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以葫芦为砧木嫁接,对西瓜的外观和口感有什么影响?
没有影响。因为瓜是嫁接苗长出来的,不是砧木长出来的。砧木和嫁接苗嫁接成功后,只有水分和养分自下而上输送,不会因嫁接而转移遗传物质,组合和杂交会影响果实发育。
如果有影响,果实会是葫芦、西瓜还是杂交种?嫁接不会产生新品种,只会提高抗病抗旱性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否则嫁接是没有意义的。
在西瓜嫁接的过程中,砧木的选择是南瓜苗还是葫芦
种西瓜的朋友应该知道,西瓜苗一般都是嫁接的,因为嫁接的西瓜质量大大提高,西瓜的生长和抗逆性也能显著提高。目前西瓜嫁接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砧木:南瓜、南瓜、冬瓜。这三种砧木对西瓜的影响和适用范围差异很大,选择时一定要慎重。那么西瓜嫁接时如何选择砧木呢?
其实这三种砧木各有利弊。兼容性方面,葫芦更胜一筹。嫁接成活率高,共生不亲和植株少,与西瓜不亲和的品种少。兼容性比较稳定。但南瓜的共生亲和性在种和品种上差异很大,少数品种表现较好,但仍有嫁接不亲和植株。但就抗病性而言,南瓜砧木的抗病性最强(尤其是对甜瓜枯萎病)。以南瓜为砧木可以有效防止枯萎病的发生。
南瓜和冬瓜的抗病性不如南瓜稳定。从对西瓜品质的影响来看,南瓜砧木效果较好,嫁接西瓜品质最稳定。南瓜砧木嫁接的西瓜钙镁含量高,但粗纤维含量也高,导致西瓜果肉硬,果皮厚。
至于哪种根茎更好,当然各有利弊。其中西瓜嫁接南瓜砧木亲和性差,影响品质,但抗病抗寒;葫芦亲和性强,品质稳定,抗病性差,应注意抗病品种的选择;冬瓜砧木方面,虽然抗旱性强,但低温下长势差,所以很少使用。但从综合因素来看,选择葫芦和葫芦砧木更好。只要选择抗病品种,抗病性差的问题当然可以解决,南瓜砧木也不错,排在葫芦砧木之后。
如何以葫芦为砧木嫁接西瓜
西瓜嫁接育苗的方法分为对接法、插入法和扦插法。对接法的技术和操作管理与黄瓜育苗相同。
插接方式操作简单,不需要使用嫁接夹固定接口,既减少了投资,又节省了人工。只要规范操作,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插电还必须在适宜的温度和高湿度条件下进行,这就需要更熟练的操作技术。具体流程如下:
(1)种子处理。
①种子干燥。晒干种子可以去除霉变和杀菌,提高种子原生质的浓度,晒干后的种子发芽整齐、迅速。发芽前3-5天晒干种子。在阳光明媚的中午,将种子薄薄地撒在芦苇垫上2-3个小时,连续晒2-3天。
②浸种。西瓜籽用清水浸泡,然后放入沸水中快速搅拌5-7秒。立即加入等量的冷水,使水温降至50-55度,并不断加入热水维持这一温度。浸泡半小时后,再次加入冷水,使水温降至30度左右,继续浸泡5-6小时。
浸泡葫芦籽:将籽晒干后,用65度的温水浸泡,不断搅拌,降温至55度,恒温浸泡20分钟。快速搅拌冷却至30℃,静置浸泡4小时。
③消毒灭菌。将浸泡过的种子彻底洗净,清除种皮表面的粘性物质,然后将种子放入药液中灭菌。消毒液:1%高锰酸钾,或96%啶虫脒3000倍溶液,或50%多菌灵200-300倍溶液,或甲基硫菌灵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分钟左右,取出,反复冲洗,清洗种子表皮残留溶液,加速发芽。
④催芽和冷冻处理。黄瓜嫁接育苗。
(2)嫁接苗床建设。9-10月份育苗,参照黄瓜嫁接育苗方法。温室外搭建拱棚,拱棚内搭建苗床进行嫁接。苗床的底部是平的。铺一层无破损、不透水的农膜,在膜上放营养碗。
如果在1月份以后育苗,由于天气寒冷,需要在温室内搭建拱棚,在拱棚内搭建苗床和嫁接。
(3)播种。采用插入式方法嫁接幼苗,需要先播种砧木种子,然后将种子播种在营养钵中,便于嫁接时幼苗的移动,方便操作。
营养钵可以是10cm× 10cm ~ 8cm× 10cm的塑料碗,也可以是6cm× 6cm的秧盘,也可以是塑料袋、纸筒等。营养钵装满营养土后,置于苗床中播种。浇水时,水直接浇在床底的农膜上,营养钵中的土壤利用营养土的毛细作用从底部排水孔吸水。可以避免钵内直接浇水造成的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的现象,使钵内营养土保持合理的水分状态,两者比例合适有利于幼苗健壮。
营养土吸水后,表面明显湿润时即可打葫芦籽,每盆平铺一粒发芽的葫芦籽,覆土3厘米厚。
西瓜种子应在砧木幼苗开始出土时播种。种子发芽后要均匀铺在苗床上(苗床与黄瓜苗床相同),盖2厘米土,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水分。当有几粒种子出土时,应在早晨揭去塑料薄膜。
(4)苗床管理。葫芦籽出土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 ~ 30度,夜间温度保持在15 ~ 18度,防止其白长。当幼苗的子叶展开,露出麦粒般大的心叶时,就嫁接了。
幼苗一起出芽后,嫁接前一天,要对两块苗床仔细喷洒杀菌剂进行杀菌消毒,防止幼苗感染病菌,引发病害。
(5)嫁接。砧木幼苗叶片展平,真叶露出,西瓜苗出土,子叶刚展开时,是嫁接的适宜时期。嫁接工具是特制的竹签和竹片。竹签的长度约为6厘米,手柄的粗细和截面形状与西瓜苗的下胚轴相同,竹签的尖端为双面楔形锋利刀片,刀刃锋利光滑。
操作时,先取出砧木幼苗(带营养钵),去掉其生长点,然后用竹签从子叶节顶端斜插一个小孔,深度约0.6厘米,注意不要弄破根表皮。之后,用刀片从子叶节下1厘米的位置切开西瓜苗,切成双节楔形,拔出竹签,立即将切好的接穗插入洞中,使两者紧密贴合(图6)。注意操作过程轻而细致,避免用力过猛损伤幼苗,造成组织坏死,诱发疾病。
角色=形象
图6西瓜插入示意图
西瓜与葫芦的嫁接
西瓜与葫芦苗的嫁接可以提高西瓜在生长过程中的抗病能力,增加其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预防蔓枯病、枯萎病和蔬菜根结线虫病。
当一株葫芦苗长到七八厘米时,把根部剪掉,然后把西瓜接穗嫁接到葫芦苗上,再把嫁接物切到苗盆里继续培育生长。这就是二次生根嫁接技术。
二次生根是指当葫芦苗长到七八厘米时,切掉根部,然后将西瓜接穗嫁接到葫芦苗上,再将嫁接体切到苗盆中继续培育生长,嫁接后35天左右即可移栽种植。
第二次生根后,葫芦苗根系更加发达,生根能力增强1.5倍左右,抗病性和吸收养分、水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扩展信息:
嫁接苗的管理:
1.温度
新嫁接苗通常应保持在25-28℃。为避免瓜苗过度生长,6-7天后应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
2.湿度
嫁接后要浇水、覆膜,2-3天不能通风。苗床内的膜上附着水滴为宜,一般不宜再浇水。
3.照明
嫁接后应立即遮荫,以调节苗床温度,减少蒸发。从第4天开始,适当去掉一些遮阳棚,让苗床能透过微弱的光线,一周后全部去掉,苗床就能正常接受光照。
4.抹去砧木的腋芽
嫁接10天后,应及时抹去砧木子叶间的腋芽,以免影响接穗的生长,但不能损伤砧木的子叶。
南瓜苗作为嫁接砧木,在抗病性和西瓜成熟后的个体大小和口感方面表现良好。二次生根嫁接后的西瓜苗生长良好。
二次生根嫁接技术对操作要求非常严格。除了保持基质的温度、光照、水分、透气性适宜外,还必须适时扦插嫁接砧木,否则砧木很难生根。
以普通葫芦(圆或长)为砧木进行嫁接,嫁接栽培的播期比常规栽培早5-8天。一般在立春前后,采用大芽大砧木的嫁接方法。