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土豆是留大的好还是留小的好?
挑选土豆时,重要的不是大小。但必须选择发育良好、表面光滑、大小均匀的。一定要避免有病虫害、发育不良的畸形土豆。只有用这种方法,马铃薯才能高产。大多数马铃薯虽然表面光滑,个头大,但芽眼浅、弱、少,顶芽不明显甚至无芽眼。这些要提前淘汰放在外面,芽眼深、芽胚饱满的土豆要初步一起挑选,备用。一般选择100-150克的马铃薯作为种子贮藏比较好。新鲜马铃薯储存种植时,个体重量降低到100克左右,作为种薯种植更好。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一颗大的马铃薯种子一定早结果,所以它的年龄一定早;另外,大部分的马铃薯品种芽眼很少,所以在切割播种时,片数很少。种植马铃薯时,前期的养分需要由种薯提供。如果种薯过小,不能保证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就会出现弱苗、病苗,后期产量和品质都无法保证。小的大多发育不全,不成熟,不能很好的继承上一代优良品种的基因。所以用小土豆种土豆,很可能各方面表现都不好,抗病、抗倒能力差,产量会下降。
在土豆种植中,土豆被切成一定的块,种在挖好的坑里,这比我们通常的蔬菜种植要消耗更多的种子。与我们通常种植的干菜相比,马铃薯片含有更多的水分。因为马铃薯是无性繁殖的,如果薯块不去毒,就会退化,影响产量,严重时可能导致绝收。所以不建议薯农自己留种子。最好买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播种。将切好的种薯消毒,用1kg 40%福尔马林水200-300 kg喷洒在薯堆上;用塑料薄膜覆盖2小时,揭去塑料薄膜晾干,播种。
土豆种植后应该用土覆盖多深
大约10厘米。
种植土豆最适宜的深度是10cm,上面要埋3-4cm的土。但实际种植深度也与土豆的大小和年龄有关。如果土豆比较老,种植深度可以是6-7cm。浅栽可以避免养分的消耗,也可以保证土豆能更快出苗。而且要在地温低的时候进行浅播,气温高的时候可以进行深播,深度可以是10-12cm。
马铃薯种植笔记
1.土壤:土豆喜欢生长在深层透气的土壤中,土壤的排水能力要足够好,避免根腐。
2.温度: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 ~ 25℃左右。温度超过39℃,就会生长缓慢,不能耐受3℃的温度。
3.光照:光照充足,生长迅速。如果养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或者阴凉的地方,会白白生长,抗病能力会减弱很多。
以上内容请参考百度百科-土豆
土豆深种还是浅种好
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
播种深度以10 ~ 15厘米为宜。适当的播种深度可以防止马铃薯片冻伤或晒伤,增加块茎形成水平,提高产量和品质。
块茎主要用于无性繁殖。为了避免病毒(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的感染和刀割环腐病,整薯播种应选择直径为3 ~ 3.5 cm的健康种薯。
扩展信息:
种薯在5 ~ 8℃的土壤温度下都能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 ~ 20℃。植物茎叶生长开花的适宜温度为16 ~ 22℃。夜间块茎形成最适宜的温度为10 ~ 13℃(土壤温度为16 ~ 18℃),高于20℃时形成缓慢。当温度降到-2℃时,就会被冻坏。
开花结薯期是整个生育期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在干旱情况下,每亩灌溉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一般马铃薯亩产1330-1650公斤,吸收氮约6.65-11.65公斤,磷酸2.8-3.3公斤,氧化钾9.3-15.3公斤。马铃薯虽然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有机质丰富的黑土(pH 5.5 ~ 6.0)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不应少于4000株。
参考:马铃薯-百度百科马铃薯是平播好还是垄播好
马铃薯种植应选择土壤沙质、地势平坦、旱灌排涝的地块。对土壤的要求是肥沃疏松。至于如何播种,这里有几点建议:首先,一定要适时播种。适时播种对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是促进早熟的关键。确定播期有几个原则。
首先,春天播土豆要避免霜冻。因此,根据当地终霜冻情况,应推20-30天为适宜播种期(催芽、地膜覆盖快速出苗、后期播种)。其次,块茎形成期应安排在适宜块茎形成和膨大的季节。这期间平均气温不超过23度,日照时数不超过14小时,雨量适中。
第三,通过设施栽培,可以适当调整播期范围,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从全国来看,土豆一年四季都有播种。具体到每个地方,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严格控制播种期。
然后,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马铃薯是中耕作物,块茎是地下膨大形成的,适合垄作。在干旱的沙土地区,春季可以采用平播保墒。垄作可以提高地温,防止渍水,有利于除草和中耕,有利于土壤气体交换,为块茎膨大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垄作播种技术在各地各有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种:
垄作播种:垄上播种方式为开沟种植,其次起垄,覆土厚度10 cm左右。在一些地区,马铃薯块被播种在土壤表面并用土壤覆盖以形成垄。由于覆土薄,地温高,播种后出苗早,苗整齐健壮,但不抗旱。垄作适宜于雨水较多、土壤水分充足的地区。
有的地区栽培方式是先起垄开沟播种,播种后覆土镇压保墒,种薯在地面以上。这种方法常用于多雨、易涝地区,遇涝可排水,防淹。畦内播种:畦高20-30cm,畦宽200cm,畦面水平播种,一般行距35-40cm,株距25cm左右。畦埂的高度和宽度由地形和土壤的松散粘性决定,播种后覆土与畦面平齐。
平播:有播种起垄和出苗起垄两种方式。平作多用于高温、少雨、干旱、缺乏灌溉条件的地区。播种起垄的播种沟可以浅一些,起垄覆土不要厚。出苗后起垄,播种沟一般深10 ~ 15厘米,起垄与出苗后第一次中耕结合。播种时,先开沟,把块放在沟里,然后把沟盖平。
最后是种植密度。马铃薯种植密度多少合适,取决于时间和当地条件,也受播种方法和品种的影响。春薯比夏薯和秋薯薄,也比夏薯和冬薯薄。中晚熟大苗品种比小苗品种稀少。土地条件好的时候要薄,土壤贫瘠的时候要密。管理水平高的种植专家一般种植密度稀,整薯播种稀,大薯播种比切片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