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的功能和功效
1。其功效和作用是利尿通淋,化瘀调经。属于利尿通淋类药物。含有皂角苷和糖的维生素A样物质。全草还含有少量的生物碱、金雀花素-6-顺-α-D-吡喃葡萄糖苷、金雀花素-6-反-α-D-吡喃葡萄糖苷、茴香脑、瞿麦皂苷、瞿麦吡喃酮苷、水杨酸甲酯等成分。
2.清热利湿,破血通经。治疗尿路梗阻、淋病、水肿、闭经、痈肿、红眼和疮疡。(1)经典:要点与痈、小便不通、挑刺、痈肿、明目、消痈、安胎、止血有关。(2)鳖甲:滋肾益气,驱膀胱邪,止霍乱,生发。(3)药性理论:主五淋。(4)《日华子本草》:叶:治痔疮出血,小儿蛔虫,目赤肿痛,捣敷治浸疮,女子外阴疮。紫:生津,治经闭,破血块,排脓。(5)《本草经》:益小肠最重要。(6)现代实用中医:治水肿、尿热涩痛、血淋。中草药:点脉的功效与作用
(本静)
【异名】巨巨脉(本经)、大蓝(别禄)、点脉(山)。
【来源】是石竹石竹或带花石竹。
【植物形态】①滇麦,又名菊花、小米(尔雅)、地(齐蜀)、滇麦、野麦、木盘花、剪刀花等十景。
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丛生,直立,无毛,上部有二歧分枝,节明显。叶互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 ~ 9厘米,宽1 ~ 4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有短鞘包茎,全缘,两侧无毛。花单生或数个圆锥花序具稀疏分枝;花梗长4厘米;小苞片4 ~ 6,排列成2 ~ 3轮;花萼圆柱形,长达4厘米,顶端5裂,具披针形裂片,膜质边缘和细毛;花瓣5,带红色,白色或紫红色,先端深深裂成细线,基部有毛;雄蕊10;子房上位,1室,花柱2,纤细。蒴果长圆形,被宿存的花萼包围。花期为8月至9月。结果期为9月至11月。
出生在山坡上或森林下。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
②石竹(杜工部集),又名石竹、绣竹(洛阳集)、洛阳花(纲要)、石柱花。
形态与前种相似,主要区别是苞片卵形,叶状,平展,萼筒长度的一半,先端尾状渐尖;萼筒长2 ~ 2.5厘米,裂片宽披针形;花瓣通常为紫红色,先端有浅锯齿。花期从4月到6月。结果期为6-8月。
园林是培养出来的。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
【收藏】夏秋两季均可采收,一般在花开之前。庄稼人一年可以收割2 ~ 3次,全株割下,除去杂草和泥土,晒干。
[药材] ①石竹
是干燥的全株石竹,体长30多厘米,茎直立,淡绿至黄绿色,光滑无毛,节稍膨大。大多数叶完全,对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总长度约3 ~ 4 cm,有一宿萼,膜黄色,萼筒长度约为全花的3/4。花萼下的小苞片淡黄色,约为花萼的1/4。花冠先端深裂成细线,带红色或淡紫色。有时你可以看到蒴果,它是长方形的,外观皱缩,顶部开裂,种子呈褐色扁平状。茎是中空的,易碎的,容易折断。轻微的气息,微甜的味道。
②石竹石竹
是石竹的干燥全草。与石竹相似,只是花的总长度约3厘米,萼筒的长度约为全花的1/2,萼下的小苞片约为萼筒的1/2,花冠尖端呈锯齿状,棕紫色或棕黄色。
以上两种草药呈青绿色,干燥,无杂草,无根,无花。
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江苏。另外产于湖南、浙江、山西、陕西、安徽、甘肃、青海、新疆、福建、云南、广西。
除上述两种外,还有其他石竹属植物的全草,如东北石竹、丝状石竹、兴安石竹等,作为滇石竹。在宁夏,东方石竹仍被用作石竹。
【化学成分】新鲜石竹含水分77.3%,粗蛋白2.62%,无氮浸出物13.18%,粗纤维4.95%,粗灰分11.09%,磷酸0.13%。还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以维生素A计算含量为0.3333%,此外还含有少量生物碱。
康乃馨花中含有丁香酚、苯乙醇、苯甲酸苄酯、水杨酸苄酯、水杨酸甲酯等。全草含有皂甙、糖类和维生素。根含有皂甙。
【药理】①利尿作用
石竹对家兔、麻醉犬和非麻醉犬有一定的利尿作用。石竹穗煎剂(2g/kg)能使盐水潴留家兔在6h内尿量增加156.6%,氯化物增加268.2%。石竹穗的利尿作用与纯穗相同。
②对肠道影响
在离体兔肠管、麻醉犬肠管和犬慢性肠瘘实验中观察到,祛脉汤对肠管有明显的兴奋作用,离体兔肠管主要表现为张力增加,而麻醉犬肠管和犬慢性肠瘘表现为肠蠕动增加,但张力作用不大。曲麦穗的作用略强于茎穗。苯海拉明和罂粟碱可以拮抗这种作用。
③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石竹对离体蛙心和兔心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石竹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可能是心脏抑制所致。
④对日本血吸虫的影响
10%石竹煎剂可杀灭试管内日本血吸虫8-12分钟;给感染血吸虫病的家兔灌服100%煎剂4毫升,每天1次,连续4周。虽然病兔均相继死亡,但与对照组相比,发现残虫率降低,体重减轻缓慢,肝脏变化有所改善。也有报道称,石竹在体外对日本血吸虫无杀灭作用,其体内最大耐受剂量或半致死剂量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降低死亡率和杀灭成虫无作用。
【炮制】洗净杂质,去残根,洗净,炖制,切段,晒干。
关于雷公的烘焙:用竹汁时,先泡一伏,再渗滤出来晾干。
【性味】苦而寒。
①本经:味苦,性寒。
②鳖甲:辛,无毒。
③本草正:味苦,微寒。
归经入心、肾、小肠、膀胱经。
①本草经:《童欣经》。
②本草纲目:从少阴、太阳二经入手。
③长沙窑街: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
④回春本草:入心、脾、肾。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破血通经。治疗尿路梗阻、淋病、水肿、闭经、痈肿、红眼和疮疡。
①本经:要点痈、小便不通、刺、痈肿、明目、消痈、堕胎、止血。
②鳖甲:滋肾益气,驱膀胱邪,止霍乱,生发。
③药性理论:主五淋。
④日化子本草:叶:治痔疮出血,小儿蛔虫,目赤肿痛,捣治浸疮,女子外阴疮。子:生孩子,治经闭,破血块,排脓。
⑤本草:益小肠最重要。
⑥现代实用中医:治水肿、尿热、涩痛、血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1.5 ~ 3元;还是进了药丸,散了。外用:研磨、修整。
【适宜禁忌症】脾肾气虚及孕妇不宜服用。
①本草经注:草芍药使之。丑陋的东西。
②产品集合的精髓:不要在孕期服用。
③《本草经》:凡肾气不足,小肠无实热者,宜忌;分娩前后诸虚者,患小水不利,法禁;水肿可以引起肿胀,但脾虚是不允许的。
【选择】①治小便赤涩,或大便秘结,热淋血:点脉、萹蓄、车前子、滑石、栀子、甘草(炒)、木通、大黄(和面、炖、去皮、切、焙)各1公斤。它分散在顶部。每份两元,一杯水,放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服用。孩子们做的比他们能做的要少。(局方八正散)
②小便不利者,有水汽,其人苦渴:瓜蒌二两,茯苓、山药三两,附子一(炮),滇麦一两。论五味,末了,蜜丸大;一天三次,每次三片。不知道,加到七八片吧。它以腹部的小方便和温暖而闻名。(
③对于下焦发热,小便黄赤,绞痛,或出血,大小便出血者:栀子(去皮,炒)半个,曲脉穗一两,甘草(炒)三分。顶部是底部。每次取五到七块钱,一碗水,七根葱,五十茎灯芯,五七片姜,煎至七分熟,随时温服。(方菊的李小三)
④鱼脐疮肿治:点脉,生油烹,捣烂。(崔氏编《方耀》)
⑤治血乱,九窍皆出,不能停药者:南天竺草(生石竹)一拇指(锉),大枣五枚(剥),生姜一枚(如拇指),小指大的灯心草一蔺,栀子三十枚(剥)。放上六味锉,放入瓷中,加一大碗水,煮至半碗,即可服用。(生肌总录南天竺饮)⑤治疮如目赤,肿痛,水浸等。:炒曲麦为末,眼角涂鹅涎,或用汁液涂抹。(盛慧芳)
【名家论】①提纲:古代难医分娩,有石竹汤;南天竺散用于治疗九孔出血,也用于破血助窍。
②《本草经》:曲脉、苦、苦药能破血,下于阴寒,疏通下窍排尿,故为小肠实热致小便不通的主要原因。寒能散热,辛能散结,所以痈肯定是肿的。除了湿热,还要明目去星云。韩信破了血,所以它破了胎儿,打掉了孩子,封闭了血。去肾热,故云养肾。驱走膀胱邪气的人,也会释放湿热。湿热可致实热,故清浊,为霍乱。如果湿热被清除,霍乱会自行消失。
③本草:曲脉性滑,能疏通小便,降阴火,去五淋,益血管。凉药还消除眼睛肿痛;养血药物可以疏通经络,破血生精。可用于下焦湿热、疼痛等诸症。
④本草正义:点脉,性阴寒,除了燥湿退热,没有其他用处。本经除目翳,别录说养肾,所以邪热清而真阴复,无益之果能养阴。穿刺,终止,流产都厉害。别录又称其主霍乱,表示湿热阻浊不分,认为其用于化湿,并非控制阴寒的霍乱。日本中国指其主要五淋,月经不通;景岳说,寒药合用还能消除眼睛的肿痛,血药合用则能破血生胎,促进下焦湿热;石顽指利小便的君药;日化还称其叶治痔疮,出血出血,敷肿毒泡疮,均为清热导滞之用,但以实热为宜。寇宗双说,明了只知小肠,心经火热,小肠虚损,不宜用。结石顽固性,又称孕后排尿困难、脾水肿,禁用。据报道,一些老年人患有气滞,这不是因为湿热蕴结。因此,禁止用散气、壮五经、入右的方法治疗,这种方法只消耗津液。
提醒你:中草药曲脉,来源于互联网。使用前请遵医嘱。点脉的功效与作用1。点脉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最适用于治疗热淋引起的血尿(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常与赤芍、白茅根、生地等配伍,如点脉散。如果发热比较厉害,加栀子、滑石;对于产后尿路感染引起的血淋,宜用蒲黄。 2。破血通经点脉能破血通经。尤其适用于血热血瘀所致的闭经或月经不调。常与桃仁、红花、丹参、白芍同用。
3对肠道的作用在离体兔肠、麻醉犬肠原位和犬慢性肠瘘实验中观察到,曲脉汤对肠道有明显的兴奋作用,离体兔肠主要表现为张力增加,而麻醉犬肠原位和犬慢性肠瘘表现为肠蠕动增加,但张力作用不大。曲麦穗的作用略强于茎穗。苯海拉明和罂粟碱可以拮抗这种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石竹对离体蛙心和兔心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可能是心脏抑制所致
瞿麦有哪些功效和禁忌
<我们来看看瞿麦的功效、作用和禁忌。一、石竹的功效与作用石竹的主要功效是利尿通淋。临床上常用于热淋、小便涩痛等症。本品还具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可用于血瘀闭经。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热淋、淋证、尿路梗阻、闭经。
现代医学认为,石竹有利尿、降血压作用,并能改善循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二、点脉的临床应用及组方(1)用于治疗上下尿路感染。与扁片姜黄、乌药、土茯苓、益智仁、滑石等配伍。血尿加白茅根、地榆;高烧加金银花;尿液中的脓疱加入败酱草、薏苡仁和蒲公英;腰痛加续断和槲寄生;尿痛加海金沙。
(2)用于热水淋浴。与栀子配伍,点脉清热通络凉血,栀子凉血清热利尿。搭配可以凉血清,热淋证。若加入生甘草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湿热尿、血尿。用白茅根和大蓟,效果更好。代表方剂为八正散。
(3)用于治疗急性肾炎。由萹蓄、白茅根、桑白皮、木通、车前子、赤小豆、甘草等组成。恶心者加生姜、厚朴、芦根,口渴者加石膏、知母。
(4)用于治疗血瘀型闭经。处方以石竹20克为基础,加丹参15克,白芍15克,益母草20克。根据证加减:血虚血瘀加桃仁10 g、红花10g;部分气虚血瘀者,加党参、黄芪各l0g各;腹痛剧烈者加元胡10克,香附15克。
(5)用于治疗排卵期子宫出血。药用瞿麦、萹蓄为主料,辅以女贞子、车前草、旱莲草、大黄、炒荆芥、甘草等。腹痛用元胡、川楝子;腰痛加续断、杜仲;少吃陈皮和砂仁。水煎服,每日1剂。
3。点脉的使用禁忌点脉性寒,脾胃虚寒、阳虚患者尤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