果菌袋仍然硬而白,说明菌袋中的营养成分还没有完全转化。此时可以将挂绳上的菌袋落地,顶部开一个+或#口,然后密密麻麻地放在棚内,早晚浇水4-5次,每次停30分钟。这样可以多干10-15g/穗/袋。2.技术集成和增效措施与90年代的棚挂袋相比,目前的棚挂袋技术有了较大的突破,采取了一些立竿见影的增效措施,将串袋改为配套袋,降低了污染率;大V型开口[3][4]改为小1、Y、O型开口,提高了质量;开口数量由10 ~ 12个增加到180 ~ 220个,保证了产量;温室的高度也提高到280 ~ 8750 px,有利于通风[5];品种也从花大、菊花状、多筋的品种,变成穗级、粗、黑、单片、无根、少筋或无筋的品种。春穗挂袋季节要以此为前提,强调抓早抓小,科学使用草帘、遮阳网、塑料薄膜和喷灌设施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和通风,从而避免烧菌、青霉病等病害的发生;采取了晒袋、适时收割等措施,防止了流穗、烂穗、黄穗、瘦穗的发生。3存在的问题及应用效果分析3.1存在的问题3.1.1棚内挂袋立体栽培黑木耳的技术模式还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有效控制温湿度是棚内黑木耳立体栽培的关键技术。但在生产中,大部分大棚主要依靠人工使用草帘、遮阳网、塑料薄膜和喷灌设施来调节棚内温湿度,无法自动精确控制,因此要增加温湿度增长因子。3.1.2技术仍是制约温室黑木耳固体栽培发展的首要因素。由于温室黑木耳立体栽培密度高,与地面栽培相比,温室内存在通风困难、室温湿度难以控制等技术问题,栽培管理要求也比地面栽培更加精准,因此广大菌农在没有完全掌握温室黑木耳立体栽培技术之前,不要盲目跟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特别是政府部门在指导和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大棚黑木耳立体栽培的风险,控制好规模。同时,要加大温室黑木耳立体栽培的培训,提高科技到户率;重视温室食用菌立体栽培的研究工作,为食用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3.2应用效果分析该技术于2011年在牡丹江市东宁县大城子村进行了试验示范。从最初的三个大棚到2012年黑龙江省的400多个,掀起了一场燎原之势。目前,该技术模式虽仍在改进和完善中,但发展迅速,已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推广,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黑龙江省大棚黑木耳挂袋5500个。仅东宁县,挂袋耳大棚总数已达3000个,总面积150万平方米,挂袋数近1.2亿个,预计为全县带来经济收入4.8亿元。在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第一稻县富锦市,水稻育苗大棚立体挂袋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6],探索出一条提高育苗大棚综合利用率、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大棚种植黑木耳和雨天种植黑木耳的区别

黑木耳的品质差别不大。大棚种植黑木耳温湿度可控,占地少,投资多。露天种植黑木耳占用大量耕地,温湿度难以控制,尤其是下雨天,黑木耳容易腐烂,但投资相对较少。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